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天津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生物(天津市选考专用)A A组自主命题组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天津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9天津理综,5,6分)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
2、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答案答案C植物体遭受虫害后可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A正确;由题意可知,多数植物被昆虫蚕食后可启动抗虫反应,而烟粉虱可产生Bt56蛋白抑制植物的抗虫反应以便蚕食植物,说明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抑制Bt56基因的表达可使植物的抗虫反应顺利发生,从而使昆虫数量减少,所以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慢,C错误;Bt56蛋白会抑制植物的抗虫反应,故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以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D正确。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植物的
3、抗虫反应,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从不同角度理解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可以通过不同生物间的种间互助(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或种间竞争(如猎豹与斑马)实现。2.(2016天津理综,3,6分)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答案D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具有全球性,A错误;只统计成虫数量计算出的是成虫的种群密度,B错误;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由于乙捕食甲,因此乙数量的增加使甲种群数量减少,从而使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减少,D正确。易混警示易混警示物质循环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2014天津理综,3,6分)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
5、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答案A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图示两个生态系统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所有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较少,需外界输入大量能量,故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能量。4.(2018天津理综,8,10分)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净初级生产
6、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碳量西黄松生态系统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有机质(g/m2)土壤有机碳(g/m2)净初级生产力*g/
7、(m2年)异养呼吸*g/(m2年)老龄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答案答案(1)恢复力(2)基质360消费者分解者(3)大于不能解析解析(1)生态系统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基质部位被固定,进而被还原形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中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量等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量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碳量,即净初级生产
8、力乘以1平方米(360g/m21m2=360g)。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的碳量,部分通过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3)根据表格可知: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0.037/年;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0.25/年,所以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每年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收”即净初级生产力,“支”即异养呼吸,360390,即“收”小于“支”,所以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易错警示易错警示注意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每年的净初级生产力等于表格中的净初级生产力除以生
9、产者活生物量,而不是表格中的净初级生产力。B B组统一命题、省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考点考点1 1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9课标全国,6,6分)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答案答案A本题以生态系
10、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通过对比不同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分析与判断要素的考查。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羊的数量远少于第一营养级牧草的数量,其数量金字塔为金字塔形,而森林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昆虫的数量远多于第一营养级乔木的数量,其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故A正确,B、C、D错误。2.(2019江苏单科,15,2分)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
11、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答案答案C本题借助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解释、推理能力;通过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等内容的设问,体现了对生命观念中稳态与平衡观的考查。由题意知,锁阳从其依附的小果白刺根部获取营养,说明锁阳与小果白刺为寄生关系,A错误;该地区为生物多样性较低的沙漠地区,故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的固沙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干旱环境对锁阳长期的选择使其
12、产生的适应性突变被保留下来,D错误。方法技巧方法技巧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判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潜在价值是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但可能存在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能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起调节功能等方面的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建材等实用意义的价值,以及旅游、科学研究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3.(2018课标全国,6,6分)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
13、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成分与功能等相关知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趋光性昆虫属于消费者,A正确;黑光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以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也可以探究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C、D正确。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基础判断的形式考查科学思维中的审视与论证素养。知识归纳知识归纳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分为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作为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可以保证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也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
14、稳定。4.(2018海南单科,20,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答案D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错误。5.(2016课标全国,5,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
15、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答案B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而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态系统重新利用,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特点,B错误。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问题设计的形式考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属于社会责任素养的考
16、查。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解题时要注意找到“题眼”,如根据本题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即可采用直选法解题。6.(2016课标全国,5,6分)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答案C根据题意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延长了食物链,使能量消耗的环节(营养级)增加,但没有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D错误;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
17、减少,导致黄雀的食物螳螂的数量增多,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细菌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问题设计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属于分析与结合能力的考查。审题方法审题方法题干信息显示鹰捕食黄雀,所以鹰的迁入延长了食物链。7.(2018课标全国,32,10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
18、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运输完成的。答案答案(1)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主动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活垃圾的处理、物质运输等知识。(1)蚯蚓为异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蚯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2)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需考虑分解者的种类、待分解垃圾的性质以及分解者分解垃圾时所处环境的理化条件等。(3)植物根细胞
19、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等无机盐离子。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三问并列的命题方式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知识,引导考生关注环境保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属于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8.(2018课标全国,31,11分)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
20、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答出两点即可)。答案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2)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
21、食解析解析(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所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2)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且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根据“恐惧生态学”知识可推测,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引入顶级肉食性动物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森林中出现后,会减轻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可能是因为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从而减少了野猪数量,也可能是因为野猪因恐惧该大型肉食性动物而减少了对农作物的采食量。素养解读素养
22、解读本题通过三问并列的命题方式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各营养级生物的变化分析,属于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第(2)小题时,应注意不是顶级肉食性动物直接捕食造成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要根据“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9.(2016课标全国,31,8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答案答案
23、(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分)(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分)(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解析解析(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冻原生态系统中,环境温度低,分解者的数量少且分解能力弱,导致土壤有机物质分解量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3)因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题通过三问并列的命题方式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考查考生针对生物学问题的分析、判断、解释,并作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属于科学的思维素养的考查。评分细则评分细则(1)只要答出关键词“物种数目”“生物种类”
24、即可得2分。回答“个体”“种群”等都不得分。(2)只要回答出关键词“低温、分解作用低”或“低温、分解(降解)酶的活性低”等皆可得3分。错别字不得分。回答“冻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冻原生态系统的成分少”等都不得分。(3)只要答出关键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即可得分。只答“单向流动”不得分。10.(2015课标全国,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
25、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答案(1)2.2头km-22头km-2(每空2分,共4分)(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大于(1分)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1)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50250=2.2(头km-2)。当乙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为K/2,即种群密度为500250=2(头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专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天津 专用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22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保护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5251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