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5章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无忧 教学事业!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 知识导航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循环: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系统指 。(2)特点: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 循环。反复循环。2碳循环(1)过程: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_碳在生物群落主要存在形式:_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_碳在生物群落传递的渠道:_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_碳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中的途径:_ _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_注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时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2)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温室
2、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 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 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影响: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2)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3)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
3、。缓解措施:1) ;2) ;3)开发清洁能源。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区别: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主要以_形式流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_形式循环,在群落内部主要以_形式传递特点_,_往复循环,反复利用范围各种生态系统都可进行生物圈(全球性)(2)联系:两者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物质是能量的_,使能量能沿着_流动,能量作为_,使物质能不断地在_和_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部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如
4、图所示: 课堂训练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一般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A各种化合物 B各种有机物 C各种无机物 D各种元素2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 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3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4不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 物质 循环 课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