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教学目标】1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基本史实2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培养民族认同感。3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北方战乱,体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重难点】1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史实;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2难点:五胡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过程】导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
2、并入于秦;及秦之后,楚汉分争,并入于汉,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罗贯中三国演义新课讲授一、三国鼎立(220280)1.官渡之战(200-201年):基本上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4.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5.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中,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及江南地区的开发。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266316)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兵灭蜀汉。蜀汉君主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
3、乐公。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吴末代皇帝孙皓被押送洛阳,封为归命侯,284年于洛阳病亡。3.五胡内迁 “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江统徙戎论,见(唐)房玄龄等晋书江统传“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郭钦上豫防匈奴疏,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匈奴传生:讨论并回答其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4.西晋灭亡(316)(1)原因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乱,即“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
4、年的动乱。八王之乱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士族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或永嘉南渡。这也是中国人口第一次迁徙。内迁民族卷入宗室内乱,并且逐渐主导局势。出现了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2)结果: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3)影响:自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317420)(1)建立:317年,西晋王室司
5、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政治统治:士族制度:a.含义:士族又称世族,指世代把持官位,声名显赫的,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特权的士大夫家族b.形成: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c.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政权统治基础依赖士族)九品中正制度(特权选官制度)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一般由世家大族人担任)品评内容:家世、行状、定品(一至九品)品评结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衰亡:随着南北经济文化差异缩小、科举选吏制度打击、中小地主力量兴起和唐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5945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