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22 物种与种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22 物种与种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22 物种与种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5考点4考点3考点6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考法1考法2考法5考法4考法3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1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专题二十二 种群和群落01 01 01 01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6.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7.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2命题趋势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考查内容2016全国2015全国2014全国自主命题区域种群的基本特征【55%
2、】全国,31,6分全国,31,4分2016浙江,5,6分2014江苏,26,2分种群密度的调查【25%】全国,5,6分全国,31,2分2016四川,9,1分2016海南,28,2分2016江苏,27,2分2014江苏,26,2分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3命题趋势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考查内容2016全国2015全国2014全国自主命题区域种群数量增长曲线【20%】2016四川,9,1分2015江苏,22,3分2015北京,4,6分2014浙江,4,6分群落的概念、结构及演替【70%】全国,31,2分全国,4,6分全国,6,6分全国,30,11分全国,31,1分201
3、6海南,22,2分2016四川,9,7分2015浙江,5,6分2015北京,4,6分2014江苏,5,2分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41.热点预测本专题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常以情境文字、表格、曲线等多种形式综合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可能出现。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仍将是高考的热点。2.趋势分析预计以文字、曲线、表格等形式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或结合实例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将是命题的一种趋势命题趋势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5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知识体系
4、构建知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考点1种群的基本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名称定义特点或作用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是 种群数量的决定因素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1)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如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利用性外激素
5、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中,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直接降低出生率。(3)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否,不能仅看出生率,应同时考虑出生率和死亡率。知识全通关2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二、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种类:主要包括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知识全通关3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考点2种群密度的调查一、样方法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6、。2.使用范围:植物和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等),同时调查 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 蚜虫的种群密度、跳蝻的种群密度等也可用样方法。3.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正方形或不规则形)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方形或长条状)知识全通关4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二、标志重捕法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被标记个体数占重捕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2.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个体,记数为M重捕,计数为n,其中被标记个体为m计算种群数量N。计算公式为:N
7、M=nm。3.前提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个体的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4.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知识全通关5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考点3种群密度的调查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含义:种群在 理想条件下,即在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其增长率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类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又称为“J”型增长。其曲线如图所示。2.“J”型曲线数学模型(1)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t=N0t。(2)各参数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
8、时间(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知识全通关6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其曲线如图所示。2.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 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1)K值不是一个固定值。(2)影响K值的外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砍伐森林,捕猎,环境污染等。知识全通关7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
9、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2.实验与步骤考点4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知识全通关8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知识全通关9
10、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考点5群落的概念、结构及演替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二、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知识全通关10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表现: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决定分层的外界因素:植物:主要是阳光。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动物分层由植物分层决定。(3)意义:
11、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水平结构(1)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2)决定因素: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3)特点: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知识全通关11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四、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2.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 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
12、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沙丘和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弃耕农田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知识全通关12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和封山育林等。(2)不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
13、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知识全通关13继续学习考点6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研究步骤步骤实施提出问题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制订计划包括四个操作环节:准备及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实施计划准备及取样用 取样器取样(如用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采集小动物诱虫器采集;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的小动物放入试管
14、中观察和分类可借助 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可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小动物名称,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实验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知识全通关14返回目录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2.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1)诱虫器(A图):诱虫器中的电灯是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2)吸虫器(B图):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题型全突破考法1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继续学习 高考
15、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题型全突破1考法综述本考法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在非选择题中,常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以文字叙述或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掌握种群的特征及其含义、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考法指导1.辨析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22.种群的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16、如图所示)3.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明确图示类型模式图 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3统计图曲线图柱形图(2)关注组成特点,准确判断类型: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高考帮生物 专题二十二 种群与群落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4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22 物种与种群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全国 通用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22 物种 种群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