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食物中毒及其控制技术任务一病毒介导食源性食物中毒及食品卫生学细菌指标.pptx
《项目八食物中毒及其控制技术任务一病毒介导食源性食物中毒及食品卫生学细菌指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八食物中毒及其控制技术任务一病毒介导食源性食物中毒及食品卫生学细菌指标.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食物中毒的概念二、食物中毒的特点三、食物中毒分类概述第1页/共33页 食物中毒系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或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疾病。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第2页/共33页二、食物中毒的特点发病呈爆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
2、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很快停止,无余波。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有的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在我国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类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占90以上。第3页/共33页二、食物中毒分类按病原物质可分四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食用被产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有毒动植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第4页/共33页任务一 细菌性食物中毒v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含有大量细菌或细菌毒素
3、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v由活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称感染型,由菌体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称毒素型。有的食物中毒既有感染型,又有毒素型。v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1.细菌污染食品;2.在适宜的温度、水份、PH及营养条件下,细菌急剧大量繁殖或产毒;3.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v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生较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对抵抗力低的人群,如老人、儿童、病人和身体衰弱者,发病症状常较为严重。v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类型: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第5页/共33页一、沙门菌食物中毒二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三、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四、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五、肠出血性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六、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及控制七、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及控制八、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第6页/共33页一、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短杆状,无荚膜和芽孢,周身鞭毛,种类繁多,目前国际上已发现2300多个血清型,我国有255个。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全年都可能发生,但以夏季为主,主要在510月,79月最多。2.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主要是肉类,如病死牲畜肉、冷荤、熟食等,也可由鱼、禽、奶、蛋食品引起。3.中毒原因主要
5、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存储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引起。第7页/共33页一、沙门菌食物中毒发病机制 沙门菌随同食物进入肌体,一般要达到104108个时才出现临床症状。细菌在肠道内繁殖,破坏肠粘膜,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释放出毒力较强的内毒素,内毒素和活菌共同侵害肠粘膜引起炎症,出现体温升高和急性胃肠症状。第8页/共33页一、沙门菌食物中毒中毒表现 临床有5种类型,即肠胃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其共同特点如下:1.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短者6小时,长者达4872小时。2.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
6、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3.腹泻一日数次至十余次,或数十次不等,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粘液或血。第9页/共33页一、沙门菌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 生熟分开 2.控制繁殖 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 预防措施 3.高温杀灭 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第10页/共33页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在空气、土壤、水、粪便、污水及食物中广泛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及人的鼻腔、咽喉、皮肤、头发及化脓性病灶。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A、B、C、D、E型)和酶类。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此菌耐热性不强,最适生
7、长温度为37。大约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两种以上的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的肠毒素耐热性强,一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218248油温下30分钟才能被破坏。第11页/共33页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u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2.中毒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冰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间过长,如在2530环境中放置510小时,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肠毒素。第12页/共33页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u发病机制 有研究认为,葡萄球菌肠毒素对小肠粘膜细胞
8、无直接破坏作用,而以完整的分子经消化道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后刺激呕吐中枢致病。u中毒表现 1.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23小时,多在4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不超过10小时。2.中毒表现为典型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剧烈而频繁地呕吐(严重者可呈喷射状),呕吐物中常有胆汁、粘液和血、腹痛、腹泻(水样便)等。3.年龄越小对本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强,因此儿童发病较多,病情较成人严重。4.病程较短,一般在12天痊愈,很少死亡。第13页/共33页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u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 (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对患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者应暂时调换其工作。(2)防止葡萄球菌对
9、奶的污染,健康奶牛的奶挤出后,除防止污染外,应迅速冷却至10以下,防止在较高温度下,该菌的繁殖和毒素的形成。(3)患局部化脓性感染的畜、禽肉尸应按病畜、病禽肉处理,将病变部位除去后,按条件可食肉经高温处理以熟制品出售。2.防止肠毒素形成 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储存食物不仅可防止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亦是防止毒素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食物应冷藏或置阴凉通风的地方。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食前还应彻底加热。第14页/共33页三、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是一种厌氧菌,G+具有芽孢,主要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及人畜粪便中。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所致。肉毒梭菌可产生A、B、C、
10、C、D、E、F、G等8型肉毒毒素,引起人类中毒的有A、B、E、F4型,其中A、B型最为常见。肉毒梭菌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比氰化钾强一万倍,对人的致死量为10-4mg/kg 肉毒梭菌芽孢能耐高温,干热180 515分钟方能杀死芽孢。杀死A型肉毒梭菌芽孢需湿热1006小时、1204分钟。而E型肉毒梭菌芽孢不耐高热1001分钟、905分钟、8030分钟即死亡,但702小时仍能存活。第15页/共33页三、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1.四季均可发生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节。2.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制品(发酵豆、面酱、臭豆腐),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3.中毒原因主要是被污染了肉毒毒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食物中毒 及其 控制 技术 任务 病毒 介导食源性 食品 卫生学 细菌 指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