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三)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三)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三)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三)人教四年制【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欧姆定律(三)二. 重点、难点:1. 欧姆定律 2. 伏安法测电阻 3. 电路故障的判断三. 知识点分析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公式为 式中U为研究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V;R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I为通过该段导体的电流,单位A。欧姆定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电流跟电压的因果关系,电流跟电阻的制约关系。公式中的R,I,U必须对应于同一段导体,且R必须是纯电阻。定律只适合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 这里的欧姆定律实际上是“部分电路”
2、欧姆定律,即所研究的电路不包含电源在内,是电源以外的一部分或全部。外电路可以是一个电阻,也可以是若干个电阻的串联或并联。2.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由欧姆定律得:,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及通过电阻的电流I,求出的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称之为测量值。实验方案设计:应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对应两种接线方案,如图所示,a图称为电流表的外接法,b图称为电流表的内接法。误差分析:图a中R测=;相对误差。 取,当外=内,即R=。无论采用安培表的外接还是内接,都存在测量的系统误差,总有外接法R测R。若对于给定电流表内阻RA,电压表内阻RV,当被测电阻R时,采用安培表的内接法误差较小;当R=时,
3、采用安培表的内接与外接,误差相等;当RR2 B. 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 C. 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 D. Rl,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 分析:首先应弄清楚,IU图线的物理意义此图线是根据欧姆定律而作出的图线,即R图线。其次两电阻串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的导体电阻都要大,而并联的总电阻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解答:方法1:结合数学函数y=kx图像进行类比,直线的斜率越小k越小。在IU图线中,斜率越小,则越小,即R越大,R2R1。因R串R2,故R串的斜率更小,应存区域内。而R并R2,R并R1,所以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故选答案D。方法3:过
4、U轴U=U0。处作平行于I轴的平行线,可知在U一定时,通过R1的电流大。由知R1R2。以下同方法2,略。评注:方法2,3所作辅助线,实际上是引进了物理实验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例2 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 V且保持不变,当甲、乙都是电压表时,示数分别是5V和3V当甲、乙都是电流表时,甲表示数为l.5 A求:图2 (1)R1,R2,R3的阻值; (2)当甲表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分别是多少? (3)当甲表为电压表,乙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解答电路综合题,首先应弄清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再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规律进行求解,对电路中
5、有多个电表的电路图,通常用“去表法”,方法是: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去掉后,这部分视作断路;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可看作零去掉后,用一导线连通,然后将去表后的电路画成比较规则的电路。解答:(1)当甲、乙都是电压表时,原电路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图3 电压表测量的是R2,R3两端电压,U2+U3=5V电压表测量的是R1,R2两端电压,U1+U2=3V因为所以, ,。则,图4当甲、乙都是电流表时,原电路的等效电路为图4所示。去表并处理后发现R1,R2,R3并联,且甲表测的是R1,R2的电流和, 所以R1=6,R2=12,R3=18 (2)当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时。原电路等效电路为图5所示。去表后发现R
6、2,R3短路 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6V 图5 图6 (3)当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时,原电路等效电路为图6所示。去表后发现R1,R2短路 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6 V例3 如图7所示。R1=10欧姆,R2=20欧姆,R3=30欧姆,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图7S1闭合,S2断开时安培表的读数为0.3安培。问:(1)电源的电压是多少?(2)当S1与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3)当S1与S2均闭合时,安培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3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分析:这是电路变换类型题,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而后画出等效电路图,再根据电路图
7、计算。该题(1)中,S1闭合,S2断开,电路中只是R2和安培计串联;(2)中S1、S2均闭合,R2和R3并联。在(1)和(3)中都要注意S1闭合时,R1被短路。解答:(1)S1闭合、S2断开时,R1被短路,R3断路,电路只使用了R2,则U=IR2=0.3安培20欧=6伏(2)S1与S2均断开时,电路中R1与R2串联使用。U1=IR1=0.2安10欧=2伏(3)1与2均闭合时,电路中R2与R3并联使用。安 伏 安例4 图8所示电路中,R1=20,当开关S,S1合上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开关S合上、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A,求R2的阻值。图8分析: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个条件,然后
8、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解。解答:已知:S合上,S1合上时干路电流I1=0.3A;S合上,S1断开时R2中的电流I2=0.1A;S合上,S1合上或断开电源电压U不变。方法1:S合上后因为R2两端电压不变,所以R2中的电流I2=0.1A保持不变,S1合上电流增加的0.2A是通过R1的电流,即I1=0.2A。由U1=I1R1=0.2A20=4V,U1=U2 方法2:S合上,合上时电源电压,断开时电源电压,由得方法3:S合上后,S1断开时R2中的电流I2=0.1A,S1合上时干路电流I1=0.3A,R1中的电流I1=0.2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得 R2的阻值是40。说明:此例
9、求解时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的关系。此例还提供了测未知电阻的一种方法,请自己思考。例5 有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已知电阻R0和导线若干:(1)只有一个电流表;(2)只有一只电压表。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x的值的电路,并列出Rx的测量表达式。分析:由于只有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无法同时测出未知电阻Rx上的电流和电压,需借助已知电阻R0与Rx组成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设计电路。解答:只有一只电流表时: 图9 图10方法1: 用所给器材连成图9所示电路。 S断开测出电流表示数为I0。 S合上测出电流表示数为I。由此得到U=I0R0和U=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三人教四年制知识精讲 试题 九年级 物理 欧姆定律 人教四年制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