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3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3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3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313讲讲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知识1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知识2 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受精作用与遗传 的染色体学说知知识识梳梳理理考点一 配子的形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考点二 配子的种类分析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考考点点突突破破知识知识1 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一、染色体一、染色体教材研读1.染色体由着丝粒、长臂和短臂三部分组成。2.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三种类型:端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特有的细胞分裂
2、方式,在该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其结果是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及图像(以哺乳动物精原细胞为例)时期图像主要特征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M)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M)中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每两个未分开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与从细胞相对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M)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3、减数第二次分裂(M)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为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知识知识2 2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受精作用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受精作用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一、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1.精子的形成精子的形成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1)卵细胞的形成经历了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卵细胞一经形成,不需要变形。(3)一个卵原细胞能产生一个卵细
4、胞和三个第二极体,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四个精细胞。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根据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或平行关系),科学家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学说。2.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解释: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表现为自由组合。1.(2017浙江11月选考,22,2分)二倍体生物(2n=
5、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A.该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B.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C.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D.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解析解析该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该细胞有6条染色体,与体细胞的相同,B正确;为一个染色体组,含有该生物的一套遗传物质,C正确;图中基因g可由基因G突变而来,D正确。2.(2017浙江4月选考,23,2分)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乙时期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
6、含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NA聚合酶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解析解析乙时期包括G2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期,丙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丙时期的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到乙的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进而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正确;乙到丙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正确;丙时期着丝粒已经分裂,D错误。3.(2016浙江4月选考,25,2分)两种高等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如下,其中3个来自同种生物,则来自另一种生物的是(D)解析解析A项、C项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后期,B项的细胞处于
7、减数分裂后期,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知:这3个细胞来自同种雌性生物,B项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A项、C项细胞均是第一极体;D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与前三项不同,应来自另一种雌性动物,是次级卵母细胞。4.(2016浙江10月选考,23,2分)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C)A.该细胞处于后期,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B.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C.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D.该细胞可能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前期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后产生的解析解析本题结合减数分裂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交叉互换及
8、变异的细胞学基础。首先根据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每一极均有一组染色体判断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然后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和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判断该变异可能是间期的基因突变或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因此在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或Ab。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9、来自母方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二倍体,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A.B.C.D.解析解析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符合题意。考点一配子的形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考点一配子的形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一、配子的形成一、配子的形成考点突破1.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以哺乳动物为例以哺乳动物为例)精子卵细胞产生部位睾丸卵巢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等
10、大)4个精细胞是否变形4个精细胞4个精子不需变形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两次分裂都均等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第一极体分裂均等,其他分裂皆不均等分裂结果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生殖细胞)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生殖细胞)(消失)相同点(1)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的过程是一样的,表现在:染色体都是在减前的间期复制的减时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时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产生的子细胞数目都是4个,且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知能拓展知能拓展(1)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
11、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因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不是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只要联会,不管大小、形状是否相同,都是同源染色体。(2)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3)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以二倍体生物为例):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极体等。(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又减半。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精(卵)原细胞减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初级精(卵)母细胞前期(同源
12、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次级精(卵)母细胞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精(卵)细胞易混辨析易混辨析1.染色质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的同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所形成的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它们的关系图解如下:项目染色质染色体形态染色体数1111含DNA分子数1221染色单体数0220通常在计数的时候,即使是呈染色质状态也称为染色体。2.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1)同源染色体概念:同源染
13、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性染色体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示意图中经常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的两条染色体。存在形态:可以是染色体状态或染色质状态,可以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无姐妹染色单体。如图:或或或,都可表示同源染色体。(2)四分体概念: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存在形态:(以染色体的形态存在)存在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也特称为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内部发生交叉互换的是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中不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分析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分析(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3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及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417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