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评价方法之LEC.ppt
《危险源评价方法之LE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评价方法之LEC.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危害的辨识二、什么是LEC法(What)三、为什么要使用LEC法(Why)四、如何使用LEC法(How)五、LEC的使用方法六、LEC法的特殊举例一、危害辨识 针对各岗位的相对危险性(主要是操作岗),及岗位任务相关联的活动、设备、设施、场所,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施设备(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物(料)的不安全状态五个方面进行逐项分析,找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并评价其危险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1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定义: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
2、量的单元。2.重大危险源判断举例:某生产场所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甲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 5t 和 1.5t,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 2t 和 1t,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 20t 和 5t,该生产场所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i=1Nqi 1.5 1 5Qi 5 2 20=+=1.053.危险、危害因素分类(1)、按 导 致 事 故 的 直 接 原 因 分 类(根 据GB/T13861-1992)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2).按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
3、GB6441-1986)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火灾7.高处坠落8.其它等事故有20类二、什么是LEC法(What)1.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LEC法)美 国 的 安 全 专 家 K.J.格 雷 厄 姆(K.J.Graham)和 G.F.金 尼(G.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易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他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
4、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像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方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的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即LEC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表示为:式中: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结果。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取值标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取值标准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
5、概率相关。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而是只能说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条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其概率只是趋近于0。所以,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0.1。此外,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将: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在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如将“不常见,但仍有可能”的分值定为3,“相当可能发生”的分值规定为6。
6、同样,在0.1与1间也插入了与某种可能对应的分值。于是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从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经过完全意外有极少可能的分值为1,确定到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为10,如表1所示。表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分数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必然发生)0.5很不可能,可能设想6相当可能发生0.2极不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的取值标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的取值标准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
7、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值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的分值为3。当然,根本不暴露的分值记为0。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无需列出。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2。表表2 是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是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分数值分数值频繁程度频繁程度分数值分数值频繁程度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
8、,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3 3、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结果的取值标准、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结果的取值标准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件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广。因此,对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表表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分数值分数值后果后果分数值分数值后果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重伤40灾难,数人死
9、亡3重大,致残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注目,需要救助引人注目,需要救助引人注目,需要救助引人注目,需要救助 4、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分值、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分值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由经验可知,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危险性还要低。当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同样根据经验,当危险性分值在70160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
10、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危险性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详见表4。表4 危险等级划分(D)D D值值危险程度危险程度风险类比风险类比D D值值危险程度危险程度风险类比风险类比320极其危险,应停止作业3类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类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3类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1类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类D值求出之后,按表4确定风险的级别。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设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1、风险等级的划分公司规定风险级别分为一般为3类:一类:可不控制的危险源,D160。三、为什么要使用LEC法(Why)在建设施工等领域里,存在火灾、爆炸、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等安全隐患,是较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工作场所。如何保证人身、机械设备安全,需要作业人员对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安全检查表法(如安全性评价、安全隐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验收等)、故障树分析法(多用于化工行业)、事故树分析法等,为什么要选用LEC法?经多方考证,无论是建筑、电力、交通、制造等行业,都通过实践证明LEC法是作为作业人员危险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四、如何使用LEC法(How)前面说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评价 方法 LE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