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控制系统校正基本概念.pptx
《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控制系统校正基本概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控制系统校正基本概念.ppt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闭环系统的组成闭环系统的组成执行元件:受被控对象的功率要求和所需能源形式、工作 条件限制。伺服电动机、液压/气动伺服马达等;测量元件:依赖于被控制量的形式。电位器、热电偶、测 速发电机以及各类传感器等;给定元件及比较元件:取决于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形式 电位计、旋转变压器、机械式差动装置等等;放大元件:由所要求的控制精度和驱动执行元件的要求进 行配置,有些情形下甚至需要几个放大器。电压放大器(或电流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等,放大元件的增益通常 要求可调。各类控制元件:系统的性能指标、成本、尺寸、质量、环境适应性、易维护性6.1 6.1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第1页/共58
2、页控制系统不可变部分执行机构功率放大器检测装置可变部分放大器、校正装置迫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设计系统)?第2页/共58页调整增益相角裕量增加稳态误差增加!大多数情况下,只调整增益不能使系统的性能得到充分地改变,以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L()()001801=0G(s)G(s)/Kc1c第3页/共58页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被控对象及其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控制器及控制规律设计一个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校正(补偿):通过改变系统结构,或在系统中增加附加装置或元件对已有的系统(固有部分)进行再设计使之满足性能要求。!控制系统的设计本质上是寻找合适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第4页/共58页控制系统
3、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态精度 稳态误差ess过渡过程响应特性时域:上升时间tr、超调量Mp、调节时间ts频域:谐振峰值Mr、增益交界频率c、谐 振频率r、带宽b相对稳定性 增益裕量Kg、相位裕量(c)扰动的抑制 带宽第5页/共58页校正方式校正方式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复合(前馈、顺馈)校正第6页/共58页校正方式取决于 系统中信号的性质;技术方便程度;可供选择的元 件;其它性能要求(抗干扰性、环境适应性等);经济性串联校正 设计较简单,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的变换,但需注意负载效应的影响。反馈校正 可消除系统原有部分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元件数也往往较少。同时采用串、并联校正
4、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的系统。第7页/共58页1 1、综合法(期望特性法)、综合法(期望特性法)根据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期望的特性,与原有特性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校正方式、校 正装置的形式及参数。校正方法校正方法固有特性系统要求的品质指标选定的校正装置“-”第8页/共58页2、分析法(试探法)直观、设计的校正装置物理上易于实现。固有特性系统要求的品质指标系统的品质不符要求则重选校正装置选定的校正装置“+”“-”第9页/共58页校正装置校正装置无源校正网络:阻容元件优点:校正元件的特性比较稳定。缺点:由于输出阻抗较高而输入阻抗较低,需要另 加放大器并进行隔离;没有放大增益,只有衰减。有源校正网络:阻容电
5、路+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优点:带有放大器,增益可调,使用方便灵活。缺点:特性容易漂移。6.2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第10页/共58页超前校正网络超前校正网络无源阻容网络机械网络第11页/共58页阻容网络机械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第12页/共58页无源阻容网络机械网络滞后滞后-超前校正网络超前校正网络第13页/共58页滞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特性超前校正装置的特性前半段是相位滞后部分,由于具有使增益衰减的作用,所以允许在低频段提高增益,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后半段是相位超前部分,可以提高系统的相位裕量,加大幅值穿越频率,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第14页/共58页设一具
6、有单位反馈的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若要求使系统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等于20s1,相位裕度不小于50。超前串联校正超前串联校正c相频超前 系统带宽稳定裕度(1)根据误差等稳态指标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6.3 6.3 自动控制系统频率法校正自动控制系统频率法校正第15页/共58页1.系统稳定2.稳态误差满意3.瞬态响应不满意改变高频部分,c超前校正(2)计算未校正系统Gs(j )的相位裕量系统的相位和增益裕量分别为17和分贝 第16页/共58页第17页/共58页补偿c增加造成的Gs(j )相位滞后(3)确定需要增加的最大相位超 前角m第18页/共58页(4)确定系数,确定 频率c,且
7、c=m(5)确定超前网络的 转角频率1、2第19页/共58页(6)引进增益Kc等于的 放大器,确定校正后的系 统开环传递函数第20页/共58页(7)确定超前网络的参数?F(k)(k)第21页/共58页(8)校验满足稳态要求带宽增加、响应加快增益裕量:+分贝相位裕量:50第22页/共58页单位反馈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 ,相位裕量不小于40。滞后串联校正滞后串联校正增大开环增益 提高稳态精度高频段衰减 不影响动态品质(1)根据给定的稳定误差或误差系数,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第23页/共58页(2)确定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2.c附近的Gs(j)的相角减小很快滞后
8、校正1.须增加的相位裕 量较大3.未提出频宽要求第24页/共58页第25页/共58页(3)选择 新的c补偿校正网络引起的相角滞后在 =0.5s-1 附近的相位角等于 -128(即相位裕量为52)。选择新的增益交界频率 第26页/共58页(4)选择转角频率=1/T 低于新的c一倍到 十倍的频程在新c 校正网络引起的相 角滞后足够小第27页/共58页(5)确定滞后校正装置的系数 和另一个转角频率=1/T 使幅频特性曲线在新 c处降到零分贝的 L(c)=-20lg 另一个转角频率第28页/共58页(6)确定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第29页/共58页(7)确定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k)(k)F第30页
9、/共58页(8)校验1.低通滤波器2.低频高增益 减小了稳态误差3.高频段衰减 增益交界频率移 向低频、带宽降低第31页/共58页3、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折衷的响应特性 (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均适当改善)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比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速度响应曲线对比1、超前校正装置 最快的响应2、滞后校正装置 系统响应最缓慢 但其单位速度响应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滞后、滞后-超前校正的比较超前校正的比较第32页/共58页工作机理工作机理超前校正 相位超前效应,附加增益补偿衰减滞后校正 高频衰减特性 工作效应工作效应超前校正 增大了相位裕量和带宽 缩短瞬态晌应时间 系统对噪声更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系统 校正 控制系统 基本概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