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法初探(教育精品).ppt





《九年级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法初探(教育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实验与探究题的解法初探(教育精品).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类科学探究题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类型:型:(1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如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的探究等。等。(2 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如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物质变化的因素。如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素等。等。(3 3
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如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探究、化肥有效成量。如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探究、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探究、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等。分含量的探究、味精中食盐含量的探究等。解题思路解题思路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认真读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意,明确要求。明确要求。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问题。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实际上科学
3、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例例1.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
4、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 A的小纸袋,上面写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块状固体B B进行探究。进行探究。(1 1)猜想一:块状固体)猜想一:块状固体B 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 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
5、状固体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 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 2)猜想二:块状固体)猜想二:块状固体B B溶于水可能有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现象(填“放热放热”或或“吸热吸热”)。)。请请计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这一猜想 ;(3 3)取适量块状固体)取适量块状固体B 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色固体C C。就白色固体。就白色固体C 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C可能是
6、: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C可能是:碳酸钙可能是:碳酸钙;你;你认为,白色固体认为,白色固体C C还可能是:还可能是:。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方方 案案现现 象象 和和 结结 论论 .对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
7、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因是:(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到茶杯内壁变黑。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方法是()()A.
8、用毛巾捂住鼻子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窗户跳出打开窗户跳出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
9、。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了。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探究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猜想猜想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
10、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请你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是否正确。验证验证猜想猜想的方案的方案验证验证猜想猜想的方案的方案现象与结论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写出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已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Na2 20 02 2+
11、2H+2H2 20=2NaOH+H0=2NaOH+H2 20 02 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氧气。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12、滴加酚酞试液,再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二:假设二:_。方案二:方案二:_。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生成的氧气使溶液褪色。向稀向稀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通入氧气观察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通入氧气观察指示剂变质或氢氧化钠溶液太浓或过氧化钠变质等指示剂变质或氢氧化钠溶液太浓或过氧化钠变质等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比较、三、要善于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归纳、概括、总结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学的
13、结论,并由此解释化学现象,说明问题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对实验所得出的事实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括、总结等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考着重是通过呈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考着重是通过呈现探究性实验的事实来考查上述能力的,而上述现探究性实验的事实来考查上述能力的,而上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这些能力,当中考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这些能力,当中考面对探究性试题中相关内容时,也就不会束手无面对探究性试题中相关内容
14、时,也就不会束手无策。策。例例3.“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的反应方程式程式 。某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究:(1 1)催化剂)催化剂MnOMnO2 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30mL10%的的H H2 20 02 2溶液,采用不同量溶液,采用不同量MnOMnO2 2粉末做催化剂,测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定各次收集到500 mL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氧
15、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次序实验次序12345678910MnO2粉末粉末用量(克)用量(克)0.10.20.30.40.50.60.70.80.91.0所用时间所用时间(秒)(秒)17875432222请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MnO2 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怎样影响的呢?呢?(2 2)H H2 2O O2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5mL30%5mL30%的的H
16、H2 2O O2 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20室温下进行,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实验次序实验次序12345678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20%25%30%MnO2粉末用量(克)粉末用量(克)0.20.20.20.20.20.20.20.2收集到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气体时所用时间(秒)时间(秒)6602202058025943反应后液体温度(反应后液体温度()2434395665676970请
17、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 H2 2O O2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反应(填反应(填“放热放热”或或“吸热吸热”)。)。(3 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呢?请你说出一个猜想请你说出一个猜想 。某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分析测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碱度进行了测定,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各类洗发液的定结果,发现各
18、类洗发液的 pH差别较大,约在差别较大,约在 79之间,护发素的之间,护发素的 pH均均略小于略小于7。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同学们联想到洗发、护发的程序,决定探究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影响。【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收集某人的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束头发,分别放在盛有不同pH的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的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min。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论实验结论_ _【分析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实验 探究 解法 初探 教育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