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思路指导.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思路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思路指导.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1全国)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A.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天气,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远去。C.尾联直抒胸臆,并非含蓄抒情。(2002北京)登鹳雀楼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2、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野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的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BE(2002北京)登鹳雀楼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
3、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答: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答: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远望登高才能远望”这一人生哲理,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境界显得更加高远。(2003北京)江楼旧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同来”与“独上
4、”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名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BE(2003北京)江楼旧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体裁上:两首都是七言绝句。*内容上:(1)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写出一点即可*写法上:
5、(1)都是在第三、四句点名题旨,深化诗境。(2)都拿去年于今年相比。*写出一点即可 *红梅宋苏轼(2004北京)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酒晕”旬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C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6、项是A.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起装点春天 的愿望。的愿望。B B心境幽寒的红梅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怕愁贪睡”,不肯随,不肯随“春春”,故而未能及早,故而未能及早开放。开放。C.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光。D D面对百花盛开的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A *红梅宋苏轼(2004北京)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
7、,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红梅宋苏轼(2004北京)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3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5分分)林逋梅花诗云,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决非红莲诗。
8、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红梅红梅宋宋苏轼(苏轼(20042004北京)北京)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注
9、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313、(、(5 5分)分)第一问两个要点。第一问两个要点。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第二问第二问3 3个要点。个要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风清欲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诗歌 鉴赏 解题 思路 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