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 放牧 演唱+牧童谣课件+教案+素材资源.zip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放牧演唱牧童谣课件教案素材资源.zip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放牧演唱牧童谣课件教案素材资源.zip
展开 演唱+牧童谣-资源套餐演唱+牧童谣-资源套餐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演唱+牧童谣-资源套餐
    • 教案
      • 《牧童谣》教案1.doc--点击预览
      • 《牧童谣》教案2.doc--点击预览
      • 《牧童谣》教案3.doc--点击预览
    • 素材
      • 《牧童》动画.swf
      • 什么是牧童.jpg--点击预览
      • 四四拍指挥.swf
      • 旭日.jpg--点击预览
      • 柳条.jpg--点击预览
      • 水牛.jpg--点击预览
      • 牧童.jpg--点击预览
    • 课件
      • 《牧童谣》课件.ppt--点击预览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885609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8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04-27
12
金币
关 键 词: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 放牧 演唱+牧童谣课件+教案+素材资源 人音版 一年级 音乐 下册 演唱 牧童 课件 教案 素材 资源
资源描述:
牧童谣教学设计牧童谣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表演歌曲牧童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音乐课件、打击乐器若干(双响筒)。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2.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3.通过学习敲击双响筒,加深对音乐以及乐曲强弱的体验与感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够用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mi,sol,la,re”四个音的音高有初步的感知,学习“la”的柯尔文手势。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歌曲牧童谣 是一首湖北民歌,4/4 拍子,五声商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全曲由 re、mi、sol、la 四个音构成,以生动有趣的问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来反映牧童在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聆听音乐牧童短笛进入教室。(设计意图:在优美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创设轻松、自由、惬意的课堂氛围。)2.发声练习:(1)唱音阶,复习柯尔文手势。遇到 5、3、6、2 四个音时教师示范带下手势,让学生重点感觉这几个音的音高。(这里学生不需要做柯尔文手势,教师边弹琴边做手势引导学生唱准音高。)(2)模唱 55556-55553-33332-这里我画了一座小山坡,每座小山坡上都有一个音,提示学生,高的山坡上的音唱的高些,低的山坡上的音唱的低些。第一步先教 6 的高音,跟琴唱准,再学 6 柯尔文手势,最后教师弹琴,学生边做手势边唱。(学生只做 6 的手势,教师要提示学生看图形谱。)(设计意图:6 是这课要学的柯尔文手势,通过图形谱的辅助与柯尔文手势的结合作用,学生对音高有了初步的、形象地感知。)二、导入新课:1、老师展示牧童短笛的动画片。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牧童、笛声、晚霞优美、宁静的氛围中。)生: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师:哦,原来是一位小牧童。他吹的好不好?笛声美不美?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子吗?生:想。师:那么下面请大家竖起耳朵,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牧童在他放牧时演唱的一首童谣牧童谣。(设计意图:先动画片导入,吸引了学生,抓住了低段学生的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的年龄特点,再激趣谈话引导,引出歌曲题目,层层递进,循循善诱。)三、学唱歌曲牧童谣:1、初听歌曲,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活泼欢快抒情悠扬)。学生听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 旋律把身体动起来。(设计意图:了解歌曲的演唱情绪,为有感情的学唱歌曲打下基础)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10 页,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设计意图:以儿童话的口语 来介绍歌曲,让学生有听故事的感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2、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跟我做”。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教师先喊后号带学生念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慢慢的再念强、弱、次强、弱,让学生了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再配上音乐打拍子。(设计意图:通过“跟我做”,让学生动起来,师生互动,了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为接下来的学习歌曲铺垫)3、学生听音乐,看歌词内容体会歌词特点。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接下来请同学认真听音乐,再仔细看歌词,看看哪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衬词,放牧时的呐喊声;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1).呐喊声老师演示一次,再带着学生跟琴唱一次,完成前两句歌词的学唱。(设计意图:教师生动的演示,让学生有强烈的视听感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2)有节奏的一句一句的念歌词。就把歌曲第三句的乐句念下。再重点讲解下最后一段的歌词讲法,特别注意光明两字的念法。(设计意图:有节奏感的念歌词,调动学生念歌谣的积极性,一问一答的念歌词,很快就记住了歌词的内容,为歌曲打下基础)4、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老师弹琴带学生唱。教师唱响些,学生轻些。最后一段教师一句一句带学生唱。(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情况定的教学方法,前面学生的听,念,已经对歌曲有了一定的学唱基础,直接带学生唱,加快进度,让学生的积极性一直调动着,那么最后一段一句一句带学生唱,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5、师生接龙唱歌词,衬词部分老师唱,第三句乐句部分学生一句一句来。最后一段重点跟唱。(设计意图:前面念歌词时用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脑子里有这样的印象,现在唱歌词也用这样的方式,配合得当,学习效率比较好)6、男女生对唱,一段一段来。(设计意图:一段一段唱,有效的学习了这首歌曲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达到了教学目标)6、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7、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8、跟伴奏最后来一遍。四、歌曲的编创与活动:1、演唱歌曲,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势,第三句唱歌词。2、歌词部分师生对唱。(师问生答)(设计意图:发声练习时,衬词部分的音已经学习过柯尔文手势,现在放在歌曲里面进行巩固,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达到教学目标)五、歌曲的拓展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老师先示范正确的演奏方法,并注意打出强弱节奏规律。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适的伴奏音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伴奏。其他同学打强弱拍子为歌曲伴奏。2、小组合作表演:请一组同学演唱,一组用嘴巴模仿双响筒给歌曲伴奏,一组用双响筒伴奏。(设计意图:认识、学习双响筒,并引导学生用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喉咙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并提示要注意强弱拍的打法,完善了歌曲的学习。)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童小朋友学习了他们家乡湖北的民歌牧童谣,还认识了新朋友“la”和它的手势,了解了它在音阶上的位置和音高。同学们还能很好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牧童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创编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创编歌词呢?这是留给同学们课后的一个作业。另外老师还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说好不好。牧童谣牧童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2、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歌曲牧童谣,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3、感受音乐的速度,建立恒拍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唱好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情绪,深刻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唱准每一个音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串铃、ppt、音乐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欣赏捷克民歌牧童1、聆听音乐牧童师:听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谈谈感受。展开联想,当你听到这样的歌曲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学生们说一说。3、出示 PPT 图片,(教材用图)引导学生继续展开联想。4、复听音乐,学生跟着老师在强拍拍手。师:你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5、再听音乐,跟着音乐走步,带领学生听到第一三乐句时向前走,听到二四乐句时退着向后走。感受乐句的不同。6、再听音乐,学生拉成圆圈,听音乐边拍手边走步第一三乐句像圆心方向走。第二四乐句向后退着走。引导学生一定按照节拍来行走。【设计意图】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二、聆听牧童谣旋律。1、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外国的民歌牧童,那么我们中国的小牧童吹的曲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2、聆听牧童谣竹笛版范奏 提问:这两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这首乐曲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牧童悠悠的笛声带我们步入了青山绿水当中,仿佛我们也骑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图片展开联想。4、复听牧童谣旋律,边听边看老师做手势。教师分别在 5 6 3 2 四个音处做手势。5、再次聆听,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6、老师结合手势范唱乐谱,请学生记忆唱名。师:老师刚才唱了歌谱?谁记得老师都唱了哪些音?总结:歌曲中只有 5 6 3 2 四个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并跟着琴唱一唱。师:这就是最具有我们中国音乐特点的音乐。全曲只出现了四个音,却是那样的动听。5学习新的音 2 的手势并唱准。【设计意图】1、亲切而赋予感染力的笛子声把孩子们带入那淡淡的水墨画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清晰的音乐有利于学生辨别音高。2、识别音高,通过手势图以及反复聆听,唱准歌曲中的每一个音。3、学习 2 的音高及手势。三、发声练习及音准训练,解决歌曲中的难点。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一共唱了几个音?(四个,5632)那让我们用这个四个音来做个音乐游戏好不好?老师来唱:牧笛声声吹你们就唱:LU2、老师变 牧笛声声吹学生变成:lu3 师:请大家听好,现在我反过来唱了。师:牧笛声声吹生:lu4、师:我又变了。师:牧笛声声吹生:lu5、加上手势演唱。提出要求:嘴张圆,身体自然坐直。小声演唱,唱准音高。出示图:6、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指着图上的小羊,按照其高低位置反复练习的音高。师:小牧笛吹得是什么音呢?请你跟着老师唱一唱吧。先把乐句拆分练习,跟老师模唱短句:、最后看着图把第二乐句完整第演唱下来。【设计意图】1、通过发声练习的演唱,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四个音反复进行模唱和构唱。在头脑中建立相对音高的概念。熟悉各个音的手势帮助学生唱准应高。2、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为唱好歌曲做好准备。3、通过小绵羊位置的图片,直观地感受音的高低,旋律的起伏。把握音准。四、学唱歌词1、过渡语:听到你们这么美的歌声,小牧童也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唱的是什么?2、聆听范唱。(中速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复述歌词。3、出示歌片:介绍歌曲中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在我国的民歌中广为流传,这首歌曲是流传在湖北的一首童谣,也采用了有问有答的形式。)4、出示乐谱:师: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就四个小节。请问哪几个小节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5、你能试着把所有的二分音符唱满吗?跟老师接唱。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要求学根据老师的手势和乐谱的提示来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学生唱满时值。师唱:那斯那斯 生唱:嗨【设计意图】结合歌词的演唱在运用中进一步学习乐谱。强调二分音符的时值。了解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记忆歌曲的结构。五、感受与表现1、完整演唱歌曲。2、聆听范唱(稍快版本)师提问:跟刚才咱们演唱的有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也用这个快一些的速度来演唱一下,请你感受哪个速度更加能够表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3、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了,你们也和小牧童一样很快乐吗?我们怎么样能把歌曲唱的更快乐呢?谁有好的办法?4、加入串铃为歌曲伴奏。老师打出两种伴奏音型供学生选择。不出示伴奏谱。5、拓展提问:请问天上除了太阳还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们能试着唱一唱吗?(月亮和星星)结合幻灯片,创设安静祥和的情境。改写歌词进行演唱。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师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表现出月亮的情境来呢?谁有好的办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们应该怎样唱?引导学生用慢速度来演唱歌曲。7、师:谁来说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样子?(一闪一闪的)我们怎么表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呢?引导学生为歌曲加上跳音来演唱。8、总结:教师用钢琴伴奏来带动学生进行演唱。引导学生用柔美的情绪慢速来演唱月亮,第二段速度不变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提速。用快速度来表现太阳放光明,牧童喜欢青草地的热烈情绪,并加上打击乐的伴奏。将歌曲推向高潮。【设计意图】通过歌词的改写,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上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牧童谣教案牧童谣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2、通过学习集体舞牧童谣,使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集体舞:牧童谣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受牧童谣风格、节奏上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音乐如果你高兴律动。二、导入新课:老师奖励给同学们一段动画片,大家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牧笛片段。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原来是一位放牧的小牧童。这悠扬、清脆的竹笛声美不美?小牧童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他放牧时演唱的童谣,大家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牧童谣播放牧童谣范唱。三、进行新课:学唱歌曲牧童谣:1、初听范唱,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活泼欢快抒情悠扬)。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40 页,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2、复听范唱,请同学们“跟我做”。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腿、握拳)。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3、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看看那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大家给老师打节拍好吗?衬词,放牧时的吆喝声;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4、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好,请学生轻声用“wu”哼唱旋律。5、加入歌词演唱。6、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7、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8、同学们唱真不错,这位小牧童他只顾着跟我们唱歌,他的牛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去了。我们一起帮他找一找好吗?感受音高关系,学习“la”及手号:画出山坡,学手号。来到山坡发现的牛儿的脚印,我们一起找找看:55556上山坡;sol盾牌,坚硬、牢固的;55553下山坡;la大象的鼻子,长长的;33332最后牛儿自己回到了山脚下。Mi课桌,平平的;re滑梯,手指尖翘起来。每讲解一处,带学生学习一处,最后连起来。游戏接龙:(衬词部分)老师演唱简谱,手指板书的手号,感受音高变化,学生打手号,每换一音,下一位同学接新手号。第三乐句唱歌词。检测:1、演唱歌曲,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号。2、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号,歌词部分师生对唱。(师问生答)3、唱歌词打手号。四、拓展:1、打击乐器伴奏(手板、三角铁),师先示范正确的演奏方法。其他同学来打强弱拍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伴奏。2、小组合作:请一组同学演唱,一组打手号,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童小朋友学习了他们家乡湖北的民歌牧童谣,还认识了新朋友“la”和它的手号,了解了它在音阶上的位置和音高。同学们还能很好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牧童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创编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创编歌词呢?这是留给同学们课后的一个作业。另外老师还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说好不好? 牧 童 谣唱一唱嗨,大家好,我是mimi,我来自音乐家族,在音乐简谱中你们可以看到我的样子是“3”,请大家记得我的名字 哦!大家好!我是sol。我在音乐家族排行第五,同学们也可以叫我小五,但是请不要忘记我的“音文”名字是sol。嘿!伙伴们你们好吗?我是lala,是你们的新朋友,我是sol的哥哥,我在家排行第6哦,很高兴认识你们!大家能准确的叫出我们的名字吗?misolla唱一唱:5 5 6 5 5 3 3 5 6 5 3 6 3 5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为4拍。x x x x xx xx x -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我是八分音符哦 xx xx xx xx 小伙伴们一起猜一猜x x x x x x x x 天上 什么 放光 明?天上 太阳 放光 明。地上 什么 青又 青?地上 草儿 青又 青。这是我们音乐家族送给大家的礼物哦!3 5 3 5 6 5 6 5 3 6 3 6 3 3 5 5天上天上 什么什么 放光放光 明明?天上天上 太阳太阳 放光放光 明明 。地上地上 什么什么 青又青又 青青?地上地上 草儿草儿 青又青又 青青 。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我们送给大家的礼物呢?大家也来编一编歌词吧 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 放牧 演唱+牧童谣课件+教案+素材资源.zip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8560972.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