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有机物、无机物及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及差异性。能力目标: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重点与难点: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及应用。自主学案知识梳理1.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_20_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被称为大量元素,如_C、H、O、N、P、S、K、Ca、Ma_等;有些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如_Fe 、Mn、_Zn、Cu、B、Mo_等。组成细胞的元素中_C、H、O、N_四种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_55.99
2、_,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_最基本元素_。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_化合物_的形式存在。细胞内的化合物有: 化合物 含量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_颜色反应_。还原糖与_菲林试剂_发生作用,生成_砖红_色沉淀;脂肪可被_苏丹_染成橘黄色,淀粉遇碘变_蓝_色;蛋白质与_双缩脲试剂_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疑难突破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在细胞中可找到的至少有62种元素,它们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怎样理解元素、化合物与生命的关系? 剖析:细胞是由化合物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
3、原子组成的。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不管元素含量的多少,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元素,生物体就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命活动。从这方面说,它们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我们将细胞内所包含的全部物质按比例配齐也无法构成一个生命系统。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在生物体内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单一的某种元素不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这些元素只有在机体中在生物体特有的结构基础上,才有机地结合成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因此,这些化合物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
4、反应。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能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这个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剖析:做好实验,不仅要知道该实验的目的要求、使用什么材料用具,能够独立地正确操作,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而且还要理解实验原理,能够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现象和数据,获得正确的结果,进一步推导出结论。 (1)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那些含糖量较高,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生物组织作为实验材料。要充分理解教材中选用特定材料的意图,比如材料中含有的必须是可溶性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淀粉既无还原性也能溶解,因此也不能用。 (2)在检测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时,斐
5、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混合均匀后一次加入。水浴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3)在检测组织中的脂肪时,切出符合要求的薄切片是实验结果能否满意的关键。要按照教材要求练习徒手切片技术。 (4)在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要逐个加入,实验样液要留出一份作为对照,便于最后进行比较。问题探究 问题:怎样解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探究:此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就是所提问题的最好证据,从分析表中组成地壳和生物细胞的元素相对含量,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方面,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主要依据:
6、(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2)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3)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地循环流动。另一方面,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具有差异性。主要依据就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的含量相差很大,而且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也是很大的。知识巧学升华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元素总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种,在细胞中可找到至少62种元素,其中重要的有24种,常见的有29种。在生物体的元素构成中,C、H、O、N、P、S、K、Ca、Mg等
7、元素属于大量元素。2.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Mn、B、Zn、Cu、Mo、Cl、Ni等。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如果缺失,会对生物体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例如硒能保护心脏,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房收缩和舒张性能,调整心率。如果缺硒,心肌受损造成心肌增大,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急重症可导致死亡。3.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48.4%。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难点剖析C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C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许多原子结合,但
8、主要是与H、O、N和S结合,也可以与其他C原子形成共价键。C和C之间以共价键形成的长链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相邻的C原子之间还可以结合成双键或三键。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C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又叫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4.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功能不同。有的以离子状态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如K+在植物体内促进糖类物质向根茎部分运输),还有的兼有多种功能,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Mg2+是调节体液平衡的因素之一,还是许多酶的激活因子。多数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构成生物体:由C、H、O构成的糖类、脂类,由C、H、O、N、S构成的蛋
9、白质以及由C、H、O、N、P构成的核酸等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拓展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人体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酶、激素、维生素和核酸的成分,参与生命的代谢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比维生素对机体更重要。目前已发现的微量元素有20余种,已知铁、碘、铜、锰、锌、钴、铬、硒、铝、氟、硅、锡、钒等微量元素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关系密切。(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3)输送元素的作用。(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5)影响核酸代谢。(6)防癌、抗癌作用。二、组成细
10、胞的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各种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水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蛋白质。每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淀粉等有机物,可以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来鉴定,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判断特定有机物是否存在。2.实验步骤:略误区警示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将斐林
11、试剂的甲液(0.1 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 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 mL的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 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B(0.01 g/mL的CuSO4溶液)。要点提示 (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着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2)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做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3)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细胞 中的 元素 化合物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