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new.ppt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new.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研究生掌握内容空气洁净度颗粒物污染通风与换气光照噪音病原微生物居住环境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影响垫料、饲料、饮水器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环境控制的重要性基因型发育环境表现型周围环境演出型自然界的动物四处活动以选择舒适生活环境。实验动物长时间甚至终生被限制在极其有限环境范围内生活,环境为实验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实验动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标准实验,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动物性状的表现决定于多种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结果。遗传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基础。个体发育中,基因作用表现离不开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动物正常发育实验动物正常发育不仅需要完善的
2、一组基因,更需要正常的环境。不仅需要完善的一组基因,更需要正常的环境。RUSSELL于1959年就提出,动物的基因型(Genotype)受发育环境(胚胎期和哺乳期)影响而决定其表现型(Phenotype),表现型又受动物邻近环境(包括培育环境和实验场所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出现不同演出型(Dramatype)。环境条件改变促使动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形成基因变异或突变环境对遗传稳定性十分重要。动物实验各种反应表达公式:R=(A+B+C)D+E:R=实验动物总反应;A=动物种共同反应;B=品种及品系特有反应;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D=环境影响;E=实验误差。A、B、C属于遗传因素,D表示环境因素
3、,与动物的总反应呈正相关。尽量减少D的变化,排除实验处理以外影响:没有环境控制就没有实验动物。环境因素的分类环境因素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两类:外环境为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场所外的周围环境。外环境质量高低可直接影响到内环境-要充分重视对外环境控制;实验动物内环境主要指实验动物饲育和实验场所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噪音、气流速度、洁净度、光照和有害气体等。环境中微生物控制尤为重要。环境因素分外五个方面: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理化因素:O2,CO2、粉尘、嗅味、噪音、照度、杀虫剂、消毒剂、有害化学物质等。居住因素:房舍、饲养笼具、垫料、给食器、供(给)水器等。营养因素:饲料、水、添加剂(蛋白质
4、、矿物质、维生素等)。生物因素:动物饲养密度、微生物、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复杂,各种环境因素共存,环境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实验结果是多因素联合作用。实验动物环境对动物有“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作用,实验动物环境控制原则是充分利用和创造那些对实验动物有利因素,消除和防止有害因素。各种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动物种类与品系不同,对环境要求有所差异。哺乳动物类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其环境因素很多(营养因素在动物营养学科)。温度:一定温度范围内,哺乳类动物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生理调节机能。温度变化过大、过急,实验动物难以适应,出现生殖、泌乳、机体抵抗力、生长、形态、新陈
5、代谢、实验反应等方面改变。较高温度条件下,除灵长类实验动物借助高度发达的汗腺机能而提高蒸发散热量来维持体温正常外,其余实验动物汗腺均不发达或无汗腺,超出限定温度情况下很难维持体温恒定。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常导致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泌乳能力下降;温度高出标准时对雄性动物影响更大,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能力下降。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动物行为和生理机能,温度变化还影响动物正常规律、摄食量和饮水量。9-10周龄ICR小鼠置10-30OC气温环境下观察生理反应,随着气温升高,小鼠脉搏、呼吸数和发热量呈直线下降,气温左右生理实验结果。环境温度与小鼠脉搏数、呼吸数、发热量的关系(山内高桥)环境温度与小鼠脉搏数、呼吸
6、数、发热量的关系(山内高桥)温度温度 数量数量 平均平均 心跳数心跳数 17 15 752.1/min 23 14 907.5/min p0.01 29 14 828.9/min呼吸数呼吸数 16 13 285.7次次/min 22 12 207.3次次/min 28 11 150.7次次/min发热量发热量 10 5 0.85kcal/h/只只 p 0.01 25 6 0.61kcal/h/只只 30 5 0.62kcal/h/只只动物实验中,因环境温度改变使实验产生不同结果。不同温度条件下,药品对实验动物毒性有较大差异。不同气温条件下,同一药品对实验动物LD50差别可达数倍。两种环境气温内
7、对药物两种环境气温内对药物LD50(mg/kg)的影响)的影响 药物药物 26.7 OC 15.5 OC笨异丙胺笨异丙胺 90.0 187.0盐酸脱氧麻黄碱盐酸脱氧麻黄碱 33.2 111.0麻黄碱麻黄碱 56.5 477.1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实验条件相对稳定,屏障系统控制在18-26OC之间。湿度空气中湿度是指大气中水分含量,每立方米实际含水量(g)表示,称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水量占同等温度下饱和含水量百分比值,称相对湿度。相对温度对动物机体热调节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与体温接近时,动物通过蒸发作用来放散热体,环境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高温、高湿),动物体蒸发受到抑制,易引起代谢紊乱,动物
8、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高湿情况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繁殖,垫料与饲料易发生霉变,对动物健康不利。低湿情况下,大、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乳或吃仔鼠现象,甚至仔鼠发育不良;低湿使室内灰尘飞扬,容易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饲养室内相对湿度低于40以下,大鼠容易发生环尾病(Ringtail)。一般饲养室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505为实验动物最佳相对湿度。世界各国对实验动物环境相对湿度规定标准值一般为4070。光照光照对实验动物生理机能有重要调节作用。光线刺激通过视网膜和视神经传递到下丘脑,经下丘脑介导,产生神经激素,以控制垂体中促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光线对实验动物影响主要表
9、现在生殖生理和行为活动。光对动物生殖系统是一个强烈刺激源,起定时器作用。机体基本生化和激素节律直接或间接与每天明暗周期同步。生殖过程中,利用人工控制光照,可调节整个生殖过程,包括发情、排卵、交配、分娩、泌乳和育仔等。持续黑暗条件下可抑制大鼠生殖过程,使卵巢减轻;持续光照,则过度刺激生殖系统,产生连续发情,大、小鼠出现永久性阴道角化,多数卵泡达到排卵期,不形成黄体。光照过强会导致雌性动物做窝性差,甚至出现吃仔和哺乳不良现象。光照对动物角膜影响:强光照射出现视网膜退行性变化,白色大鼠在540980Lux照度下,持续65d,其角膜完全变性。现代实验动物管理过程,均采用人工照明,光源分布合理,使饲养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动物 屏障 环境 控制 new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