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尿液有形成分及尿分析仪.ppt





《医学专题一尿液有形成分及尿分析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尿液有形成分及尿分析仪.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尿液有形成尿液有形成(xngchng)分检查及尿液分析分检查及尿液分析仪仪第一页,共八十九页。学习学习(xux)内容内容1.掌握(zhngw)尿液沉渣检查的各种方法。2.掌握尿液中各种细胞和管型形态及其临床意义。3.掌握尿液沉渣中各种结晶的形态。4.掌握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方法及其工作原理。第二页,共八十九页。一一.检查检查(jinch)(jinch)方法方法 尿沉渣是尿有形成分(chng fn)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见到的尿有形成分(chng fn)。这些成分(chng fn)可来自肾脏或尿道脱落的细胞、形成的管型、结晶和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第三页,共八十九页。直接混匀新鲜尿1滴涂片检查。管
2、型:低倍镜至少观察20个视野求出每视野管型的平均值细胞:高倍镜至少观察10个视野得出各种细胞最低到最高值结晶:以每高倍视野1+4+的半定量方式报告。方法学评价:方法学评价:简便易行,成本低廉(dlin),但阳性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直接(zhji)涂片法第四页,共八十九页。标准定量(dngling)计数板法新鲜尿液混匀后直接充入定量计数板内,观察计数一定范围(fnwi)内细胞、管型的数量,换算成1l尿液中的量。方法学评价:方法学评价: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且尿标本不离心能最大限度保持各类有形成分的原始状态,但耗时、阳性率低,易漏诊。第五页,共八十九页。每块计数板分为10个彼此独立封闭的
3、计数室,可供检测10个样本。每个计数室一侧有一个(y)竖条长方形计数区,内刻有十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底面积为1mm2,深度为0.1mm,容积为0.1l,因此每个计数区的固有容积为1.0l。为便于观察和计数,内又细分为9个小方格。第六页,共八十九页。离心(lxn)镜检法定量的尿液经特定离心力离心,有形成分浓缩,涂片或者用定量计数板检查,也称尿沉渣检查。方法学评价:敏感(mngn)阳性率高,但操作较繁琐费时,国内外对临床尿沉渣检查方法已制定了标准化操作程序。第七页,共八十九页。尿沉渣检验(jinyn)的操作步骤 取尿10ml离心,采用水平式离心机,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min,手持离心管459
4、0 弃除上层尿,保留0.2ml尿沉渣,轻轻摇匀后,取1滴至载玻片上,用18mm 18mm或22mm 22mm的盖玻片覆盖后镜检。首先低倍视野下观察尿沉渣分布的情况,再转高倍镜视野仔细观察细胞;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高倍视野,分别记录每个视野的细胞和管型数,计算平均值出报告;如数量(shling)过多可报告有形成分所占视野的面积情况,如1/3视野、1/2视野、满视野等。报告形式为:细胞:XX/HPF;管型:XX/LPF。第八页,共八十九页。染色法镜检v1.Sternheimer-Malbin染色法v主要染料有结晶紫和沙黄,能辨别管型及各种形态红细胞、上皮细胞,存活
5、及死亡中性粒细胞。v2.Sternheimer染色法v主要染料是阿里新蓝和派若宁B,能弥补(mb)S-M染色法染料容易沉淀而多出现染色偏深的缺陷,该法优于S-M染色法。第九页,共八十九页。未染色未染色(rns)标本标本SM染色染色(rns)标标本本第十页,共八十九页。尿液有形成分检查(jinch)方法学比较第十一页,共八十九页。其他检测(jin c)方法v12小时尿沉渣计数(艾迪氏计数)v准确测量12h尿量,充分混合。取混匀尿液10ml,置刻度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用吸管吸弃上层尿液9ml,留下1ml,充分混匀。吸取混匀尿液1滴,注于血细胞计数板内。细胞计数10个大方格,管
6、型计数20个大方格。计算(j sun):12h细胞数=10个大格细胞总数1000/10 12h尿量 12h管型数=20个大格管型总数/2 1000/10 12h尿量v1小时尿沉渣计数v3h尿量,计算时再3。第十二页,共八十九页。二、尿液细胞二、尿液细胞(xbo)检查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上皮细胞第十三页,共八十九页。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淡黄色,直径大约78m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低渗透压低渗透压尿中红细胞胀大,使血红蛋白溢出,仅留下细胞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称为影红细胞。高渗透压高渗透压尿中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似锯齿形、棘形或桑葚状。PH对红
7、细胞的影响:对红细胞的影响:酸性酸性尿中,红细胞膜脂质内层面积增加,体积变小。碱性碱性尿中,红细胞膜脂质外层面积增加,细胞肿胀容易(rngy)溶解破裂,边缘不规则。1.红细胞第十四页,共八十九页。异常(ychng)红细胞v大红细胞:直径(zhjng)10mv小红细胞:直径6m,且常大小不等。v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胞膜突起,如生芽样。v锯齿形红细胞:表面突起数量多、排列整齐、高低大小相似。v面包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形似面包形的空心环。v半月形红细胞:其形状如半月形。v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沉积,血红蛋白丢失。第十五页,共八十九页。血尿(xu nio)v健康成人24小时
8、尿中红细胞不超过100万个,随机一次尿如果不离心浓缩,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离心浓缩后高倍镜视野下偶见。v尿液离心沉淀后每个高倍镜视野可见(kjin)12个红细胞,即为红细胞增多。v尿液中镜下红细胞3/HPF,且肉眼不能看到尿液显血色,称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v1L尿液中含血量在1ml以上,肉眼能观察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第十六页,共八十九页。均一性红细胞血尿(xu nio)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主要见于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道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受肾小球基底膜挤压,因而其形态正常。来自(li z)肾小管的红细胞虽可受PH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
9、呈均一性血尿。第十七页,共八十九页。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xu nio)多为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bin xng)红细胞性血尿,其中的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各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介质张力、代谢产物对红细胞作用有关。第十八页,共八十九页。临床意义v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见于暂时性血尿、泌尿系统自身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尿液蛋白质一般不增多。v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shn bn)综合征等,常伴有尿蛋白增多及管型出现。第十九页,共八十九页。2.白细胞尿中性粒细胞呈圆球形,直径1014m,较红细胞大,不染色
10、时的细胞核较模糊,胞质内颗粒(kl)清晰可见,无明显蜕变,常分散存在,外形完整。第二十页,共八十九页。在正常尿中可偶然见到12个白细胞/HPF,如果高倍视野见到5个白细胞或每小时尿白细胞4000个,称为镜下脓尿镜下脓尿。如尿液含大量白细胞,成乳白色,含甚至出现凝块,称为肉眼脓尿肉眼脓尿。闪光细胞(glitter cell):在低渗条件下有时可见到中性(zhngxng)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白细胞检查(jinch)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九页。脓细胞:是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phui)、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其外形
11、多变,细胞质内充满颗粒,细胞核模糊不清,常聚集成团,边界不清。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九页。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急性期,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qin li xin yn)等;也见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分泌物污染尿液。淋巴、单核细胞增多:见于肾移植术后、慢性炎症、新月形肾小球肾炎,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单核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见。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九页。3.吞噬细胞(tn sh x bo)吞噬细胞约为白细胞的23倍,可分为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来自中性粒细胞,多吞噬(tnsh)细菌等微
12、小物体;大吞噬细胞来自单核细胞称为巨噬细胞,边缘不整齐,胞核呈肾性或类圆形,胞质丰富,胞质内含有大量被吞噬的物体,有时胞质能见到空泡及伸出的阿米巴样伪足。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九页。临床意义v尿中吞噬细胞可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ynzhng),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且常伴白细胞增多,并伴有脓细胞和细菌。尿吞噬细胞的多少常与炎症(ynzhng)程度有密切关系。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九页。4.上皮细胞v尿中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可按组织学和形态学进行分类(fn li),对泌尿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尿液 有形 成分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