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8讲 变异的来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8讲 变异的来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8讲 变异的来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x(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818讲变异的来源讲变异的来源知识1 生物变异的种类知识2 基因突变知知识识梳梳理理知识3 染色体畸变考点一 基因重组考点二 基因突变考考点点突突破破考点三 染色体畸变 知识知识1 1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的种类一、生物变异的种类教材研读1.不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2.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二、基因重组二、基因重组1.概念概念: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2.类
2、型类型:(1)交叉互换型,发生于减四分体时期。(2)自由组合型,发生于后期。(3)人工重组型:通过基因工程使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DNA重组。3.结果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4.意义意义: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知识知识2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基本知识归纳基因突变的基本知识归纳类别 相关知识概念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诱因 物理因素:射线、激光等;生物因素:病毒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特点
3、(1)普遍性: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多方向性:某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多个等位基因;(3)稀有性: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例如高等动、植物的突变率为10-510-8;(4)可逆性: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也可突变为显性基因;(5)有害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也有中性的结果 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类型(1)形态突变:生物的形态结构的改变;(2)生化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某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3)致死突变:导致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知识知识3 3染色体畸变染
4、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缺失:染色体断片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3)倒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度。(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2.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1)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2)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3)
5、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依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4)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原因:外界条件剧变或内部因素的干扰,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阻碍,以致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受阻,染色体数目加倍。知能拓展知能拓展(1)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断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成,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该生物就是几倍体。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则无论其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2)多倍体形成的原因:低温或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
6、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3)单倍体与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多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4)不要认为所有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绝大多数生物为二倍体,其单倍体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故是高度不育的。但雄蜂能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配子。如果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8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其单倍体也可产生正常的配子,因而是可育的。1.某人染色体上的基因E突变为e导致编码的蛋白质中段一个氨基酸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E基因突变为e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替换B.E基因突变为e基因,e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不会
7、改变C.e基因转录时所需的tRNA数量发生改变D.E、e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解析解析基因突变仅导致一个氨基酸改变,这属于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A错误;任何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均相等,B正确;该突变仅导致一个氨基酸改变,翻译时所需的tRNA数量不发生改变,C错误;若E、e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E、e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后期,若E、e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则E、e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后期,D错误。2.基因重组是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B)A.在R基因中插入了几个核苷酸序列,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含A基因的精子与含a基因的卵细胞的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解析解析R基因中插入了几个核苷酸序列,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自然选择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含A基因的精子与含a基因的卵细胞的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3.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如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类型为(B)A.缺失B.易位C.重复D.倒位解析解析由图可知:由于两条染色
9、体大小及所含片段不同,所以二者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第一条染色体的AB片段与第二条染色体的MNO片段之间发生了交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易位。4.果蝇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理论上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A)A.1/6B.1/4C.1/3D.1/2解析解析一对都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雌、雄果蝇均产生比例相等的2种配子,一种含有1条号常染色体,另一种不含有号常染色体。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理论上F1中含有2条号常染色体的、缺失1条号常染色体的、缺失2条号常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为121。由于缺失2条号常染色体致死
10、,所以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1/31/2=1/6,A正确,B、C、D错误。5.如图的甲、乙为染色体配对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丙、丁是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现象,是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或结果的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图甲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缺失图乙的一条染色体可能有片段倒位图丙会导致染色体片段重复图丁会导致基因重组A.B.C.D.解析解析图甲可表示重复或缺失,图乙表示倒位,图丙表示易位,图丁可表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所以会导致基因重组,D正确。考点一基因重组考点一基因重组一、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发生时间、机制一、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发生时间、机制考点突破重组类型同源
11、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DNA分子重组技术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与受体细胞内基因重组发生机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目的基因经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因重组图像示意二、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二、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类型实质同源染色体变化基因重组基因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等位基因发生交换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12、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知能拓展知能拓展(1)基因重组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2)交叉互换发生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则发生于两对(或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细胞分裂图中的变异类型判断细胞分裂图中的变异类型判断1.“三步曲三步曲”巧断细胞分裂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变异来源巧断细胞分裂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变异来源(1)一辨细胞分裂方式若是有丝分裂,断其来源于基因突变,如图:或若是减数分裂,断其来源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互换重组),如图:或(2)二查变异前体细胞的基因型变
13、异前体细胞基因型已知:若为AA(BB)或aa(bb),断其来源于基因突变;若为Aa(Bb),断其来源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变异前体细胞基因型未知:断其来源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3)三观同源染色体互换的行为甲乙丙若同源染色体互换行为已知:a.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已发生互换,断其为基因重组,如图甲。b.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发生互换,断其为基因突变,如图乙。若同源染色体互换行为未知,断其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如图丙。2.“三步曲三步曲”巧断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巧断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第一步:从突变后基因的字母大小写进行判断:若aaAa,知显性突变,若AAAa,知隐性突变。第二步:从
14、突变性状是否在当代表现进行判断:若突变性状当代表现,知显性突变(aaAa)。若突变性状当代不表现,等到第二代处于纯合状态时才表现,知隐性突变(AAAa)。第三步:从设计的遗传杂交结果不同判断实验:选突变体自交或突变体间相互交配若杂交后代出现野生型,表明突变体为杂合体,知突变为显性突变。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体,表明突变体为纯合体,再让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若后代为突变型,知突变为显性突变;若后代为野生型,知突变为隐性突变。典例典例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造成的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因为
15、基因重组而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解析解析高等动、植物体内基因重组包括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减前期和减后期,A、D正确;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的自由组合造成的,B正确;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是因为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错误。1-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患者的变异是由三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所致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基因互换势必导致基因重组D.
16、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解析解析基因型为XAXa的个体自交,因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子代性状分离,A错误;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畸变所致,B错误;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1-2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A.图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B.图乙细胞由于进行DNA复制解开双螺旋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图丙细胞中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图丙细胞表示发生了自由组合解析解析根据题干知,图甲、图乙、图丙分别是同一种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甲细胞中
17、着丝粒已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造成两条相同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图甲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图乙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自由组合。考点二基因突变考点二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原因、结果及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基因突变的原因、结果及对生物性状的影响1.基因突变的原因与结果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与结果分析2.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碱基对影响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8讲 变异的来源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浙江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18 变异 来源 课件 人教版高三全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