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
《第八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行为治疗一词最早是由斯金纳(Skinner)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行为主义的研究早在弗洛伊德进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时就已开始,但行为治疗的发展却是本世纪5 0年代末至6 0年代初的事情。不过,在较短时间内行为治疗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行为治疗与心理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它就是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的。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包括下述3个部分: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的原理。其理论及治疗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有巴甫洛夫、华生(Watson)和斯金纳,后来有
2、沃尔朴(Wolpe)、艾森克(Eysenck)和班都拉(Bandura)等。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代表人物:巴甫洛夫(18491936)。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了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他注意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流唾液,而且在与食物出现有关的任何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也流唾液。巴甫洛夫在实验室用狗进行了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在实验室用狗进行了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用皮带把狗固定在隔间室的食物台前,用用皮带把狗固定在隔间室的食物台前,用 漏斗和漏斗和皮管从经过外科手术处理的狗的唾液腺口处收集皮管从经过外科手术处理的狗的唾液腺口处收集唾液
3、。当给狗吃东西时,狗会分泌唾液。(巴甫唾液。当给狗吃东西时,狗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此现象为洛夫称此现象为“无条件刺激反射无条件刺激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当给狗铃声刺激时,当给狗铃声刺激时,狗则不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之为狗则不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之为“无关刺无关刺激激”neutral stimulus)如果在每次给狗喂食如果在每次给狗喂食之前给予铃声刺激,然后再给狗吃东西。多次重之前给予铃声刺激,然后再给狗吃东西。多次重复、强化之后,每当铃声复、强化之后,每当铃声 一出现(即使在没有喂一出现(即使在没有喂食的情况下)狗即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为食的情
4、况下)狗即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这就是这就是有名的巴甫洛夫有名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同时巴甫洛夫又发现:同时巴甫洛夫又发现:1当提供的刺激与形成条件当提供的刺激与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相似时,比如摇铃时伴随其它反射的条件刺激相似时,比如摇铃时伴随其它 的的与铃声不同的声音,狗也会分泌唾液。(巴甫洛与铃声不同的声音,狗也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称这一过程为泛化夫称这一过程为泛化generalization)2、如果他强化若干次只对狗给予铃声刺激,不予、如果他强化若干次只对狗给予铃声刺激,不予喂食,狗就会在铃
5、声刺激下逐渐减少唾液分泌。喂食,狗就会在铃声刺激下逐渐减少唾液分泌。(这一(这一 现象被巴甫洛夫称为消退现象被巴甫洛夫称为消退extinction)。)。华生(1878-1958)。很早就利用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知识进行实验,他曾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其做法是每当这个男孩伸手要去玩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棒。经这样几次的结合之后,每当白鼠出现,这个男孩就会哭闹,出现紊乱的表现。此后又进一步发现这个男孩的这种反应又泛化到其他白色有毛的动物身上去了,本来他并不害怕的对象如兔子、狗、有毛的玩具等现在也发生了恐惧或消极的反应。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的几个基本现象:1.
6、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这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2.泛化,这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3.消退,这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如食物),仅由条件刺激物(如声音)就可引起条件反应(狗流唾液),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即产生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代表人物:桑代克(18741949)。试误:把猫关在迷箱之中,它们可借助于拉绳圈、推动杠杆、转动揿钮而逃出来,关在迷箱之中的猫一开始挤栅门,抓、咬放在迷箱里的东西,把爪子伸出来等,进行了多种尝试以逃出迷箱。最后偶然发
7、现了打开迷箱的机关。以后猫的错误行为渐渐减少,只有成功的反应保存了下来。动物就这样通过“尝试与错误以及偶然的成功”,学会了如何逃出迷箱。效果律:一种行为过程的发生次数受该行为的后果的影响而改变。效果律所反映的是人或动物保持或消除先前反应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一种行为之后出现了好的效果,这种行为就趋向于保持下来;如果效果不好,则趋向于被消除。这也就是斯金纳等人称之为强化的一种关系。斯金纳(1904-1990)。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在实验箱内放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老鼠在箱内乱窜时,偶尔按压了一下能掀动食物的横竿获得了食物,强化了几次之后,条件作用就迅
8、速形成了。踩竿反映是对环境“操作,因此称其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根据其在实验中所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斯金纳认为,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反映-刺激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刺激-反映过程。斯金纳在人的被试中开展实验研究证明,人的反映可以用语言、声音或手势代替具体的强化物。同时,在实际治疗中,只要治疗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以惩罚,则会加快消退的速度。模仿学习原理代表人物:班杜拉(1925-?)。他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
9、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但是班都拉并未置强化于不顾,他指出,虽然个体可通过简单的观察学会某些行为,但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班都拉曾对社会模仿学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下述4个过程:1注意的过程 人们要向某个模型学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准确地感知对方的行为。注意过程一方面与要模仿的对象有关,如其行为的有效性、特点、及行为的价值等;另一方面与观察者本人的特点有关,如其感知的能力,唤醒水平,感知习惯和过去所受过的强化的情况等。2保持的过程 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模仿学习,必须能记得所要模仿的行为。这包括了对象和信息的
10、双重存储,通常要利用言语进行编码。保持的目的是能够重新提取出来并付诸于行动。3运动的再现过程 在某些阶段,对所要模仿的行为的言语信息的呈现需要有一个把它们翻译为有效的行为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观察者的生理能力,是否其反应已包括了必要的反应成分在内,以及在尝试采用新的行为时,是否具有正确的调适能力。4动机建立过程 学习的和操作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在从事他们所学来的行为时,是否具有明显的动机。观察者在下列情况下更愿意采用他们通过模仿习得的行为:(1)可以得到内部的奖励;(2)内心认为是值得的;(3)已经见到过这种行为给模型带来过好处。一些影响模仿学习的因素:(1)被模仿人的特征:如相似
11、性、能力、地位等。(2)观察者的特征:如依赖性、从属性、安全感等。(3)观察者的参与程度:这与观察者是主动的参与或是被动的观察有关。主动的模仿更有利于行为改变的发生。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治疗过程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行为治疗的理论家们希望在简单的实验条件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奥秘,找到学习的原理,用以解释所有人和动物的学习,解释复杂和简单的学习。理论家们的希望是美好的,但他们面临着许多没能解决的问题。行为治疗,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沃尔朴,1990年)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1)非适应行为是习得的,即个
12、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但要注意并非所有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1)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被认为是无关重要的。(2)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3)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4)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基本过程布莱克姆(Bl
13、ackham)等人:6个步骤:(1)以操作性术语确定和阐明需要改变的行为(焦虑、恐惧)(2)获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的基线水平(3)设置有助于靶行为发生的情境(4)确认潜在的强化刺激和事件(5)强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或强化一系列接近靶行为的行为(6)持续记录行为的变化并据此评价治疗的疗效。董经武:(1)了解来访者现有问题行为及其原因(2)分析、辨别并确定目标行为(3)关键的不良行为的构成层次(4)在治疗前,观察来访者不良行为发生次数并确定基数(5)注意在引起反应的行为中,有哪些新的行为出现或改变(6)有无有意义的行为的不断出现(7)着眼于调节行为的后果或着眼于教授新的行为。行为主义治疗案例 传唐代孙
14、思邈,翌日被一富裕员外请治。员外之女平素娇宠,事事顺意,因小事被父亲呵斥后,高举双臂不下,已经数日,躺立一个姿势,问话不答,无论家人如何劝说,均不睬之。镇上医者均束手无策。孙至曰:按吾法,恐有辱小姐颜面。其父但求治疗。孙要求找来镇上名声甚差的恶棍,穿沾染了粪便的衣服,请诸多人围观,在纵目睽睽之下该人着势去解患者的衣物,在其人探手一霎,女孩的双臂便放下来了。对治疗过程的评价:该女所患乃癔证,多见于女性,表演性格,依赖性强者,发病者之前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刺激,所呈现症状和刺激因子有时间关联,该女子平素甚得冲爱,表现的症状实则是内心抱屈后外化为躯体性症状(实质神经系统没有受损),古代的女子是男女授受不
15、亲的,如果被一个这样肮脏的家伙碰一下,耻辱肯定比父亲责骂来得更强,因此在更强的耻感驱动下症状自愈。行为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 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 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 评价治疗过程行为分析及行为观察与评估1行为分析:行为分析也称行为功能分析,是一个收集和分析有关病人的信息过程。区分问题行为或不适应的行为是否由生物原因造成。(是否有心脏病)对适宜进行行为治疗的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治疗者应进行具体分析,确定需要改进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即靶行为)。2行为观察与评估:行为观察是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行为观察方法常用的有:(1)频数测量,适
16、于记录非连续性的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次数。(2)反应分类,将反应分为适当的一不适当的,正确的一不正确的等类型,分类记录有关反应发生的次数。(3)间隔记录,这是一种时间取样的记录。(4)持续时间,对连续性行为的观察记录。行为的评估中另一种主要手段是借助于自陈量表进行的。包括害怕事件调查表、害怕情绪问卷、强迫行为检核表、社交情境问卷贝克抑郁量表(BDI)、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等。行为治疗中的常用技术一、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境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1.放松训练程序(1)准备工作: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先学会这一程序,
17、进而自行练习。(2)放松的顺序: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3)放松的方法:每一部分肌肉放松的训练过程为如下5个步骤: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2其他放松法(1)想象性放松:想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想象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2)深呼吸放松法:治疗者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在面临某些特殊的场合时易感紧张,此时已无时间和场地来慢慢练习上述的放松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教以其最简便的深呼吸放松法。这和日常生活中人们自我镇定的方法相似。二、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系统脱敏法是最早应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是由沃尔朴
18、最先发明及应用的。应用:应用:来访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原理:原理:交互抑制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系统脱敏法由3个部分组成:1.放松训练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要求来访者在的情况下,按等级层次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或实地脱敏。将来访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至大顺序排列。系统脱敏步骤:(1)准备工作:放松训练和建立恐怖(或焦虑)等级。(2)脱敏的三步曲:放松:让来访者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脱敏练习。想象脱敏:由治疗者做口头描述,让来访者进行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八 行为 治疗 理论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