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竹里馆四首古诗赏析.pptx
《七下竹里馆四首古诗赏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竹里馆四首古诗赏析.ppt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下竹里馆四首古诗赏析七下竹里馆四首古诗赏析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第1页/共51页 王维王维,字,字摩诘摩诘,唐代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右丞”,外号,外号“诗佛诗佛”。其。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王孟”。第2页/共51页诗歌特色苏轼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味摩诘之诗,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观摩诘;观摩诘之画,之画,画中有诗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王维以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
2、称。王维的诗有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擅长的也是田园诗田园诗。第3页/共51页崇信佛教,晚年专诚奉佛精通诗、画以山水诗成就为最唐,王维(701761),字摩诘诗佛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孟”第4页/共51页注释: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2.啸: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3.深林:指“幽篁”。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王维第5页/共51页译文译文: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第6页/共51页诗歌鉴赏 此诗写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独坐”、“弹琴弹琴”、“长啸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
4、情雅闲情雅致致。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泊的心情。第7页/共51页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第8页/共51页赏析诗句第9页/共51页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境。“独坐”、“弹琴”“长啸”。第10页/共51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修辞角度:修辞角度:修辞角度:修辞角度:运用反衬,以动衬静,以弹
5、琴长啸反衬运用反衬,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运用反衬,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运用反衬,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月夜竹林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月夜竹林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月夜竹林的寂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炼字角度炼字角度:“独独”是是“独自独自”的意思,诗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用弹琴、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用弹琴、长啸来陶冶情操,表达了诗人宁静淡长啸来陶冶情操,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泊的心境。第11页/共51页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
6、独特的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第12页/共51页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第13页/共51页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第14页/共51页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来反衬。弹琴复长啸第15页/共51页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第16页/共51页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满洛城。此夜曲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故园情?园情?李白李白第17页/共51页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太白,号
7、青莲居士,又号又号“谪仙人谪仙人”。中国唐朝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仙”之称。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昌隆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泣鬼神神”。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第18页/共51页李白李白,中国唐代伟大的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浪漫主义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诗仙”,与,与杜甫并称为杜甫并称为“大大李杜李杜”。(小李杜为李商隐。(小李杜为李商隐和杜牧
8、)终身不得志,在其和杜牧)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来积极向上的精神。第19页/共51页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735)李白游洛阳)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思乡之情。之情。第20页/共51页积累,解释重点字词。积累,解释重点字词。玉笛:玉笛:精美的笛。精美的笛。暗飞声: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春风: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和的气氛等
9、引申涵义闻:闻:听听;听见。听见。故园:故园:指故乡,家乡。指故乡,家乡。第21页/共51页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玉笛暗飞声,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折杨柳曲调,曲调,何人不起故园情。何人不起故园情。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第22页/共51页1 1、诗歌首句中的诗歌首句中的诗歌首句中的诗歌首句中的“暗暗暗暗”字有何妙处?字有何妙处?字有何妙处?字有何妙处?三、合作
10、探究三、合作探究 “暗暗”是隐隐约约、断断续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写出笛声的飘渺旷远,续的意思,写出笛声的飘渺旷远,烘托夜的寂静,表达了诗人闻笛烘托夜的寂静,表达了诗人闻笛的孤寂,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孤寂,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另一方面照应了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谁家”,让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产生无限遐想.第23页/共51页“散散“是散入,准确的表现了笛是散入,准确的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少旅人的情思旅人的情思。“满满满满”遍布,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遍布,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遍布,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遍布,这是作者主观的夸张,写出笛声无
11、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浓思乡之浓思乡之浓思乡之浓。2 2、赏析、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中中“散散”“满满”字的妙处。字的妙处。第24页/共51页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悠扬的笛声飘入耳何而来的一曲悠扬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阳城的每一个角落。3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的画
12、面。第25页/共51页“柳柳”和和“留留”是谐音,古人往是谐音,古人往往用往用“折柳折柳”送别,有挽留、不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折柳”应应是一首曲子,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意。4 4、诗中、诗中“折柳折柳”的寓意是什么?的寓意是什么?第26页/共51页“折柳折柳折柳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折折折柳柳柳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曲
13、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情是听到情是听到情是听到“折柳折柳折柳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曲的笛声引起的,曲的笛声引起的,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可见可见可见“折柳折柳折柳折柳”是本诗的关键。是本诗的关键。是本诗的关键。是本诗的关键。5 5、你是否同意、你是否同意“折柳折柳”二字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第27页/共51页从从“故园情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诗表达
14、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6 6、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样的情感?第28页/共51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思念之情7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29页/共51页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抒发了抒发了抒发了作者客居作者客居作者客居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
15、声引起的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思乡思乡思乡之情,之情,之情,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扣紧一个扣紧一个扣紧一个 闻闻闻闻 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合理合理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
16、又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第30页/共51页思乡的诗句思乡的诗句1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谁家。王建王建王建王建(唐唐唐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2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王湾王湾王湾 (唐)唐)唐)唐)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3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杜甫杜甫杜甫(唐唐唐唐)春望春望春望春望4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下竹里馆四首 古诗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