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时练习--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docx
《_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时练习--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时练习-- 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第七款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第九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态度是()A都以武装反抗的形式抗击八国联军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3.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
2、厂。以上材料反映出戊戌变法()A.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状态B.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C.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冲破了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4.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5.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
3、坛旁刀戟林立”。这()A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D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6.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了()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7.“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材料表明()A.东南互保
4、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D.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8.法国大主教樊国梁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载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法国的这次侵略()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设厂制造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9.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
5、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0.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5864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