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第十五讲(中国翻译理论概述).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翻译第十五讲(中国翻译理论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第十五讲(中国翻译理论概述).ppt(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Translation(15)中国翻译理论概述佛经翻译o佛经翻译标志着中国翻译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o从事佛经翻译的主要是两部分人:西方和印度来的僧侣、本国的僧侣。o佛经翻译造就了不少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大师:o安世高、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玄奘o在中国佛教史上,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人并称为四大译师。明朝以科技为主的翻译o明朝的科技翻译把我国的翻译带入第二个翻译高潮。o我国的士大夫中,李之藻和徐光启对科技翻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徐光启的贡献尤为突出。o在西方传教士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清朝末期以后的翻译理论o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翻译进入第三次高潮。o林则徐四洲志、冯桂芬采西学议、严复天演论、林纾、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茅盾、朱自清、郭沫若、林语堂、钱歌川、王佐良等。o直译与意译的矛盾: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如果不忠实原文的内容而只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就不能叫直译而是硬译;如果不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只追求通顺的译文形式,就不叫意译而叫滥译。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翻译理论概况o从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我国开始了对外国文化的又一轮大规模的译介活动,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翻译高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 第十五 中国翻译 理论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