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22讲.pptx
《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22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Ⅱ 第八单元 第22讲.pptx(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n 时空坐标n 知识主线线索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线索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
2、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线索线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1.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
3、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考纲要求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第22讲讲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解体一、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解体1.表现: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2)农产品大量出口,商品化程度加深。2.影响(1)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的 发生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社会结构精微点拨精微点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双重影响(1)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2)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
4、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1.背景(1)清政府内外交困。(2)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口号:“”“求富”。4.内容(1)军用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 ;1865年,李鸿章创办_。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2)民用工业:1872年,轮船招商局;1881年,开平煤矿。(3)近代教育:京师同文馆。(4)近代海军: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1)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对我国早期的 起到推动作用。现代化巧思妙记巧思妙记洋务运动三、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三、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5、1.产生(1)原因:19世纪70年代前后,受 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2)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外资企业2.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 的热潮。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的运动。(3)表现:涌现出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等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实业救国概念阐释概念阐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
6、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3)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
7、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影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式: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
8、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传统行业的变化。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传统行业的变化。材材料料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方鸿铠、黄炎培等修纂川沙县志主要信息主要信息:_n
9、 获取材料信息答案传统手工行业破产,大量从业者被迫转向近代企业谋生。n 命题材料源1.19世纪中期中国的原材料输出世纪中期中国的原材料输出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长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发发现现问问题题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命命题
10、题角角度度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评价和认识。2.新式纺织厂冲击下的手工织布业新式纺织厂冲击下的手工织布业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发发现现问问题题手工织布
11、的“顽强生命力”反映出自然经济在解体过程中的“顽固”和在当时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命命题题角角度度近代工业化对农村生产的影响;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影响。考点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
12、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3)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
13、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分分析析下下面面的的史史料料,论论证证轮轮船船招招商商局局在在促促进进中中国国早早期期现现代代化化进进程程中中的的积积极极作用。作用。史史料料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n
14、史由证来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论证:论证:_答案 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直通高考 学学会审选择题会审选择题(2017课标全国,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
15、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弄弄清清题题意意题干材料的内容是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相关知识点为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要求分析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技技巧巧运运用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筛选出正确选项。材料未体现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降低开平煤矿的土煤出口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但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项。难难点点辨辨析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D项。材料中的减税措施仅是煤矿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的稳健发展。对于题目选项中的一些绝对性的表述要注意辨
16、析,这是排除该选项的关键。答答案案正正解解A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企业开平煤矿的土煤税重,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以及与列强煤矿业的竞争,李鸿章奏准降低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出口税,有利于减轻该企业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研析考情考向全国卷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7全国,28全国,282016全国,28全国,282015全国,28全国,282014全国,28n 已考视角1.命题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的生产方式命题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的生产方式(2017课标全国,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第八单元 第22讲 必修 第八 单元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