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自然科学综合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
《九年级自然科学综合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自然科学综合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试题.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自然科学综合复习浙江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综合复习二. 重点、难点:本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三. 教学过程:第五册内容基础知识盘点:第一章知识点第1节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5、
2、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第2节 酸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3、常见的酸:盐酸 HCl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碳酸H2CO3 磷酸H3PO4 醋酸CH3COOH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2)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一)酸的通性1、酸使指示剂变色;2、酸 + 碱 盐 + 水3HCl+ Al(OH)3 AlCl3+3H2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2SO4 +2
3、 NaOH Na2SO4 + H2O 3、酸 + 某些盐 新盐 + 新酸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取CO2 )HCl + AgNO3 AgCl + HNO3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H2SO4 + BaCl2 BaSO4 + 2HCl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4、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6HCl + Fe2O3 2 FeCl3 +3 H2O (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H2SO4 + CuO CuSO4 + H2O (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5、酸 + 某些金属 盐 + 氢气Fe + 2HCl
4、FeCl2 + H2Zn + H2SO4 Zn 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二)酸的个性1、盐酸HCl: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瓶口遇水蒸汽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出现白雾。浓盐酸敞口放置会使质量减轻,浓度变小。工业盐酸因常含Fe而显黄色。2、硫酸H2SO4:(1)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后,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2)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流进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3)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纸上字迹变黑。(4)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
5、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可使质量增加,浓度变小。第3节 碱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2、四种可溶性碱:NaOH KOH Ca(OH)2 Ba(OH)2(一)碱的通性1、碱使指示剂变色;2、碱 + 酸 盐 + 水 Ca(OH)2+2 HCl CaCl2 + 2H2O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Na2CO3 + H2OCa(OH)2 + CO2 CaCO3 + 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CO2 )2NaOH + SO2 Na2SO3
6、+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气体)4、碱 + 某些盐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生成蓝色沉淀)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二)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1)俗称:烧碱、苛性钠。(2)易潮解,易和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2NaOH + CO2 Na2CO3 + H2O(3)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2、氢氧化钙Ca(OH)2 :(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2)区分N
7、aOH和Ca(OH)2两种溶液的方法:方法一:分别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溶液;Ca(OH)2 + CO2 CaCO3 + H2O方法二: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第4节 盐1、盐: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2、盐的分类:盐酸盐(氯化物)NaCl、CaCl2等硫酸盐 Na2SO4、CuSO4等碳酸盐 Na2CO3、CaCO3、BaCO3等硝酸盐 KNO3、Ba(NO3)2等铵盐 NH4Cl、(NH4)2SO4等3、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盐酸盐中A
8、gCl不溶;硫酸盐中BaSO4不溶; 碳酸盐只有Na2CO3、K2CO3可溶。(一)几种重要的盐1、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Na2CO310H2O ,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2、碳酸钙CaCO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3、氯化钠NaCl :俗称食盐。(二)盐的通性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Na2CO3 +2 HCl 2NaCl + H2O + CO2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 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 (工业上制取NaOH )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NaCl + AgN
9、O3 AgCl+ NaNO3 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三)复分解反应及其能否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如: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2、发生的条件:反应后只要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四)化学肥料(按含N、P、K等营养元素分类)1、氮肥(N):NH4Cl、(NH4)2SO4等。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2、磷肥(P):Ca(H2PO4)2等。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穗粒增多,子粒饱满。 3、钾肥(K)
10、:草木灰K2CO3等。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4、复合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第5节 金属(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硬度和熔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和氧气反应:2Mg + O2 2MgO 2Cu + O2 2CuO 2、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Fe + 2HCl FeCl2 + H2Zn + H2SO4 Zn SO4 + H2(实验室用于制H2)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3、金属和盐的置换反应: Fe + CuSO4 FeSO4 +Cu(我国古代湿法炼铜) Cu
11、 + 2AgNO3 Cu(NO3)2 + 2Ag 只有排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第6节 有机物1、无机物:不含碳元素(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2、有机物:主要含碳元素,通常还含有H、O、N等元素。3、常见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天然气(沼气)甲烷CH4 、家庭液化气丁烷C4H10 、 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 、汽油、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等。4、有机物特点: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中。第二章知识点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1、分类:有机化合物一般含C、H等元素,因此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2、区别金属与
12、非金属:金属的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等。石墨虽然是非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银(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第二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S + O2 SO2 (刺激性,有毒,污染空气) 4P + 5O2 2P2O5 (除去空气中少量氧气) C + O2 CO2 (氧气充足) 2C + O2 2CO(氧气不足)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2Mg + O2 2MgO (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2Cu + O2 2CuO (红色的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色) 3Fe + 2O2
13、Fe3O4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对应的酸 CO2 + H2O H2CO3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紫色。)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2、某些金属氧化物 + 水对应的碱 CaO + H2O Ca(OH)2 K2O + H2O 2KOHCuO、Fe2O3则不能,因其对应的碱不溶。三、金属的冶炼 1、常见的三种还原剂:C 、CO 、H2等C + 2CuO 2Cu + CO2 3CO + Fe2O3 2Fe +3CO2 H2 + CuO Cu + H2O2、H2还原氧化铜实验:(1)现象: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
14、现水珠;(2)操作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H2,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3、氧化还原反应: 四、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1、物质转化规律简图:(1)任何酸和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2)任何碳酸盐和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3)盐和盐、盐和碱的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2、以图为例,选择制取MgCl2的几种方法:(1)金属+酸:Mg + 2HCl MgCl2 + H2(2)金属+盐:Mg + CuCl2 MgCl2 + Cu(3)酸+碱: 2HCl + Mg(OH)2 MgCl2 + 2H2O(4)酸+盐: 2HCl + MgCO3 MgCl2 + H2O
15、 + CO2(5)盐+盐: MgSO4 + BaCl2 BaSO4 + Mg Cl2五、物质的鉴别:1、盐酸及盐酸盐的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Cl + AgNO3 AgCl + HNO3NaCl + AgNO3 AgCl + NaNO32、硫酸及硫酸盐的检验: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2SO4 + BaCl2 BaSO4 + 2HClNa2SO4 + BaCl2 BaSO4 + 2 NaCl3、碳酸盐的检验: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CaCO3+ 2HCl CaCl2 + H2O + CO2
16、Na2CO3 +2 HCl 2NaCl + H2O + CO24、酸和碱的检验: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六、物质的推断:寻找突破口。1、常见沉淀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AgCl、BaSO4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硝酸。2、溶液颜色Cu2+溶液为蓝色:CuSO4溶液、CuCl2溶液为蓝色;Fe3+溶液为黄色:FeCl3溶液为黄色; Fe2+溶液为浅绿色:FeCl2溶液、FeSO4溶液为浅绿色。3、氧化铜和碳粉为黑色,铜为红色。七、物质的俗称: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苏打:Na2CO3;熟石灰、消石灰:Ca(OH)2生石灰:CaO;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CuSO4
17、5H2O八、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问题:1、相互间能发生反应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2、离子间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的,不能共存。例如:H+和OH-,Ag+和Cl,Ba2+和SO42,H+和CO32等离子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3、背景: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碱性溶液中有大量的OH。第三节 常见的材料一、金属材料1、合金:几种金属熔合在一起,即形成合金。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大。2、钢和生铁:是铁和碳元素形成的合金。3、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4、金属防锈措施:第三章基础知识第一节1. 雪崩时的能量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2. 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电能3. 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化学能转
18、化为动能和势能4. 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5. 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6. 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7. 植物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8. 水电站(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二节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 功的计算公式:WFsPt 功的单位:焦3. 功率(1)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3)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Fv(4)功率的单位:瓦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5)1千瓦1000瓦 1兆瓦106瓦第三节一、杠杆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
19、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3. 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4. 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二、1. 杠杆的分类(1)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2)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3)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0、如天平、定滑轮等。2. 研究杠杆的平衡(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大小)。(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4)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三、滑轮(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
21、之一: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四、机械效率(1)有用功: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2)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W有用/WGh/FL100(5)W总W有用+W额外 W有用W总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光滑斜面:FLGh W额外0 100(2)有摩擦的斜面:W总FL W有用Gh W额外FLGh/FL(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第四节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3)弹性势能: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自然科学综合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试题 九年级 自然科学 综合 复习 浙江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