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docx
《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本文旨在分析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及多基因遗传模型,通过对122份大麦自交系和三代杂交系的67个可分离的单倍体的研究,首先利用第一步关联分析法进行关联性筛选,以有效检测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显著性QTL。然后,将显著性QTL进行多基因遗传模型的分析整合,进而分析出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基因,得出一系列有用的结论。本研究主要研究了影响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要基因,并通过综合分析显著筛选出了202条显著性QTL,其中133条位于大麦基因组上,其QTL强度约为10%,其功能被明确为籽粒淀粉含量和大麦籽粒形状及大小。此外,研究发现,经过整合分析,4条QTL位点合并
2、为3个地块,其贡献了32.1%的籽粒淀粉含量的表型变化,而2条QTL则合并成1个地块,贡献了大麦籽粒的平均体积。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要结论是,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表现受到三个多基因遗传模型的共同影响,即显著性QTL,杂合型表型和籽粒形态及大小,其中籽粒淀粉含量最为显著。最后,综合以上结果,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分析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我们进行了开放性计划间分析,以了解大麦籽粒淀粉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总谱成分对于揭示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是有帮助的,其中总谱成分的数量与籽粒淀粉含量的变化越大,其变化就
3、越显著。此外,本研究还利用普通可重复测量模型(RM-MME),基于不同植株属性分析了总谱空间与籽粒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淀粉含量与大麦植株的属性,如籽粒形状、大小和植株体积等存在着某种相关性,而这些因素又可能是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要遗传机制之一。因此,本研究表明,多基因遗传模型可以有效的揭示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而且开放性计划间分析和普通可重复测量分析可以为此提供更进一步的证据。有了了解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就可以更好地实施基因育种,以改善大麦籽粒淀粉含量,提高大麦品质,有助于达到更高的面粉产量。总之,本研究利用关联性分析、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开放性计划间分析和普通可重
4、复测量分析等方法,对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了4条QTL位点、2条QTL位点以及总谱成分及植株属性与籽粒淀粉含量存在着正相关,可能是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主要遗传机制。同时,也探讨了在改良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育种中如何利用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该研究为未来改善大麦籽粒淀粉含量的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本文的局限性也必须指出,在实际的育种中,由于自交系数量有限,并且数据的充分性不高,还不能准确的预测大麦品质和产量,因此研究深度和广度尚有待提升。同时,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有限,未来将采用计算遗传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讨大麦品质、产量和籽粒淀粉含量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麦 籽粒 淀粉 含量 基因 多基因 遗传 模型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