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管理办法要点解读(学员班).ppt





《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管理办法要点解读(学员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管理办法要点解读(学员班).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试行)简介简介医疗器械监测与评价处医疗器械监测与评价处张素敏张素敏09年年6月月12日日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oo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oo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是经原国家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是经原国家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是经原国家药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是经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
2、于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于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于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决定于1998199819981998年年年年12121212月月月月4 4 4 4日成立的,该日成立的,该日成立的,该日成立的,该中心作为我国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技术机构,主要承担上中心作为我国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技术机构,主要承担上中心作为我国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技术机构,主要承担上中心作为我国药品上市后监管的技术机构,主要承担上市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中的有关技术业务组织工作。市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中的有关技术业务组织工作。市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中的有关技术业务组织工作。市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中的有关技术业务组织工作。oo一个机构,两
3、块牌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oo除基本药物调整,非处方药遴选之外:除基本药物调整,非处方药遴选之外:除基本药物调整,非处方药遴选之外:除基本药物调整,非处方药遴选之外:药品评价中心的职能还包括:药品评价中心的职能还包括:药品评价中心的职能还包括:药品评价中心的职能还包括:(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工作及其相(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工作及其相(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工作及其相(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
4、、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二)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二)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二)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二)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价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价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价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
5、件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导。导。导。-国食药监人国食药监人20042842004284号文号文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内设机构SFDASFDA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评价中心办公室基本药物ADR监测器械监测与评价临床评价20042004年年年年6 6月成立月成立月成立月成立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职能开展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技术工作,承担开展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技术工作,承担开展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技术工作,承担开展全国医疗器械
6、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技术工作,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承办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承办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承办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承办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及维护;设及维护;设及维护;设及维护;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7、机构进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技术指导;依据对上市产品的监测及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医疗器械的依据对上市产品的监测及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医疗器械的依据对上市产品的监测及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医疗器械的依据对上市产品的监测及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医疗器械的再评价;再评价;再评价;再评价;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宣传、教育、培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宣传、教育、培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宣传、教育、培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刊物的编辑、出版;训和信息刊物的编辑、出版;训和信息刊物的编辑、出版;训和信息刊
8、物的编辑、出版;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的国际交流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的国际交流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的国际交流参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的国际交流。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员状况 oo总人数:总人数:7 7人人oo平均年龄:平均年龄:37.637.6岁岁oo学历:学历:本科(本科(3 3人);硕士(人);硕士(3 3人);博士在人);博士在读(读(1 1人)人)oo职称:职称:中级(中级(4 4人);高级(人);高级(3 3人)人)oo专业:专业:医学(医学(1 1人);药学(人);药学(3 3人);卫生事人);卫生事业管理(业管理(1 1人);电子工程
9、(人);电子工程(1 1人);材料学人);材料学(1 1人)人)oo政治面貌:政治面貌:党员(党员(6 6人);群众(人);群众(1 1人)人)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什么是医疗器械?什么是医疗器械?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
10、理、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一)对疾病的预防、
11、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四)妊娠控制。(四)妊娠控制。(四)妊娠控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2762762
12、76276号令,号令,号令,号令,2000200020002000年颁布年颁布年颁布年颁布实施实施实施实施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器械;器械;器械;(中度风险)(中度风险
13、)(中度风险)(中度风险)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制的医疗器械制的医疗器械制的医疗器械(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常见举例)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常见举例)oo一类:一类:一类:一类:外科用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中医外科用手
14、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中医外科用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中医外科用手术器械、听诊器、医用放大镜、(中医用)刮痧板、橡皮膏、透气胶带、手术衣、手术帽、检用)刮痧板、橡皮膏、透气胶带、手术衣、手术帽、检用)刮痧板、橡皮膏、透气胶带、手术衣、手术帽、检用)刮痧板、橡皮膏、透气胶带、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集液袋等;查手套、集液袋等;查手套、集液袋等;查手套、集液袋等;oo二类:二类:二类:二类: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手术显微镜、(中医用)针灸针、助听器、
15、皮肤缝合钉、避孕套、无菌医医用)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避孕套、无菌医医用)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避孕套、无菌医医用)针灸针、助听器、皮肤缝合钉、避孕套、无菌医用手套等用手套等用手套等用手套等oo三类:三类:三类:三类: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心脏起搏器、超声肿瘤聚焦刀、高频电刀、微波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手术刀、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骨科植入器械、血管内支架、一次
16、性使用输液器等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支架、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等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特性医疗器械特性品种的多样性;品种的多样性;(4343个大类,个大类,259259个亚类)个亚类)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的综合性;(物理(声、光、电、磁)、(物理(声、光、电、磁)、化学、机械、材料学、交叉学科等)化学、机械、材料学、交叉学科等)使用的广泛性;使用的广泛性;作用的两重性;作用的两重性;1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o定义定义o国内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进展;国内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进展;o不良事件报告的技术要求;
17、不良事件报告的技术要求;o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关于办法(试行)办法(试行)o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082008年年1212月月2929日;日;o发布主体: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布主体: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oo文号:国食药监械文号:国食药监械20087662008766号号o法律定位:规范化文件法律定位:规范化文件1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关于办法(试行)办法(试行)(Con.Con.)o基本内容框架(共分基本内容框架(共分6 6章章4343条)条)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共共 3 3条条 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 共共5 5条条 第三章第三章 不良
18、事件报告不良事件报告 共共1414条条 第四章第四章 再评价再评价 共共8 8条条 第五章第五章 控制控制 共共4 4条条 第六章第六章 附则附则 共共9 9条条1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背景发布背景o历经历经7 7年,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几易其稿;年,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几易其稿;o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从起步到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从起步到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立法依据和适用对象关于立法依据和适用对象关于立法依据和适用对象关于立法依据和适用对象立法依据:立法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19、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适用对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适用对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同时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同时还明确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相关组织报明确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相关组织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各方职责关于各方职责oo共五条。主要规定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共五条。主要规定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相关各方,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各方,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20、局,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国家药品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履行的职责。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应履行的职责。1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oo制定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制定管理规定并监督实施;oo组织工作检查;组织工作检查;oo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oo确定并发布重点监测品种;确定并发布重点监测品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器械 不良 事件 监测 评价 管理办法 要点 解读 学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