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4 酶与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4 酶与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4 酶与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4酶与ATP考点考点1酶酶一、酶的作用与本质一、酶的作用与本质1.酶的作用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2.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酶的催化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意义: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知识清单3.酶的本质(1)酶的本质与概念(2)试剂检测法鉴定酶的本质二、酶的特性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a、b酶的催化具高效性;a、c酶具有催化作用。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
2、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1)物理模型“锁和钥匙学说”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A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2)曲线模型: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A可催化该反应,即酶具有专一性。3.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1)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受到影响。(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性失
3、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3)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2)乙图:
4、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名师点拨(1)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不同。对于同一个细胞而言,在不同的时期或生理状态下,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改变。(2)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活性不同。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例例1(2016广西玉林高中期末,12)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该过程为吸能反应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C.图乙中若
5、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曲线温度曲线温度D.图乙中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曲线酶浓度曲线酶浓度解析解析据图甲可知,该物质由两个相同的基本单位组成,乳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A项错误;b是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项错误;因为不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故不能确定曲线的温度的高低,C项错误。答案答案D考点考点2ATP一、一、ATP的结构与功能的结构与功能1.组成元素:C、H、O、N、P。2.分子结构式(1)分子结构式:APPP(简写)。1分子ATP=1分子腺苷(A)+3分子磷酸基团。腺苷=腺嘌呤+核糖。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2)特点:远离腺
6、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出能量,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3.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二、二、ATP与与ADP的相互转化的相互转化1.转化过程(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2)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专用于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2.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ATP:有氧
7、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名师点拨(1)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可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2)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kJ/mol的能量。(3)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只是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及时。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ATP与ADP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4)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
8、: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也都需要消耗水。三、三、ATP产生量与产生量与O2供给量的关系分析供给量的关系分析1.甲图表示大部分细胞中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的关系(1)A点表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2)AB(不含A、B点)段表示随O2供给量增多,细胞有氧呼吸明显加强,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增多,ATP的产生量随之增加。(3)BC段表示O2供给量超过一定范围后,ATP的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ADP、磷酸等。2.乙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
9、胞中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的关系,其ATP来自无氧呼吸,与O2无关。例例2(2016广西南宁高三摸底考试,3)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构成B.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多,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C.动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解析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构成,A正确;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是,ATP在细胞内的转化十分迅速,ATP和ADP在细胞内的含量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
10、的供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B错误;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氢与氧结合生成水,产生大量的ATP,C正确;叶绿体中光反应的场所为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D正确。答案答案B题型题型1曲线分析类曲线分析类辨析有关酶与辨析有关酶与ATP的曲线的曲线1.解答坐标曲线题的“三步曲”2.“归纳法”总结具有专一性的物质(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位点上切割DNA分子。题型突破(2)载体: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协助,不同物质所需载体不同,载体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标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4 酶与ATP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新课 高考 生物 冲刺 复习 专题 ATP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