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与人体关系.pptx





《阴阳学说与人体关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阳学说与人体关系.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说明人体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组织结构2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 4、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5 5、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的性、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的性能能第1页/共34页1、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 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关系: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关系:主要是用阴阳划分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第2页/共34页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腑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 内侧为阴脏腑五脏为阴 六腑为阳五脏肺为阳 肝脾肾为阴 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第3页/共
2、34页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2)、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生命物质)、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生命物质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属性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属性 1)、人体的生理功能又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平阳秘”(阴阳平衡)为正常的生理概括。生之本,本于阴阳第4页/共34页3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第5页/共34页)用阴阳失调来概括人体最基本的病理变化 正常人体患病人体阴阳平衡阴阳失调第6页/共34页 关系于疾病发生的正气和邪气也具有阴阳属性的划分。邪气有阴邪(如六淫中的寒邪、湿邪)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燥邪、火邪、暑邪)之分。正气也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个方面。另外:“夫邪之生也,或
3、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第7页/共34页)用阴阳关系概括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是阴阳说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8页/共34页()阴阳偏胜:是属于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正常人体阳阴第9页/共34页()阴阳偏衰:是属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第10页/共34页阳偏胜 阴偏胜 阳偏衰 阴偏衰 第11页/共34页()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为依据,指阴阳任何一方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另一方不足,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这是疾病发展至后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表现,
4、说明病情较重,正气损伤程度较重。第12页/共34页阴阳一方不足阴阳两虚损及另一方疾病发展一定阶段(互根互用)第13页/共34页()阴阳转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理解同阴阳学说内容第14页/共34页阴阳失调阴盛 阴阳 偏盛 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 阴阳 偏衰 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第15页/共34页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
5、。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阳来加发概括说明。阴阳用以疾病的诊断,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是属阴证,属阳证;小则可分析四诊中的一个具体脉症。4、指导疾病的诊断:第16页/共34页1)概括证候:一般临床辩证,把疾病总的分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八纲之中,表、实、热属阳证;里、虚、寒属阴证。阴阳是其总纲。第17页/共34页2)分析症状:中医学诊察疾病,了解病情,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而在其过种中,都应注意分辨属阴属。例如:第18页/共34页 观察色泽:色鲜明者为病在阳分,色晦暗者为病在阴分,(如黄疸)听声音(闻):声音洪亮者病在阳分,声音低微者病在阴分。切脉:浮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阴阳 学说 人体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