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6讲 人与环境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6讲 人与环境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6讲 人与环境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36讲人与环境讲人与环境考点一考点一 人类影响环境人类影响环境考点二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总总纲纲目目录录高考再现高考再现考点一人类影响环境考点一人类影响环境1.人口增长人口增长(1)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密切相关。(2)人口自然增长发生的前提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人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特点a.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b.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4)人口增长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b.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c.环境污染加剧等。(5)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a.继续控制 人口增长。b.加大保护 资源和环境的力度。c.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d.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e.推进 生态农业。2.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成因(2)特点:全球性。(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2.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3.造成地
3、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4.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5.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6.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该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7.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8.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先增加的原因是,后下降的原因是。(2
4、)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3)人口膨胀最后(填“会”或“不会”)导致地球毁灭。答案答案(1)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壤,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继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3)不会解析解析(1)随着人口增长,粮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先增加的原因是人口增长初期,劳动力增加,开垦土壤,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后下降的原因是人口继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耕地退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人口数量最终急剧下降的原因有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大量死亡
5、。(3)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考向一人口增长的相关曲线考向一人口增长的相关曲线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环境容纳量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答案 C解析解析由图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A正确;环境容纳量与环境有关,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也会随之变化,B正确;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
6、高于环境容纳量(图、),最终还是会降下来,C错误;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D正确。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BD)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B.产生曲线b与曲线a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解析解析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A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曲线b(“S”型增长)的差别主要在于
7、环境阻力不同,B正确;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如图中曲线c,C错误;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左右,D正确。归纳拓展归纳拓展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污染物的总量增加。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
8、使资源减少。3.(2018江苏泰兴质检)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考向二环境污染实例考向二环境污染实例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由图可知,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错误;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
9、得DO值不断增加,C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正确。4.“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赤潮发生时水体表现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量降低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解析解析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
10、象。大量赤潮生物聚集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发生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量含氮有机物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水,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若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技能提炼技能提炼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若较高营养级生物
11、的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可持续发展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二、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二、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1.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2.2.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
12、形式多样的食物、药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实用意义的价值(如冬虫夏草、人参是名贵的中药材,蚕丝、麻、棉作为纺织原料),以及有旅游、科学研究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2.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能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起调节功能等方面的价值。3.潜在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但可能存在的价值。四、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四、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1.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2.环境污染;3.外来物种的入侵;4.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意义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和意义1.1.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2.2.意义
13、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对生物 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 稳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 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六、人类可持续发展六、人类可持续发展1.1.概念概念:是指既能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能 保护环境,且不危及后代生存发展的发展模式。2.2.观念的核心观念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在 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健康地发展,鼓励对环境有利的生产与建设,提倡用包括保护 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多项指标去衡量发展。1.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2.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3.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14、体现了其间接价值。()4.眼睛退化的“盲鱼”可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5.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6.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7.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8.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1)图1中
15、代表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代表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代表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3)图2中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是地雀间的差异,原因是二者未产生,应属于同一物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是地雀间的差异,原因是。答案答案(1)遗传物种生态系统(2)直接(3)A与B生殖隔离C与A、B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解析解析(1)图1中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2)蒲公英可以作为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6讲 人与环境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江苏 专用 高考 生物 复习 36 环境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