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试题.doc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峰峦(lun) 扬镳(bio) 蹿出( cun) 惟妙惟肖(xio)B.旋涡(xun) 刹那(ch) 攒聚(cun ) 称职(chn)C.鳌鱼 (bi) 精髓(su) 瞭望(lio) 楹联(yng)D圩子(wi) 褒贬(bo) 单于( chn) 连翘(qio)2.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三月的扬州,是旅游的好季节。/(B)游客们纷纷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C)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个个景点风光如画,个个景点游人如织。/(D)逛着扬州小巷,品着扬州
2、美食,看着扬州美景,忍不住让人生出“人生只合扬州居”的感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学识丰富常常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优柔寡断。B.人们一旦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把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C.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作文成绩提高得很快。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底下”“愿意”“勇敢”“曾经”都是名词。B“庄严肃穆”“爱国情怀”都是并列短语,“敬畏自然”“热闹极了”都是动宾短语。C“美国摄影师阿尔伯特在肯尼亚拍摄的照片垃圾
3、堆上的阅读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阿尔伯特拍摄照片获得一等奖”。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鼎湖山听泉这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作者把水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B林中小溪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原始森林景色的,他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呈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C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
4、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最终的结果。D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课文通过时间、空间、逻辑三条线索表现了黄山壮阔的景色,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一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hu映的现代化大扬州宏伟蓝图正次第展开。这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就连不可一世的时光,也为其美丽qng倒,不敢cu残她的容颜。琼花的丽色、瘦西湖的波光,大明寺的禅音,唐诗宋词的
5、传说,扬州八怪的y事,甚至盐商大宅的八卦,千年古城的每一个细碎,都存在视线里和记忆深处,为人们津津乐道。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晓战随金鼓, 。(2) ,春风不度玉门关。(3) ,正是河豚欲上时。(4) ,单于夜遁逃。(5)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且壮士不死即已, , !(7)桃花源记中写出百姓生活和乐的句子是 , 。8.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4分)要求: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不超过100字。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是
6、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瓷器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瓷器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彻。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有越窑、邢窑、汝窑、景德镇窑等十一处。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有取土、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十四道工序。 二、阅读理解(一)9.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赏
7、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20分)归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选文有改动)归鉞:人名。致:送达。
8、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由是失爱鉞( ) 数困( ) 比归 ( ) 母又复杖之( )11选出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父大怒逐之 B渔人甚异之C怅恨久之 D固以怪之矣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9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 13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4分)渴望倾听马亚伟 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
9、,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熬过了漫长的十年,最后,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开。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情交流。于是,他重新融入人群,开始新的生活。 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和绝望,内心巨大的空洞会把人吞噬掉。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 与人交流,人生码头才会百舸千帆,丰富多彩。 也听说过不同领域的一些艺术大师离群索居,进行艺术创作。可是,再孤独的创作,也需要与欣赏者沟通。梵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试题 九年级 语文 上学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