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ppt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拌混凝土由于其最终质量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检验,因此其质量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只能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控制混凝土最终质量的目的。第1页/共92页一、预拌混凝土的特点1、时间概念强;2、是“半成品”;3、是机械化生产工艺4、影响质量的因素复杂。第2页/共92页管理商品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的生产水平,必须按照“三全”(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思想,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第3页/共92页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试验检测手段及管理方法。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第4页/共92页其产品是特殊的“鲜货”,不能
2、较长时间贮存,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浇捣完毕。第5页/共92页从出厂开始至形成最终产品需较长时间(如通常以28天强度作质量验收),其产品的最终形成必须依靠搅拌站与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质量结果不能在出厂时马上准确地检测出来。第6页/共92页每一个生产环节均应保证连续正常运转,以免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第7页/共92页如原材料质量、计量、配合比设计、计划调度、生产工艺与设备、施工条件、人员素质、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甚至交通、气候等情况,都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第8页/共92页二、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一、组织机构的作用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三、原材料
3、的选用与控制四、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五、设备管理六、配合比的设计及控制管理七、生产工艺的管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八、预拌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管理十、统计分析十一、质量跟踪与回访第9页/共92页(一)、组织机构的作用在混凝土搅拌站建立完善的行政组织机构及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构对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行政领导的质量意识,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取决于行政领导的组织管理能力。第10页/共92页1、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作用提高混凝土生产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材料、运输、销售部门共同努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
4、不断进行的质量改进活动而实现,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实现的,它需要行政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通力协调合作才能够实现。第11页/共92页2、试验室的作用试验室的工作侧重点不是检测,而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技术部门,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其人员素质、试验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和代表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和企业形象。在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中必须牢固确立试验室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确保其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以及现场施工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第12页/共92页充
5、分发挥试验在日常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按照有关标准对原材料和混凝土进行全面试验是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充分发挥试验在日常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原材料的批量试验必须认真进行,同时应定期进行生产现场取样的混凝土试拌,通过试拌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等,同时,试拌后应留置1d、3d、7d、28d试件,观察凝结时间和测试混凝土各龄期强度,有条件的单位最好能进行混凝土快测试验,及时掌握混凝土强度变化,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有条件的情况下,试验室每天都应进行砂石试验,以便及时掌握砂石质量变化情况。第13页/共92页3、资料档案室为加强预拌混凝土企业技术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混凝土生产、运输和输送过程的可追溯
6、性,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要求的资料档案室。建立技术质量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做好检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这是研究改进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追溯性的重要措施。档案室的条件应能满足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长期存放。资料档案室的环境要符合要求。第14页/共92页(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培养一支有经验的质检队伍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混凝土质量控制,人为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任何一个混凝土生产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强硬的质检员队伍,就很难对混凝土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第15页/共92页1、好的质检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试验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具备
7、一定的生产和施工经验。、具有独立处理一般质量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最好还应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第16页/共92页2、为什么对质检员提出如此高的要求呢?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质检员在混凝土质量方面负有重要职责,是质量控制的主体。、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其质量,有关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都有把关消除不良影响的作用,但是质检员有职责把住最后一关,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质检员签发出站的混凝土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终质量,关系着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对混凝土原材料及生产过程起着专业的监督检查作用。、在现场起着与施工、监理沟通的作用,良好的沟通是顺利合作的润滑剂,能够消除很
8、多不必要的误解。、把握时机,处理一般性质量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第17页/共92页3、在人员管理方面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责任心充分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开展质量教育,使企业的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种的员工充分认识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企业信誉、经济效益和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岗位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第18页/共92页、技术水平必须选用胜任的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作为技术带头人和质量管理者。一个专业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又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技术负责人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重大质量事故
9、、有效解决质量问题、开展新产品技术开发工作、降低综合材料成本、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技术力量、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直接代表了企业的实力和形象。第19页/共92页、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及其它工种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第20页/共92页(三)、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原材料的选择看起来好像与质量无关,实际上与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原材料的选择不是单一的选择,选择的过程应该是结合企业和工程的特点进行
10、质量初步控制的过程。尽管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好的产品质量需要好的原材料,但是原材料的选择绝对不能够为了质量一味地要求优质材料,必须充分考虑性价比,因为赢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原材料选择的原则为:稳定性品质价格。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是一个企业行为,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第21页/共92页(四)、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原材料性能试验尽管能够全面了解原材料的品质,但多数试验项目由于其试验周期和时间较长,不适应于进站检验,因此,企业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各种材料的特点,以及供应商的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进站检验措施。原材料进站检验的依据是合同的内容、有关标准的指标要求以及样品的试验结果。第22页/共92页
11、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原材料进场后,应按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第7.1节的规定进行进场检验。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第23页/共92页 1、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袋装水泥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砂、石骨料应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应
12、按同一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混凝土原材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第24页/共92页(1)水泥进站检验a.分清责任:仅由收料员负责逐车检验,质检员不参与水泥进站检验。b.收料员应逐车核对水泥的随车资料,测量水泥温度,满足要求后领位吹料,否则应通知试验室,由相关领导处理。对水泥的进站检验应重点放在测量水泥温度上,因为水泥厂在供应紧张时,水泥的出厂温度往往很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由于水泥的温度高,提高了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加快水泥水化,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坍落的损失;而水泥的快速水化又会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又会加速水泥水化,这样相互促进的结果,使混凝土的早
13、期强度快速增长,大大增加混凝土开裂的危险。如果我们对水泥的温度变化一无所知,混凝土性能一旦发生变化就不能很好的及时解决,甚至会错物的判断为其他问题,盲目调整配合比,出现越调越乱,还有可能冤枉外加剂等其他供应商。C.质检员抽检:质检员按相关标准抽样复检。第25页/共92页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第26页
14、/共92页(2)砂石进场检验a.分清责任:进站目测由收料员负责,抽检由质检员负责。b.目测:在对收料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由收料员对进站的砂石料进行逐车目测,目测合格后方可领位卸料。目测内容:含泥量、细度、级配、杂物、含水率、(含石量)等。有明显不合格项,直接退货,有怀疑时应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由相关领导进行处理。通过收料员完成初步检测,避免有明显问题的砂石料进入堆场。收料员对初步检验负责。c.质检员抽检:质检员抽检应在砂石堆场进行,抽检的内容和方法同上。质检员对堆场砂石料质量负有复检责任。第27页/共92页粗、细骨料堆场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粗、细骨料应按不同
15、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人杂物。粗、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混凝土用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的有关规定。第28页/共92页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第29页/共92页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摸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峰。海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贝壳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
16、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第30页/共92页我们知道,尽管混凝土生产过程很简单,但混凝土质量稳定性却非常难以控制。而混凝土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砂石料。水泥、外加剂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最大,但是,我们所用的水泥和外加剂只要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只要厂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只要他们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出厂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尽管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会有波动,但这种波动应该是可追溯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通过提前沟通来尽可能避免的。可是,砂石生产和供应商一般都不是很不正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其质量稳定性可想而知,因此,对砂石质量的控制全部在混凝土生产企业完成,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如
17、果我们真正能够很好地控制砂石质量,我们的混凝土质量应该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第31页/共92页(3)矿物掺合料进站检验a.分清责任:收料员负责逐车检验,试验员或质检员逐车进行掺合料部分性能试验试验。b.收料员应逐车核对掺合料的随车资料,对比检验颜色变化,没有明显问题时,通知试验员或质检员进行有关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时,方可领位卸料,否则应由有关领导处理。由于粉煤灰是电厂的废料,质量波动非常大,应象对待砂石那样进行严格检验,而粉煤灰并不像砂石那样量大难以逐车检验,因此可要求试验员或质检员应逐车取样进行细度试验,细度超标较大时,通知收料员退货。第32页/共92页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
18、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第33页/共92页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放射性。第34页/共92页(4)外加剂进站检验外加剂质量波动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是致命的,因此对外加剂的进站检验不能有半点马虎。对外加剂的进站检验最可靠的方法是取
19、样进行混凝土试拌,但长期这样做有一些困难,可以由检测外加剂密度和进行净浆流动度试验代替,发现有问题时再进行混凝土试拌,以试拌的结果为准进行处理。第35页/共92页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两方面,混凝土性能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匀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防冻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和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膨胀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第36页/共92页(5)混凝土水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不溶物含量
20、、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胶砂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第37页/共92页原材料的进站质量控制在不少混凝土生产企业被忽视,但作为技术质量人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原材料进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一套合理的控制措施,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减轻生产压力。对于原材料的质量状况,领导层特别是技术质量方面的领导应该定期察看砂石堆场、建立台帐、质检日志等,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检查相关岗位的职责是否到位。第38页/共92页(五)、设备管理 预拌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及规模经营,它的生产、运输及施工过
21、程,要靠配套齐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完成。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正常运转对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效率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设备实行强有力的管理。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及搅拌的均匀性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第39页/共92页1、计量设备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设备的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的有关规定,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并应定期校验。混凝土生产单位每月应自检1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准。第40页/共92页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即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
22、、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第41页/共92页2、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桨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在生产中应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切忌一味提高产量,随意缩短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第42页/共92页(六)、配合比的设计及控制管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配合比和相应的严格管理制度,即使有优质的原材料、良好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不可能生产出既优质又经济的商品混凝土。因此,必
23、须高度重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控制管理。第43页/共92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有关规定。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强度以及其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第44页/共92页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b.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c.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d.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转64第45页/共92页1、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前,必须掌握下
24、列情况:(1)尽可能掌握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如:是否是大体积混凝土,是否有早强或缓凝的特殊要求,是否要对水化热及温度进行控制,在抗渗、抗裂、补偿收缩等方面有无特别规定)。(2)必须掌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及其波动情况、供应能力和价格等技术经济数据。第46页/共92页(3)必须掌握施工工艺(如::泵送或非泵送、水下浇筑、自流平密实等)、运输距离或时间。(4)必须掌握季节和天气情况(晴雨天、温湿度、日夜温差、风向、风速等)。(5)必须掌握本企业的生产工艺条件、设备类型、人员素质、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等情况。(6)必须尽可能掌握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等情况。第47页/共9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生产 质量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