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docx
《《鸿门宴》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作: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语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2、过程与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两种认知态度:(1)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 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2)领悟态度: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通过激烈的斗争刻画人物
2、性格,赏析语言的精炼。学习一分为二地批判人物教学难点: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知道刘邦和项羽这两位历史人物吗?”同学们回答,如有知道的,教师就请同学起来谈谈他(她)所知道的刘邦和项羽,若大家摇头或表示疑惑,教师就展开PPT,通过一些图片来向大家展示历史上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并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鸿门宴中的中心人物,要求大家在观看图片的同时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刘邦和项羽给大家的初步感受。二、背景介绍:鸿门是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的新丰镇上的一个村
3、,由于被骊山流下来的雨水冲刷,北端出口处状如门道,形似鸿沟,故名鸿门。“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作了楚王,也叫楚怀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入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
4、刘邦。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便开始了。(介绍背景时,配上一些鸿门宴遗址以及表现鸿门宴当时情形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三、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鸿门宴即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四、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 先推选几位同学分段朗读,一人读一部分,
5、查看预习情况。 2、 欣赏朗读录音,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对文中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并注意断句的地方。(诵读结束后,PPT上放映易读错的字:玦:ju,飨:xing,鲰:zu,说:shu,卮:zh,数:shu,戮:l,瞋:chn,眦:z,跽:j,彘:zh,俎:z,王:wng,,内:n,樊哙:fn kui)(2) 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物以及讲到了哪些事件。(明确:刘邦、项羽、曹无伤、项伯、张良、范增、樊哙、项庄。事件:学生根据初步了解,回答出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因小人之言而发生矛盾,项羽欲除掉刘邦,但是后来刘邦因为很多人的帮助成功逃脱即可。)(3) 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可随意回答
6、。比如:刘邦,因为感觉很多人在帮他。项羽,因为全部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等) 第二课时(课文解读)一、 解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故事的开端):集体诵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并让大家展开讨论:1、 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事情?明确:无伤告密、亚父定计(根据 “主要人物+事情” 的方式总结。)2、 项羽为什么要大怒?明确: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要结合项羽的性格来说,项羽刚愎自用,又是贵族出生,当农民出身的刘邦已占据咸阳的时候,内心的愤怒怎么可能不生发出来呢?这体现了项羽唯我独尊、自大的性格特点。)3、 故事的开始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紧张、剑拔弩张的氛围。(战争仿佛马上就要打响)。讨论时,串讲第一自
7、然段中的一些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作动词:军:驻军、驻扎。 言:说。 王(wng):称王(b)形容词用作名次: 小:小的方面。(2)通假字:采:通“彩”,彩色的意思。(3)一次多义:为击破沛公军:(wi,替、给,介词)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i,做,担任,动词)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i,是,动词)(总结“为”字的读音用法,用作动词时读二声,用作介词时读四声。)(4)古今异义:山东: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二、 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故事的发展):1、由学生推荐选出一名同学起来诵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明确:项伯夜访,刘邦订策,项王许诺2、
8、讨论:项伯作为项羽营中的高官,当他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为何马上跑到刘邦营中报信?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行为?明确:A、项伯报信,并不是因为刘邦,而是因为刘邦营中有曾经救过自己的好友张良。他的这种行为是为了报恩。属于知恩图报,是不应该批判的。B、刘邦作为项羽营中的左尹,本属于集团内部高官,加之他又是项羽的小叔叔,与公与私,他都不应该在这种危急关头向敌方报信。因为他的报信,最终致使整个集团落入了一个悲哀的结局,实属不该。(学生亦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3、讨论:张良在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的时候并没有独自离开,而是选择了告诉沛公,并且积极出谋划策,这一做法体现了张良怎
9、样的特点?明确:忠、义、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在得知项羽的计划后,张良并没有逃走,更没有慌。他先问沛公:“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他又立即提出请马上前去告诉项伯,就说自己从来都不敢违背项王。以此拉近了刘邦与项伯的距离,使项伯可以为自己一方在项羽面前说好话。)在讨论时,串讲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些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a) 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侍奉b) 名词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c)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e)形容词用作名词:君安与项伯
10、有故:旧交情(2)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倍:通“背”,背叛,忘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3)一字多义:幸: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4)古今异义:婚姻:古: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出入:古:进来,偏义复词; 今:进出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副词,很、非常 第三课时(课文解读)一、解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故事的高潮):(一)、集体诵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出现了哪些人物?发生了哪些事情?明确:人物有:刘
11、邦,项羽、范增、项庄、项伯、张良事情有:刘邦谢罪项羽留饮,范增示意项王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二)、讨论:1、设鸿门宴本欲是除掉刘邦,但从项羽的一系列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想要除掉刘邦而后快吗?明确:不是。他其实也是犹豫不决,目标并不明确的。当刘邦前来谢罪,说了一些“讨好的话”之后,他便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为自己找台阶而下,并且留沛公饮。在宴会中,范增举珏示意,他也是默然不应,可见,他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说一定要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同时,作为一个将军,当樊哙怒闯军帐时,他完全可以因为以下犯上、以及以“刺客”的罪名将刘邦一行人拿下,可是,他还是没有那么做,相反,其称
12、樊哙为壮士,还赐以彘肩、美酒),可见,他内心并没有说一定要除掉刘邦而后快的。这体现了项羽优柔寡断、自大轻敌、寡谋轻信、刚愎自用又坦率豪放的性格。2、 让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开头,教师请同学读刘邦向项羽谢罪时所说的那一段话,请同学们讨论分析这一段话中刘邦的语气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条理呢?明确:他的语气中带有一种谦卑、谨慎。他之所以这样谦卑,是因为当时大军压境,项羽力量强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项羽对自己的误会。他先言二人合力而攻秦,表明自己与对方是战友而非敌人,然后,他又言自己是“不自意”先入秦,即自己也没有料想到,态度非常诚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项羽对他的偏见。最
13、后,刘邦说今者是有“小人之言”,即将项羽愤怒的原因、以及各种责任都推到了曹无伤的身上,为项羽找了一个台阶下,同时,也为自己找了一个洗清罪名的理由。可见,刘邦说话时条理清晰,态度诚恳,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后来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总结:刘邦谢罪项羽留饮。)3、请大家回到课文,看看文中刘邦“谢罪”以后,项羽有什么反应呢?后来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什么事情?主人公是谁?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明确:项羽的反应是留饮,然后基本上是“默然不应”。(对应上面讲的动摇了杀刘的决心。)后来项羽的谋臣范增示珏、召项庄,体现了范增老谋深算,能够清晰洞察时局的特点。同时,项伯翼蔽沛公,又再一次照应前文第二自然段“约为婚姻”,可
14、见项伯还是在一心帮助沛公。(总结:范增示珏项王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追问:大家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在整个故事情节以及氛围当中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整个情节是平坦的还是跌宕起伏的?明确:情节跌宕起伏,从刘邦的角度来看,是经历了“两起两落”:一起一落:范增示珏项王不应;二起二落:项庄舞剑项伯翼蔽。这两起两落,将故事推向高潮,故事即将达到顶峰。同时,刘邦在这两起两落中逐渐由被动走向主动,项羽由主动逐渐走向被动。(引出下一段即将出现的第三起三落,故事达到顶峰。)4、在学习第4自然段之前,请同学们注意第三自然段中关于宴会上座次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座次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15、明确,根据座次其实是可以体现人物尊卑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关于座位上的礼仪跟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同学自由谈谈。)同学回答后,教师补充:现代有现代的座次礼仪,而古代也有古代的礼仪。同学们有没有知道古代座次礼仪的呢?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项羽居尊位的原因,一是出身高贵(名门、名将之后),二是巨鹿一役后成为反秦主力,诸侯皆臣服之,三则是因为实力强大。(刘邦当时不是他的对手)。同时,根据座次的安排,可以看出项羽性格的一些特点:居尊不
16、让的心理意蕴表现出他“自衿功”、“欲以武力经营天下”善斗勇、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而刘邦居臣位(卑位)的原因,一是因为实力不济(“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二则是先入咸阳,且得民心。项羽对之怀恨在心。(“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同时,也体现了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采取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展现了老练成熟、老谋深算、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说明:1、双方的军事力量悬殊。2、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3、刘邦能屈能伸,处境令人担忧。二、解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高潮,达到顶峰)(一)、朗读:(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请同学们自荐或者推荐选出三名同学代表,分别饰演项羽、樊哙、张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