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训练 一、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 固以怪之矣 4、被坚执锐 二、词类活用(1)、陈胜王(2)、置人所罾鱼腹中(3)、皆指目陈胜(4)、夜篝火(5)、忿恚尉(6)、天下苦秦久矣 (7)将军身被坚执锐 三、古今不同用法(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古: 今:(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 今:(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古: 今:(4)、等死,死国可乎 古: 今:(5)、比至陈 古: 今:(6)、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 今:四、一词多义:1、会: 会天大雨: 与皆来会计事: 2、将 项燕为楚将: 上使外将兵:3、次 皆次当行: 之次
2、所旁丛祠中: 4、书:乃丹书帛: 得鱼腹中书: 5、应 佣者笑而应曰: 杀之以应陈涉: 6、故 广故数言欲王: 扶苏以数谏故: 7、数 以数谏故: 卒数万人: 8、道 道不通: 伐无道:9、之: 辍耕之垄上: 二世杀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五、翻译句子: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5、等死,死国可乎?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六、问题探究: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5、.陈胜、吴广的起义
3、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说说各是什么?6、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7、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句子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10、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唐雎不辱使命一、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2、轻寡人与3、仓鹰击于殿上4、寡人谕矣二、词类活用1、轻寡人与 2、请广于君3、伏尸百万4、天下缟素 5、灭韩亡 魏 三、一词多义1、惠:大王加惠( ) 汝之不惠( )愚公移
4、山2、与:轻寡人与( )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3、直:岂直五百里哉( )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4、若:非若是也( ) 若为佣耕( )陈涉世家5、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因使唐雎使于秦( )6、徒:徒以有先生也( ) 亦免冠徒跣( )7、以:以君为长者( )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四、古今异义词1、长跪而谢之曰 古义: 今义: 2、休祲降于天 古义: 今义:3、以头抢地耳抢: 古义: 今义: 4、虽千里不敢易也易: 古义: 今义:5、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 今义: 五、重点句子翻译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5、五百里哉?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4、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六、课文深研。1、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3、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5、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6、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训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文言文 训练 答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