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3讲 ATP、酶与物质运输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3讲 ATP、酶与物质运输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3讲 ATP、酶与物质运输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1.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a)。2.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b)。4.扩散和渗透的过程(b)。5.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因(b)。6.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b)。7.胞吞和胞吐(a)。8.酶的发现过程(a)。9.酶的本质、特性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b)。10.影响酶作用的因素(c)。考纲要求内容索引梳理核心要点排查易混易错热点考向探究01梳理核心要点SHU LI HE XIN YAO DIAN1.从ATP结构简式理解其组成图中所示序号分别表示为:;。C、H、O、N、P腺苷核糖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高能磷酸
2、键腺苷ADP(腺苷二磷酸)提醒(1)ATP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一种储能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2)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应依赖于ATP与ADP间快速转化。(3)ATP合成时可产生水,ATP水解时需耗水。2.牢记与ATP产生和消耗有关的细胞结构及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质膜消耗ATP:主动转运、胞吞、胞吐细胞溶胶产生ATP:_叶绿体产生ATP:;消耗ATP:碳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ATP:需氧呼吸的 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_细胞核消耗ATP:等细胞呼吸糖酵解阶
3、段光反应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转录3.熟记酶的相关知识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核糖体或细胞核双缩脲试剂催化提醒有关酶的6个误区(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进而引申为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实际上,凡是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3)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4)误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5)误认为“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实际上
4、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且低温处理后再回到最适温度条件下,仍具有高效催化性。(6)误认为“过氧化氢酶和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原理相同”,实际上过氧化氢酶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加热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得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态。4.理清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3类曲线(1)酶的特性的曲线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 。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 。高效性专一性(2)各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分析图3和图4可知,温度或pH通过影响 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分析图5可知,OP段的限制因素是 ,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 。酶的活性底物浓度酶浓度提醒(
5、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本尼迪特试剂,不能选用碘碘化钾溶液,因为碘碘化钾溶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试剂宜选用碘碘化钾溶液,不应该选用本尼迪特试剂,因为本尼迪特试剂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另外在酶溶液和反应物混合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3)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底物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4)在酶的最适pH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然后
6、再将同一pH条件下处理的底物和酶液混合,而不能把酶加入反应物中后,再加入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5)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为无机催化剂;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时,对照组应为不加催化剂;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既可用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底物,也可用不同酶作用于同一底物。5.利用实例直接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运输方式实例扩散水(渗透)、气体(如O2、CO2等)、脂溶性物质(如甘油、脂肪酸、乙醇、性激素等)的跨膜转运_复极化时K外流、去极化时Na内流等_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离子等胞吞、胞吐化学递质的释放、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细胞碎片等核孔运输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易化扩散主动转运6.“四看法”判
7、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胞吞或胞吐扩散或渗透被动转运7.根据曲线图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扩散或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提醒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6点提醒(1)各种离子和脂溶性差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如果顺浓度梯度转运则为易化扩散,如果逆浓度梯度转运则为主动转运。例如,K由组织液进入神经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2)跨膜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动力来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不但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3)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但不一定都会消耗能量,如易化
8、扩散中载体蛋白形状的变化。(4)胞吞和胞吐是借助膜的融合完成的,其动力来自ATP供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理解原理,掌握影响因素:O2浓度是通过影响细胞需氧呼吸速率来影响物质转运中的能量供应,但O2浓度为零时,厌氧呼吸也能为其提供能量;温度可影响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物质的转运速率。(6)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转运实现的,都具有选择性。02排查易混易错PAI CHA YI HUN YI CUO1.关于ATP及其能量利用的正误判断(1)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2)光合作
9、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3)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的过程是放能反应()提示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是在蛋白酶、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该过程既不吸能也不放能。(4)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5)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可以产生ATP()(6)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7)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8)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提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部分葡萄糖会发生厌氧呼吸,其与安静时(只进行需氧呼吸)生成ATP的量不相等。(9)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
10、同一种物质()(10)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肉改变形状是放能反应()2.有关酶及其相关实验的正误判断(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提示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2)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3)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又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4)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提示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但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提示酶与底物溶液应分别保温达到相应温度后再混合。(6)RNA聚合酶能够识别R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 第3讲 ATP、酶与物质运输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浙江 专用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细胞 代谢 ATP 物质 运输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443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