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无忧 教学事业!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一生物必修二教学案: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2. 归纳自由组合定律;3. 探讨孟德尔实验的成功之处。教学重点: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 孟德尔研究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它们有性状分离的现象,接下来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时候,观察到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假设,他是怎么假设的?(假设这两对性状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受精时,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出现了四种性状,其中有两种是亲本所没有的) 对于以上的假设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验证?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实验 过程:YyRr yyrr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想。四、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 2.从一对性状到多对; 3._;4._ _; 5._等。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
3、型指生物_,与表现型有关的_叫做基因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_。小结1.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F1是一个两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的杂合子,因此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四种表现,且比例为1:1:1:1。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即具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与非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选材、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大胆设想等。4.新名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记忆节节清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
4、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巩固提高例题例1 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紫马101,绿缺310,绿马107。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例2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解析:A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C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D项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以上三项的后代都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高中生物 1.2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第二 课时 教学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