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教育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 运动和力(教育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运动和力(教育精.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运动和力运动和力重点梳理与归纳重点梳理与归纳考点考点1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1)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根据需要和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取“地球”或“地面”;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参照物一般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参照物必须是可
2、以看到的作为对比的物体,不能选择“东方”“天空”等作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时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2)相对静止: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也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的.4.运动的多样性: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考点考点2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单位时间比路程.2.速度:(1)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通过的路程
3、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比,叫做速度,用符号v表示.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2)速度公式:v v=s s/t t(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3)速度的单位:国际主单位m/sm/s,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 s内通过的路程是1 m.常用单位km/hkm/h,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 h内通过的路程是1 km.单位换算:1 1 m/sm/s=3.6 km/h=3.6 km/h.3.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
4、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4.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段路程上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5.两种描述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1)路程时间图像,简称路程图像(图1-8-1a).(2)速度时间图像,简称速度图像(图1-8-1b).注意: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如何从图像中,读出速度和路程有多大.考点考点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一一切切物物体体在在没没有有受受到到外外力力作作用用时时,总总保保持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一切物体”说明定
5、律对所有物体都普遍适用.(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3)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就保持静止状态,原来是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来的,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物理学中把这种推理方法叫做“理想实验法”.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1)惯惯性性是是物物体体的的一一种种属属性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固、液、气”状态的物体;任何情况是指无论“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是否受力和受力大小等”情况.(2)惯性不是力,惯性是
6、性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三要素.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惯性只有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不能说“惯性力”“惯性的作用”.(3)惯性反映的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改变.(4)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和运动的速度无关.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状态不变的惯性.3.生活中常见的惯惯性性现现象象:汽车启动与刹车时人的歪倒现象、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跳远助跑、司机与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等.4.防防止止惯惯性性带来危害的措施:系安全带、不要超载、超速、保持车距等.考点考点4 4平衡
7、力平衡力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2.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几个力为平衡力.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或者说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作用用在在同同一一个个物物体体上上;大大小小相相等等;方向相反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相同点: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平衡力的判断:先看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再看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8、一条直线上.(4)常见的几对平衡力:放在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重力与支持力;用绳子吊着的物体:重力与绳子的拉力;用手抓着的物体:重力与摩擦力;压在墙壁上的物体:重力与摩擦力;水平匀速运动的物体:a.水平方向上拉力与摩擦力;b.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支持力;竖直匀速下落的物体:重力与阻力.(5)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平衡力的合力为零.考点考点5 5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和力的关系1.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既不能保持静止状态也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3.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9、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中考真题再现与预测中考真题再现与预测考点考点1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考题再现考题再现1.(2014广东)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行李架上的物体以_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_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2.(2011广东)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火车车厢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等于等于汽车(或车厢的坐椅)汽车(或车厢的坐椅)路边的树木(或房屋)路边的树木(或房屋)A考题预测考题预测3.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
10、,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4.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A考点归纳考点归纳本考点的常考角度有:1.参照物的选择和判断:解答有关参考物问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1、.2.正确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考查重点是参照物及其选择.考点考点2 2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考题再现考题再现1.(2015广东)已知小汽车的总质量为1 500 kg,该车以30 m/s的速度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80 s,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6倍(g=10 N/kg),求小车行驶的距离.小车行驶的距离小车行驶的距离s=vt=30 m/s180 s=5 400 m.2.(2013佛山)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三水,休息0.5 h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运动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