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同步测试-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B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D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的是(注:aq表示某物质的水溶液)AZn(s)+CuSO4(aq)=ZnSO4(aq)+Cu(s)H=-216kJmol-1BCaO(s)+CO2(g)=CaCO3(s)H=-178.2kJmol-1CH2(g)+I2(s)=HI(g)H=53kJmol-1
2、DH+(aq)+OH-(aq)=H2O(l)H=-57.2kJmol-13异丁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过程体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异丁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为吸热反应B此过程中只发生了非极性键的断裂C产物比产物更稳定D1 mol 产物或中均含有7 mol共价键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已知,则含56.0gKOH的稀溶液与稀次氯酸完全反应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BCO(g)的燃烧热是,则反应的C已知:;则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已知断裂1mol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36.4kJ的能量,断裂1mol中
3、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中的1mol HO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断裂1mol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kJ的能量BCD6HCl(g)溶于大量水的过程放热,循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若将循环图中Cl元素改成Br元素,相应的CD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氢硫酸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 2H+S2-C某反应H0,S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D100时,纯水的PH=6,呈酸性8相关
4、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B,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D,说明苯分子比稳定9在25和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下列属于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A kJ/molB kJ/molC kJ/molD kJ/mol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
5、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混合溶液后,用环形金属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燃烧热、中和热、能源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若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中和热为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高于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
6、能量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如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A7B8C9D1011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或书写正确的是A已知,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已知;,则C已知甲烷燃烧热为,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D已知中和热,则1mol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12环戊二烯()、环戊烯()与环戊烷()的相对能量关系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中环戊二烯最稳定B过程的C物质变化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路径无关D发生反应或时,环戊烷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环戊烯断键吸收的能量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
7、知:,则B已知:,则HCl和反应生成1mol(l)时放出热量大于57.3kJC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可以通过测定C(石墨,s)和CO(g)的燃烧热间接计算C(石墨,s)的反应热14室温下,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将1mol的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热效应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5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填序号)。水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在
8、中燃烧固体溶于水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碳高温条件下还原浓硫酸稀释(2)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出的热量,试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3)已知反应,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甲,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通过计算可得_。化学键键能/391436(4)锂催化非水相氮还原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如图乙所示,各步如下表所示:步骤IIIIII反应机理图可知,反应中第_(填“I”“II”或“III”)步完成后,能自发完成后续反应。第II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6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的与适量的反应生成,放出92.2kJ热量。_。(2
9、)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436230369写出1mol和1mol化合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3)已知ag乙烯气体充分燃烧时生成1mol和液态水,放出bkJ的热量,则表示乙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4)已知CO(g)和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和726.5kJ/mol。请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17.为了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
10、量比C和D的总能量_(填“高”或“低”)(3)该反应的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释放出来。(4)该反应的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转化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已知:(5)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相同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填“强”或“弱”)。.已知25、101kPa时:(6)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18已知存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氢气燃烧H2(g) O2(g)= H2O(g)H1=-241.
11、8 kJmol-1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2H2O(l)=2H2(g)O2(g)H2=571.6 kJmol-1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H2O(l)= H2O(g)H3=_kJmol-1(1)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反应为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_能转化为_能。(3)若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H2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5)根据下表内容及你所学知识列举氢气被称为“绿色能源”的原因_。燃料名称热值(kJ/g)氢气142.9一氧化碳10.11甲烷55.64热值是指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其单位是kJ/ g (气体)。1
12、9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1)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反应为: C(s)O2(g)=CO2(g);DH=-393.5 kJmol-1 2CO(g)O2(g)=2CO2(g);DH=-566 kJmol-1 TiO2(s)2Cl2(g)=TiCl4(s)O2(g);DH=+141 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_。(2)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从而变废为宝,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的中间体是_。(3)用Cl2生产某些
13、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已知:.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生成气态水,放出115.6kJ的热量。.写出该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kJ。三、计算题20(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 2Fe(s)+O2(g)2FeO(s) H544.0kJmol14Al(s)+3O2(g)2Al2O3(s)
14、 H3351.4kJmol1则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 + H2O(g)CO(g) + H2(g);H1。 已知:2H2(g) + O2(g) 2H2O(g);H2483.6kJmol1 2C(s) + O2(g) 2 CO(g); H3221.0kJmol1结合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H1_。2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热量如图所示。 (1)等量的金刚石和石
15、墨完全燃烧,_ (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热量更多,石墨的燃烧热H= _。(2)12 g石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燃烧, 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3)已知:断开1 mol N2和1 mol O2分子中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946 kJ 和 497 kJ;N2(g) + O2(g)=2NO(g)H=+180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破坏NO分子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_。(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的热化学方程式:_。试卷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详解】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
16、化,故A正确;B可逆反应的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加入反应物的多少无关,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故B正确;CH与物质的状态和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C正确;D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属于物理变化,只有化学反应才有反应热,则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不是反应热,故D错误;故选:D。2C【详解】A、B、D反应均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低于反应物能量总和,反应C的焓变大于0,为吸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能量总和;故答案为C。3C【详解】A异丁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由高能到低能,为放热反应,A错误
17、;BHCl极性共价键断裂,发生反应,B错误;C能量越低越稳定,产物稳定,C正确;D1 mol 产物或中均含有13 mol共价键,D错误;故答案为:C。4B【详解】A次氯酸电离吸热,含56.0gKOH的稀溶液与稀次氯酸完全反应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错误;BCO(g)的燃烧热指1molCO(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为其逆反应,反应吸热,且为2molCO(g),故B正确;C固态S的能量小于气态S,所以气态S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比较焓变要带正负号,反应,故C错误;D为1mol,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D错误;选B。5B【详解】A生成H2O(g)中的1mol H-O
18、键能放出462.8kJ的能量,则断裂1mol H2O(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462.8kJ2=925.6kJ,但题干中并未说明水的状态,A错误;B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2H2(g)+O2(g)=2H2O(g) H=436.4kJ/mol2+498kJ/mol-22462.8kJ/mol= -480.4kJ/mol,B正确;C已知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则2H2(g)+O2(g)=2H2O(l) H-480.4kJ/mol,由此可知2H2O(l)=2H2(g)+O2(g) H+480.4kJ/mol,C错误;D2H2O(l)=2H2(g)+O2(g) H+
19、480.4kJ/mol,则H2(g)+O2(g)=H2O(l) H-240.2kJ/mol,D错误;答案选B。6C【分析】结合转化过程,HCl(g)转化为H(g)、Cl(g)吸收能量,H(g)H+(g)、Cl(g)Cl-(g)放出热量,H+(g)H+(aq)、Cl-(g)Cl-(aq)放出热量,据此分析。【详解】A总反应放热,根据转化过程氢离子、氯离子溶于水的过程放出热量,A正确;BCl的非金属性大于Br,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B正确;C根据转化过程=,C错误;DH原子非金属性小于Cl原子,故,D正确;故选C。7C【详解】A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H2O气态不
20、稳定,A错误;BH2S为弱电解质,分步电离,B错误;C,当,任意条件下均小于0,可自发进行,C正确;D100,pH=6,溶液显中性,D错误;故答案为:C。8A【详解】A依据焓变数据可知,2H1H2,只能说明双键之间的能量差,无法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故A错误;B依据焓变数据可知,H2H3,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故B正确;C依据焓变数据可知,3H1H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C正确;D依据焓变数据可知,H4-H30,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苯分子比稳定,故D正确;故选A。9D【详解】在25和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