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ppt(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评价概述2v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和
2、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3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服服务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交易土地交易 土地税收土地税收 土地补偿土地补偿 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 估计土地利用估计土地利用 评判经营好坏评判经营好坏4三三、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的的分分类类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成果评价成果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5四、土地评价的分类四、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根据土地评价目的
3、分多目的(综合)和分多目的(综合)和土地评价的分类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多目的(综合)单多目的(综合)单目的(单项)评价,如目的(单项)评价,如1 1:100100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按评价对象按评价对象分为农用地、林业用地、城镇土地、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评价。分为农用地、林业用地、城镇土地、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评价。按评价的时间按评价的时间分为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
4、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分为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6多多样样性性原原理理相相对对性性原原理理可可比比性性原原理理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综合合性性原原理理系系统统分分析析原原理理限限制制性性原原理理7(一)生(一)生产产性原性原则则(二)(二)综综合性原合性原则则(三)主(三)主导导因素原因素原则则(五)比(五)比较较性原性原则则(六)相(六
5、)相对稳对稳定原定原则则 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行比较。行比较。土地评价的原则土地评价的原则8评价层次:评价层次:评价单元评价单元 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
6、致有以下五种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种方式:方式: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9评评价价单单元元的的选选择择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以土壤地貌地貌植被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作为划分依据;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壤分类体系。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依据是土地
7、利用分类体系;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评价单元;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v土地评价系统土地评价系统 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价系统有:价系统有:美国美国“土地潜力分类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单元三级序列;FAO“土地适宜性分类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
8、、适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级序列;级序列;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中国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1011土地评价的方法土地评价的方法评评 价价 方方 法法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是指通过试
9、验了解土地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程度程度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质量。质量。间接法间接法直接法直接法12(2 2)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的确定(1 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内容:内容: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区范围与界评价地区范围与界线;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评
10、价方法;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v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土地资源评价程序(3 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 13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
11、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土地资源评价程序v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分工作阶段。例尺、划分工作阶段。14v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程序v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 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土地用途包括土地利
12、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15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6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土地地评评价价图图土土地地评评价价报报告告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的的目目的的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的的过过程程和和方方法法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的的结结论论 比比例例尺尺图图面面设设计计制制图图综综合合土地资源评价程序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
13、土地潜力评价一、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二、二、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三、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四、四、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土地土地生产生产潜力评价潜力评价土地土地利用利用潜力评价潜力评价何谓土地潜力?何谓土地潜力?土地潜力土地潜力(Land capability):又称土地利用能:又称土地利用能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土地潜
14、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就是对这种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就是对这种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或数量评定。或数量评定。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力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即评价土地的评价,即评价土地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计模型,机理模型土地土地生产生产潜力评价潜力评价迈阿密模型迈阿密模型桑斯维特模型桑斯维特模型格思纳模型格思纳模型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模型模型以以气气候候为为主主
15、温度、降雨温度、降雨蒸散量蒸散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黄秉维模型黄秉维模型农业生产潜农业生产潜力模型力模型总辐射总辐射生长期生长期Y=3000(1-e-0.000664R)水水热热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迈阿密模型迈阿密模型桑斯维特模型桑斯维特模型格思纳模型格思纳模型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模型模型以以气气候候为为主主温度、降雨温度、降雨蒸散量蒸散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黄秉维模型黄秉维模型农业生产潜农业生产潜力模型力模型总辐射总辐射生长期生长期回归回归方程方程Y=3000(1-e-0.000664R)水水热热作业:作业:某个模型的应用某个模型的应用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YRPP=f(Q)Q
16、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RPP:Radiation production potential光温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YTPP=YRPP*f(T)温度订正函数温度订正函数 温度温度TPP:Thermal气候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YCPP=YTPP*f(W)水分水分订正函数订正函数CPP:Climatic降水降水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YLPP=YCPP*f(S)土地因子土地因子LPP:Land土壤订土壤订正函数正函数农业生产潜力模型农业生产潜力模型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YRPP=f(Q)Q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温度温度降水降水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一、以气候
17、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Pr=1.84Q (黄秉维模式)(黄秉维模式)Pr 为光合潜力(为光合潜力(kg/hm2),),Q为太阳总辐射(卡为太阳总辐射(卡/cm2)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YRPP=f(Q)Q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温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YTPP=YRPP*f(T)温度订正函数温度订正函数 温度温度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0.027T-0.162 T 6,21)0.086T-1.41 T 21,28)1 T 28,32)-0.083T+3.67 T 32,44)Ft=光合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YRPP=f(Q)Q为太阳辐射为太阳
18、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温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YTPP=YRPP*f(T)温度订正函数温度订正函数 温度温度气候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YCPP=YTPP*f(W)水分水分订正函数订正函数降水降水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YLPP=YCPP*f(S)土地因子土地因子土壤订土壤订正函数正函数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Miami(迈阿密)模型(迈阿密)模型 YR=3000(1-e-0.000664R)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YLPP=YCPP*f(S)土地因子土地因子土壤订土壤订正函数正函数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土层厚度与产量
19、的关系土层厚度与产量的关系 exp(-0.025Z)Z 150cm Y=1 Z150cm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一、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二、二、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三、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四、四、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0.290.290.430.430.570.570.720.721.01.0生产力生产力指数指数以砂砾以砂砾为主为主含砾含砾质土质土粘土粘土砂土砂土偏砂偏偏砂偏粘壤土粘壤土壤质壤质(1 1)土壤质地与生产力的关系)土壤质地与生产力的关系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
20、的生产潜力评价1.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耕地耕地生产力指数生产力指数是指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某一作物在是指在研究地域范围内某一作物在某一地区的平均单产和整个地域平均单产的比值。某一地区的平均单产和整个地域平均单产的比值。(2)土壤含盐量与产量的关系)土壤含盐量与产量的关系 1-0.071(Sa-6)Sa 6 Y=1 Sa6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1.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3)土层肥力与产量模型)土层肥力与产量模型 2.089N+2.4656P-0.00363NP Y=(N,P 0)0 (N=0 or P=
21、0)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1.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土壤单因子与产量关系模型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2.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 NIP=HD P T or OAM SIP为土壤生产力指数为土壤生产力指数H土壤水分,土壤水分,D排水状况,排水状况,P有效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T土壤结构,土壤结构,N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度,S可溶盐含量,可溶盐含量,O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A粘土矿物特性,粘土矿物特性,M矿物质储量矿物质储量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二、以土壤要素为主的生产潜力评价2.土壤潜
22、力率土壤潜力率 SPI=P-(CM+CL)SPI 为土壤潜力指数为土壤潜力指数P 为根据当地管理水平确定的有关产量的费为根据当地管理水平确定的有关产量的费用指数;用指数;CM 为克服或把土壤限制因素的影响减小的为克服或把土壤限制因素的影响减小的改良措施的费用指数;改良措施的费用指数;CL 为由持续影响的限制性因素造成的费用为由持续影响的限制性因素造成的费用指数指数单位产量单位产量价格价格挖梯田,修水挖梯田,修水渠等的费用渠等的费用土壤保持土壤保持等的费用等的费用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一、一、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二、二、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以土壤为主的
23、潜力评价三、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四、四、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应是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及改造措施来划分土性、限制性、保护及改造措施来划分土地等级的评价。地等级的评价。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三、土地潜力综合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分为 定量定量 定性定性根据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根据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的生产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的生产潜力分为若干顺序的类别。潜力分为若干顺序的类别。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作物生长动态
24、模拟模型来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型来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美美 国国土地土地潜力潜力评价评价中中 国国潜力级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潜力单元e w s c1 2 3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在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在20世纪世纪30年年代提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是世界上最代提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评价系统。当时的目的主要是协早使用的评价系统。当时的目的主要是协助开助开 展展土壤侵蚀的控制土壤侵蚀的控制。根据土地对作物。根据土地对作物生长的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自然限制性因素的限制的限制程度程度将土地将土地分为若分为若 干个顺序的类别。干个顺序的类别。按照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限按照土地
25、利用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将土地利用潜力分为:制性,将土地利用潜力分为:潜力级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亚级和和潜力单潜力单元元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土地土地潜力潜力级级野生野生动物动物林林业业放牧放牧耕作耕作有有限限中中等等集集约约有有限限中等中等集集约约高度高度集约集约 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增加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的的限限制制性性增增大大(1 1)潜力级)潜力级 潜力级是分类中最高的等级,潜力级是分类中最高的等级,依据土地对大田作物依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土地划分为,把所有土地划分为8 8个潜力级。个潜力级。土壤土壤在在利用上基本没有限利用上基本没有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资源 评价 概述 土地 潜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