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羁旅思乡诗.docx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羁旅思乡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羁旅思乡诗.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题专练之羁旅思乡诗一、羁旅思乡诗: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3)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标志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
2、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危楼、危栏等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思亲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二、 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苏轼一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注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开贬所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天
3、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天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描绘登通潮阁所见情景,娴雅的笔触中隐然透出羁旅愁绪。首句“倦客愁闻归路遥”,开门见山地点明诗人的心境和处境。B白鹭“横”于秋浦之上,化动为静,不用“飞”或“翔”,却着一“横”字,带出一股雄健之势,也传达出诗人凭栏远眺的神情意态。C诗人被贬出京师,漂泊在海南,北归无期,发出“余生欲老海南村”的叹息,这自悲自悯的情感已经淹没了诗人心中执着的期望。D诗人就像一个漂泊无依的游魂,苦苦地盼望天帝将它召还,“帝遣巫阳招我魂”隐喻自己的遭遇类同屈原,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
4、品。2前人评价:“这两首七绝抒写羁旅思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意趣隽永;而后一首以景写情,情感炽热绵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渐渐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
5、,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出来。4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手法、意境及情感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赏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宿石邑山中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天上的浮云也不能与石邑山平齐,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山峰的高峻巍峨。B第三句写作者透过高树的缝隙见明月时隐时现,描摹出了月亮初升时候的动态景象。C三、四两句描写了诗人看到
6、的山中幽静清冷之景,表达了诗人羁旅途中的孤独之情。D整首诗选取了石邑山几处典型景象,题目中的“宿”字起了纽带作用,使之浑然一体。6请简要分析第二句中“迷”字的妙处。(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唐】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注释】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方干,字雄飞,桐庐(今浙江杭州桐庐县)人。 泛觞,古时的一种饮酒游戏。每逢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 以后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水边相聚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