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docx
《水利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次1 总则12 术语及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23 元数据内容33.1 元数据层次结构33.2 元数据性质和产生规则33.3 元数据分级43.4 元数据扩展和标准示例4附录 A元数据层次结构树5附录 B元数据数据字典12B.1 数据字典描述12B.2 一级元数据数据字典13B.3 二级元数据数据字典17B.4 代码表和枚举表27附录 C元数据扩展和专用标准33C.1 元数据扩展33C.2 元数据扩展方法34C.3 专用标准创建细则35附录 D元数据标准示例36D.1 市防洪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示例36D.2 1:25 万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元数据示例42标 准 用 词 说 明48
2、1总则1.0.1 .1 为促进水利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水利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提高数据的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各行业及社会各界提供数据访问、管理所需的高效、精简的描述性信息,制定本标准。1.0.2 .2 本标准适用于:数据集编目、对数据集进行全面描述(包括建立、存储、管理和维护数据集的相关信息);水利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水利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机构组织或个人发布和共享数据。1.0.3 .3元数据的建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4 .4标准元数据在附录 A、B 中阐述,扩展元数据和专用标准按照附录 C 进
3、行定义和描述。1.0.5 .5本标准主要引用了以下标准: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94)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GB/T 17694-1999)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GB/T 16831-1997)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标准(SL 26-9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01)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 103-2004)Content Standard for Digital Geospatial Metadata V2.0(FGDC-STD-001-1998)482
4、术语及符号2.1 1术语2.1.1 .1水利地理空间数据geospatial data of water resources与水利应用相关的,用于表示对象地理位置和特征的数据。2.1.2 .2数据集dataset可标识的数据集合。GB/T 17694-19992.1.3 .3数据集系列dataset series执行相同产品规范的数据集的集合。GB/T 17694-19992.1.4 .4元数据metadata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GB/T 17694-1999注:在本标准后面出现的所有“元数据”均表示“水利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2.1.5 .5元数据元素metad
5、ata element描述地理数据的离散性最小最基本的信息单元。GB/T 17694-19992.1.6 .6复合元素compound element若干元数据元素的组合,或元数据元素与其他复合元素的组合,用来描述无法直接用单独的元数据元素描述的较高层次的概念。2.1.7 .7元数据子集metadata section由相互关联的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组成的元数据的子集合。2.1.8 .8元数据项本标准中对元数据子集、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的统称。2.1.9 .9要素feature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同义词:特征。GB/T 17694-19992.1.10 10准确度accuracy观测结果与真值
6、或被视为真值的值的接近程度。同义词:精度。GB/T 17694-19992.1.11 11专用标准profile在本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用户根据本标准制定的原则编制的规范性文档。它既包括本标准的内容,还包括在本标准基础上对元数据进行扩展和修改的内容。2.2 2符号2 .2 .1产生规则的符号含义见表 2.2.2。表 2 . 2 . 2 产生规则的符号含义符 号含义由替换、生成,由组成+与或(选择)在“”中由“”分开的两项或多项中选择其一mn重复将“”中的内容重复 m 至n 次,即至少重复m 次,至多重复n 次()可选项“()”中的内容为可选项注:产生规则的具体内容见 3.2.2。3 元数据
7、内容3.1 1元数据层次结构3.1.1 .1本标准规定元数据项按内容涵盖范围从小到大分为三类:元数据元素;复合元素;元数据子集。3.1.2 .2本标准以树状结构对元数据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以表格形式对元数据项进行描述。其中元数据层次结构的组织方式如下:1 根节点为元数据。2 根节点的下级节点为描述数据不同方面特征的元数据子集。3 各元数据子集由描述性质相近的多个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组成。4 复合元素由元数据元素组成,必要时,复合元素中还可嵌套复合元素。3.2 2元数据性质和产生规则3.2.1 .1本标准定义了三种性质的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1 必选(Mandatory)具有该性质的复合元素、元
8、数据元素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 是元数据文件应当包含的内容,用“M”加以表示;2 条件必选(Conditional)具有该性质的复合元素、元数据元素与特定的条件相关,当条件满足时,该复合元素、元数据元素应当选用;反之,不应对其进行描述。用“C”加以表示;3 可选(Optional)具有该性质的复合元素、元数据元素是可选的,由数据提供者决定是否将其包含在元数据文件中,用“O”加以表示。注:可选的复合元素中可能包含有性质为必选或条件必选的元数据元素和(或)复合元素,只有该可选的复合元素被选用时,其包含的元数据元素和(或)复合元素的这些性质才成立。3.2.2 .2本标准定义了产生规则,用于确定一个复
9、合元素与其所包含的元数据元素、复合元素之间的关系,以说明元数据的树状层次结构,附录 A 描述了根据此产生规则生成的元数据层次结构树:1 每一条产生规则均由左部(标识符)和右部(表达式)由“”连接而成。其含义是:左部由右部替换、生成或由右部组成,右部可以是复合元素或(和)元数据元素。2 产生规则中各符号的含义见 2.2.2。3 产生规则示例如下:1)ab+c 表 示 a 由 b 和 c 组 成 ; 2)abc 表 示 a 由 b 或 c 组 成 ; 3)a3b5 表示a 由 b 重复 3 至 5 次而成;4)ab +(c)表示a 由b 和可选项c 组成。4 产生规则说明:1) 由“()”括起来的
10、为可选项,即由数据集生产者决定是否提供此项内容。如果提供,则应同时提供“()”中每一元素的内容。例如,如果生产者提供了(a+b+c),则他应同时给出 a、b、c 各自的信息;2) 只有“()”内的部分是由数据集生产者决定是否提供;3)0元数据项1,表示该元数据项为条件必选。3.3 3元数据分级3.3.1 .1 本标准规定元数据按描述的详略程度可分为两级:1 一级元数据:唯一标识一个数据集所需要的基本的最少数量的元数据元素和复合元素。本标准规定的一级元数据除了包含必选和条件必选的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还包含推荐可选的复合元素和元数据元素。基于本标准创建的专用标准应包含所有一级元数据。具体的一级元
11、数据内容描述见附录 B.2。2 二级元数据:建立完整的数据集文档所需要的全部元数据元素和复合元素。二级元数据包含以下元数据子集:数据集基本信息、元数据参考信息、空间数据参照信息、数据质量信息、数据志信息、数据组织信息、要素及其属性信息和数据分发信息。具体的二级元数据内容描述见附录 B.3。注:一级元数据中的元数据项通过标识码与二级元数据中的元数据项一一对应,关于标识码的说明见标准附录B.1.5。3.4 4元数据扩展和标准示例3.4.1 .1元数据扩展和专用标准附录 C 定义了扩展元数据的原则、方法和专用标准创建的规则,以便更好的满足特殊用户的具体应用需求。3.4.2 .2标准示例附录 D 提供
12、了本标准的应用示例。注:附录D 中的某些数据并非真实数据,仅用于示例本标准的使用方法。附录 A元数据层次结构树A.0.1 1元数据数据集基本信息 +元数据参考信息 +(空间数据参照信息)+ 0数据质量信息1 +0数据志信息1 +0数据组织信息1 +0要素及其属性信息1 +0数据分发信息1A.0.2 2数据集基本信息标识 +摘 要 +目 的 + 1语种n +1字符集n +0数据集引用1 +状 态 +1水利专题类型n +覆盖范围 +关键词 +(1浏览图n)+(参照标准)+ 图描述信息 + 安全与限制 +(数据环境)+(1数据集负责单位n) 标识数据集名称 +0数据集编号1 +0数据集系列名称1 +
13、0数据集系列编号1数据集引用名称 +(1别名n)+ 1日期n +(版本)+(版本日期) 状态进展 +0维护和更新频率1覆盖范围地理覆盖范围 +时 间 范 围 + 0高程范围1 +0水位范围1地理覆盖范围地理边界多边形 +(1地理区域描述n) 地理边界多边形西边经度 +东边经度 + 南边纬度 + 北边纬度地理区域描述地理标识符 +0说明1高程范围最小值 +最大值 +高 程 基 准 水位范围最低水位 +最高水位 +水 准 基 面 关键词1主题关键词n +(1位置关键词n)+(1层次关键词n)+(1时间关键词n) 浏览图浏览图名称 +浏 览 图 格 式 + 0浏览图网址1参照标准参照图式的标准号 +
14、参照交换格式标准名 + 0参照分类编码标准名1图描述信息0比例尺分母1 +0采样间隔1 +0等高距1 +0等深距1 +( 色 彩 ) 安全与限制安全等级 +访问限制 +使用限制数据集负责单位0负责人名1 +0负责单位名1 +0职务1 +职 责 +(联系办法)+(1电话n)+(1传真n)+(1详细地址n)+(城市)+(行政区)+(邮政编码)+(国家)+(1电子邮件地址n)+链接地址 +(协议)+(应用领域专用标准)+(在线资源名称)+(说明)+(功能)A.0.3 3元数据参考信息(元数据文件标识符)+(元数据标准名称)+(元数据标准版本)+ 0语种1 +(字符集)+元数据时间信息 +元数据级别
15、+元数据联系信息 +元数据保密与限定 +(1元数据扩展信息n)+(元数据补充信息) 元数据时间信息创建时间 +(更新时间)+(计划更新时间) 元数据保密与限定元数据密级限定 +元数据访问限定 +元数据使用限定 元数据扩展信息(1在线连接n)+(专用标准名称)A.0.4 4空间数据参照信息 0水平坐标系定义1 +0垂直坐标系定义1水平坐标系定义0 地理坐标系10 平面坐标系1 +0 大地参考模型1地理坐标系纬度分辨率 +经度分辨率 +坐 标 单 位 平面坐标系坐标信息 +分带方式 +(投影名称)+(投影参数)坐标信息横坐标分辨率 +纵坐标分辨率 +平面坐标单位投影参数(带号)+(赤道比例因子)+
16、0中央经线1 +0投影原点纬度1 +(东移假定值)+(北移假定值)+ 大地参考模型大地参考坐标系 +(椭球体参数) 椭球体参数椭球体名称 +长 半 轴 + 0扁率分母1垂直坐标系定义基准名称 +分辨率 +单 位 +(修正参数)A.0.5 5数据质量信息0属性准确度1 +0位置准确度1 +0水位准确度1 +0影像数据质量1 +0格网数据质量1 +逻辑一致性报告 +完整性报告 +数据质量综合评估报告位置准确度0水平位置准确度1 +0垂直位置准确度1影像数据质量处理等级 +影像数据准确度报告 +(入射高度角)+(入射方位角)+(摄影条件)+(云斑覆盖比例)+(压缩次数)数据质量综合评估报告质量评估日
17、期 +0质量评估依据1 +质量评估单位 +质量评估结果A.0.6 6数据志信息数据志说明 +1数据源n +(1数据更新信息n)+(1处理步骤n) 数据源数据源标识 +主要数据源 +比例尺分母 +(遥感传感器类型)+( 波 段 选 择 )+ 0参照信息1 +0覆盖范围1 +0原图信息1 +0航片信息1 +(数据源引用)+(1获取信息n)+ 数据源媒介类型 + 数据源有效时段信息数据源标识数据源名 +0数据源编号1参照信息 0分带方式1 +(投影名称)+(投影参数)+大地参考坐标系 +(椭球体参数)+ 0垂直坐标系定义1覆盖范围地理覆盖范围 +时 间 范 围 + 0高程范围1 +0水位范围1地理覆
18、盖范围地理边界多边形 +(1地理区域描述n) 原图信息原图等高距 +原图出版时间 + 原图图式版本号 + 原图密级 +原图三北方向线夹角航片信息(航摄仪焦距)+1航摄单位n +(1 摄 区 号 n) + 1影像扫描分辨率n + 影像色彩获取信息获取方式描述 +参照交换格式的版本号 +获取时间 +数据源生产单位数据源有效时段信息数据源起始时间 +数据源终止时间数据更新信息(1 更新要素名称 n)+更新资料源 +0更新的航摄比例尺分母1 | 0更新的卫星影像分辨率1 +(更新单位) +更新时间处理步骤说明 +(目的)+(处理时间)+(1处理者n)A.0.7 7数据组织信息0空间表示1 +0矢量1
19、+0栅格1空间表示空间表示类型 +0空间表示方式1 +0空间表示度量单位1矢量拓扑等级 +几何目标类型 +几何目标个数栅格格网单元几何特征 +格网单元尺寸 +格网排列方式 +(像元定位方式)+(行数)+(列数)+(垂直方向数)A.0.8 8要素及其属性信息0概要描述11详细描述n0概要描述1 + 1详细描述n 概要描述要素及其属性概况 +1要素及其属性细节引用n详细描述1要素分类n +0要素分类标准1要素分类要素名称 +0要素级别1 +0要素分级标准1 +要素及其属性说明 +(要素属性值域说明)A.0.9 9数据分发信息分发单位信息 +分发责任信息 +(分发格式信息)+ 数据记录信息 +(用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 地理 空间 数据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