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测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测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同步测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课同步测试1. 英国首相张伯伦曾对高级文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高级文官权力较大,不支持首相工作B. 文官政治独立,充当“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C. 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运转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 首相张伯伦认为文官制度不适合英国2.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员任免制度实行的是“政党分肥制”,上台的执政党会大批更换政府的工作人员。后来英国采用了新型的文官常任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录用文官,一旦录用,其任职终身化不受党派更替的影响。文官制度的确立()A. 容易导致政府官员腐败B. 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C. 体现了英国政治的保守性D. 降
2、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3.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 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 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 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4. 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官吏的任用一直沿用“恩赐官职”,革命后出现了所谓“政党分肥制”,导致腐败泛滥、行政效率低下。19世纪中叶,政府的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物日益复杂,改
3、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1870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由此可知,促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建立的重要推动力是A. 革命斗争B. 工业革命C. 政党政治D. 思想解放5.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A. 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 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 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 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6. 为了使政府在政党轮替时工作保持稳定,19世纪初,英
4、国在政府各部设立“常务次官”及其下属的“文职服务员”,按规定他们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也不与内阁共进退。这说明了A. 存在政党分赃现象B.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C. 英国民主政治的深入D. 关注官员道德品质7.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政治中立,工作隐名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忠诚政党,终身任职A. B. C. D. 8.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A. 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 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C. 有利于管理专
5、业化,科学化D. 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9. 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赃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年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 党派矛盾激化B. 人治走向法治C. 政府腐败严重D. 分权制衡完善10. 为了使政府在政党轮替时工作保持稳定,19世纪初,英国在政府各部设立“常务次官”及其下属的“文职服务员”,按规定他们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也不与内阁共进退。这说明了A. 存在政党分赃现象B.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C. 英国民主政治的深入D. 关注官员道德品质11.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
6、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A. 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B. 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C. 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D. 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12.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 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B. 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C. 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D. 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13.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
7、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 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 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 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4. 1854年屈维廉、诺思科特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该做法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 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15. 英国自1870
8、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表明A.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 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C. 工业革命的率先进行D. 议会制度的不断完善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资治通鉴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且何代无
9、贤,但患遗而不知耳!”“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是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唐太宗材料三: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配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摘自刘海峰
10、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及其比西周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并归纳唐太宗的用人思想。(2)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3)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初中国人才类型的变化,指出这些变化对中国人才选拔机制产
11、生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项中“不支持首相工作”是对题干信息的错误解读,故不选A。B.结合所学可知,文官政治独立,充当“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会出现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上述议论,故B正确。C.项表述题干信息未体现,故不选C。D.从题干信息看不出首相张伯伦认为文官制度不适合英国,故不选D。故选B。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政党制度和文官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选项内容与题干意思相悖,故不选A。B
12、.文官制度的确立对政党统治来说是一个革新,并不是“拉帮结派”,而是考查官员的能力,这对政府工作效率而言是积极的,故B正确。C.题干反映英国政治的一大进步,故不选C。D.题干对民主化起积极作用,故不选D。故选B。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美国“两官分途”形势下的民主政治,要求具备分析题干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A.中立政治态度官员不是依靠政党的力量而是依靠自身素质入职,属于精英分子,题干体现的是美国精英政治的影响正日益增强,而不是削弱,故A错误。B.中立政治态度官员的增多不会影响两党之间的矛盾变化,故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在美国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