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1-桩基.ppt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1-桩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1-桩基.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4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职业学院4.1 地基和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目录4.2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4.3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4.4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事故4.5 保温隔热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4.1 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建筑要求有可靠的整体稳定性;有可靠的整体稳定性;1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2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值、水平在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值、水平位移及不均匀沉降差满足某一定值要求。位移及不均匀沉降差满足某一定值要求。3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建筑要求建
2、筑物荷载的作用产生沉降、水平位移和不均匀沉降 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使用,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是倒塌。是倒塌。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建筑要求预制桩静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锤击沉管夯扩桩振动沉管灌注桩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查方法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查方法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桩身质量
3、差桩身质量差桩身偏移过大桩身偏移过大桩接头破坏桩接头破坏桩头打碎桩头打碎断桩断桩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现现象象桩几何尺寸偏差大,外观粗糙,施打中桩身破坏。桩几何尺寸偏差大,外观粗糙,施打中桩身破坏。原因原因(1)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和原材料不符合要求。(3)钢筋骨架制作不符合要求。(4)桩身模板差,不符合规范要求。(5)浇筑顺序不当和浇捣不密实。(6)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良或龄期不足。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1.桩身质量差桩身质量差防防治治措措施施(1)预制桩混
4、凝土等级不宜低于C30。(2)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配置。(3)钢筋骨架尺寸、形状、位置应正确。(4)混凝土浇筑顺序必须从装顶向桩尖方向连续浇筑,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5)桩在制作时,必须保证装顶平整度和桩尖隔离层有效。(6)按规范要求养护,打桩时混凝土龄期不少于28d。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1.桩身质量差桩身质量差现现象象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偏移超过规范要求。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偏移超过规范要求。场地松软和不平使桩机发生倾斜;控制桩产生位移;沉桩顺序不当
5、,土体被挤密,邻桩受挤偏移或桩体被土抬起;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产生轴线偏移和轴线弯曲;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使桩尖挤向一侧。原因原因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2.桩身偏移过大桩身偏移过大防防治治措措施施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在1/200(即0.5%)桩长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在饱和软土施工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采取必要地排水措施,以减少对
6、邻桩的挤压偏位;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沉桩前,桩位下得障碍物务必清理干净,发现桩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2.桩身偏移过大桩身偏移过大现现象象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原因原因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物、雨水等;焊接质量差,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缝薄弱处脱开;采用硫黄胶泥接桩时,硫黄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
7、,在锤桩作用下产生开裂;采用焊接或法兰螺栓连接时,连接铁杆不平及法兰平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不紧。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3.桩接头破坏桩接头破坏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采用硫黄胶泥接桩时,胶泥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后再重新拧紧当接桩完毕后,应再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黄胶泥开裂等病害现象,如有发
8、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4.1.1 桩基础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3.桩接头破坏桩接头破坏现现象象预制桩在受到锤击时,桩头处混凝土碎裂、脱落,桩顶钢筋外露。混凝土强度偏低或龄期太短;桩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网片位置不准;桩顶面不平,处于偏心冲击状态,产生局部受压;桩锤选择不当,锤小时,锤击次数太多;锤大时,桩顶混凝土受锤击力过大而破碎;桩帽过大,桩帽与桩顶接触不平原因原因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桩头打碎桩头打碎防治措
9、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养护期不宜少于28天;桩顶处主筋应平整(齐),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护层厚度一致;桩制作时,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不能过大,以3cm为宜,沉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用三角尺检查桩顶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能使用或经处理(修补)后才能使用;根据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用桩锤,严格控制桩锤的落居,遵循“重锤低击”的原则,严禁“清锤高击”;施工前,认真检查桩帽与桩顶尺寸,桩帽一般大于截面周边2cm;发现桩头被打碎,应立即停止沉桩,更换或加厚桩垫。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
10、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桩头打碎桩头打碎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或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桩在堆放(搁置)、起吊、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定要求,产生裂缝,再经锤击而出现断桩;接桩时,上下节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而产生弯曲,或焊接不足,在焊接质量差得部位脱开;桩的细长比过大,使沉桩遇到障碍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采用桩架校正桩的垂直度,使桩身产生弯曲。原原因因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5.断桩断桩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制桩时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有
11、关验评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养护期和正确的养护方法。(2)堆放、起吊、运输中,应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当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3)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5)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步沉桩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6)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
12、人员共同处理。防治措施防治措施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5.断桩断桩沉桩结束时,桩端入土深度、贯入度等指标不符沉桩结束时,桩端入土深度、贯入度等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合设计要求。现现象象(1)勘探资料不准,设计选择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不当,或设计错误。(2)桩锤选择不当。(3)沉桩顺序不当(错误),如采用四周往中间打,中间土被挤密后,导致沉桩困难。(4)桩头破碎或桩身断裂,致使沉桩不能正常进行。原原因因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
13、防治6.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1)核查地质报告,必要时应补勘。(2)正式施工前,先打2根试桩,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结合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和沉桩顺序。(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桩顶击碎和桩身断裂。(4)遇硬夹层时,可采用钻孔法钻透硬夹层,把桩插进孔内,以达到设计要求。防防治治措措施施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4.1.1 桩基础一一.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预制桩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6.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沉桩位移超出规范要求。沉桩位移超出规范要求。现现象象原因原因 (1)桩机定位不准,在桩机移
14、动时,由于施工场地松软,致使原定桩位受到挤压而产生位移。(2)地下障碍物未清除,使沉桩时产生位移。(3)桩机不平,压桩力不垂直。4.1.1 桩基础二二.静压桩静压桩1.桩位偏移桩位偏移4.1【地基与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1)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适当处理,增强地耐力;在压桩前,应对每个桩位进行复验,保证桩位正确。(2)在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混凝土基础等清理干净,如果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明显偏移,应立即拔出(一般在入土3m内视可以拔出的),待重新清理后再沉桩。(3)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桩机平整,不能桩机未校平,就开始施工作业。(4)当施工中出现明显偏位时,应当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质量 通病 控制 桩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