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
《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教学目标: 1. 从整体上理解物质之间转化的主要规律; 2. 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和氮循环的主要过程,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上述变化的影响; 3. 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金属的氧化及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 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6. 认识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其意义; 7. 了解肥料的主要组成,合理使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 单质、氧化物和酸(碱)之间的转化规律; 2. 根据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进行计
2、算。 难点: 1.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题的计算。 知识总结:(一)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获得氧的过程。如: 以上例子中,Fe、Cu、P分别得到氧,被氧化。 2.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过程。如: 以上例子中,CuO,Fe2O3分别失去氧,被还原。同时,H2、CO、C分别得到氧,被氧化。 3. 还原性物质,如:H2,CO,C那样,能夺取别的物质中的氧,使别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二)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 1. 化学反应: 2. 实验装置: 3. 实验操作: (1)先通H2及加热(为什么?) (2)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再继续通一会儿H2,
3、直至冷却。(为什么?) (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 4. 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三)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 1. 非金属O2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CO2 2. 非金属氧化物H2O酸 例:CO2H2OH2CO3 注:SiO2H2OH2SiO3 3. 金属O2金属氧化物 4. 金属氧化物H2O碱。例: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aOH2OCa(OH)2 BaOH2OBa(OH)2 注:CuOH2OCu(OH)2 Fe2O3H2OFe(OH)3(四)其它酸、碱、盐与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 1.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4、 例:CO22NaOHNa2CO3H2O 2. 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例:CuOH2SO4CuSO4H2O 3. 酸碱盐H2O 例:H2SO42NaOHNa2SO42H2O 4. 酸盐酸盐 例: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5. 碱盐碱盐 例:Ca(OH)2CuSO4Cu(OH)2Ca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6. 盐盐盐盐 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Ba(NO3)22NaNO3BaSO4(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方法 1. 设未知量 2.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 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之和
5、,质量 4. 列出比例式,求解 5. 写明答案 注: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六)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类型 1. 求各元素的质量比 2.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七)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无机物有机物 光能化学能(八)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 有机物无机物 化学能其它形式的能(九)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及氮循环的过程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十)了解“温室效应”“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现今的治理方法。【典型例题】 1. 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氧化物的是( ) A. 纯净的盐水B. 液氧 C. 干燥的氯酸钾D. 冰水混合物 答案:D 2.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H2SO4、Na2O、MgCl2、C B. NaHCO3、Ba(OH)2、NaCl、Zn C. HNO3、KOH、Na2CO3、O2 D. HCl、KOH、Na2CO3、SiO2 答案:C 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FeCuSO4FeSO4Cu 答案:C 4.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 ) 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答案:C 5. 下列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 A
7、. 空气B. 氧气C. 氢气D. 氮气 答案:C 6.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若要将16克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实际操作中,消耗氢气的质量是( ) A. 0.4克B. 小于0.4克C. 大于0.4克D. 0.2克 答案:C 7.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 ) A.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C. 通过水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层 答案:D 8. 将含有CO、H2、N2、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层,石灰水溶液(足量)和浓H2SO4,最后剩下的气体是( ) A. N2,CO2B. N2 C. N2、H2OD. N2、CO 答案:B 9. 下
8、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完成的是( ) A. ZnH2B. H2O2O2 C. CO2CaCO3D. CuCu(OH)2 答案:D 10. 下列各组内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 答案:B 11. 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定:NaOH;MgSO4;FeCl3;Ba(NO3)2;KCl等五种溶液。正确的鉴定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A 12.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料 答案:A 13. 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2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若当D的式量为74.5,
9、5g A和5g B发生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 A. 2.62gB. 3.46gC. 4.27gD. 6.25g 答案:D 14. 化肥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求: (1)碳酸氢铵中N元素、H元素和C元素,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 (2)碳酸氢铵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大? (3)50kg的碳酸氢铵中,含氮元素多少kg? 答案:(1)N:H:C:O141:15:121:163 14:5:12:48 (3)50kg17.78.86kg 15. 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较长的氢氧化钠,其中的一部分已转化成了碳酸钠。设要用该药品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取50.6g该药品溶于200g水中,然后
10、慢慢滴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用去100g氢氧化钡溶液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Na2CO3Ba(OH)2BaCO32NaOH,求: (1)50.6g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3)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10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解:设50.6g药品中含Na2CO3 xg,生成NaOH yg,生成BaCO3沉淀zg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71 197 80 xg 100g17.1% zg yg (2)溶液质量: 50.6g200g100g19.7g330.9g 溶质NaOH质量: (3)
11、设加入ag水才能配制成10的NaOH溶液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一. 选择题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A. FeSB. FeOC. Fe2O3D. Fe3O4 2. 铜器在空气中被锈蚀,与之无关的物质是( ) A. H2OB. O2C. CO2D. N2 3. 将下列物质分别与水混合,所得的液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A. CuOB. Fe2O3C. SO2D. Na2O 4. 下列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 MgB. ZnC. FeD. Cu 5. 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2、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 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6. 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目的的是( ) A. 本灰B. 硫黄C. 铁丝D. 红磷 7. 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 A. 2:1B. 4:8C. 1:16D. 1:8 8. 质量相同的硫和磷,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别是ag和bg,则a和b的关系是( ) 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试题 九年级 自然科学 第三 物质 转化 元素 循环 华东师大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