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 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 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 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 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1、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1.1、产能产业链持续扩张、进军硅基新材料领域成本、产能优势全球领先的金属硅及有机硅领域龙头企业。合盛硅业主营业务为金属 硅(又名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等,是全球唯一配套自备电厂生产金属硅及下游有机 硅的龙头企业,现阶段已实现原料端石英矿、电力、石墨电极全部自给自足,产品工业硅、 有机硅产能均位列世界第一。公司下游产品广泛用于航天军工、电子通讯、光伏新能源、 医疗健康、汽车、纺织、日用化工等各个领域。工业硅、有机硅产能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现有工业硅产能 84 万吨(含新疆产区 8
2、0 万 吨及黑龙江产区 4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 58 万吨(含新疆产区 40 万吨、四川产区 9 万 吨及浙江产区 9 万吨);正在布局工业硅扩产产能 80 万吨(新疆鄯善产区 40 万吨预计 2022 年三季度投产、云南产区 40 万吨预计 2023 年中投产),有机硅扩产产能 40 万吨(新疆 鄯善产区二期 20 万吨 DMC、三期 20 万吨 DMC 分别于 2022 年一季度、二季度投产,云 南产区项目正在布局中)及多晶硅硅料扩产产能 20 万吨(预计 2023 年三季度投产)。发展历程:在 90 年代初期,合盛就开始涉足有机硅产业,是国内最早进行有机硅橡胶 规模生产的企业之一。2
3、005 年,浙江合盛硅业正式成立,迅速依托黑河 6 万吨工业硅项目 和嘉兴 13 万吨(扩产后)有机硅项目实现双产品协同发展格局。2009 年起,公司在新疆 先后布局石河子、鄯善两大项目生产基地,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极低的发电成本实 现了硅产业链上游“石墨电极自备电厂工业硅有机硅”的一体化布局。2015 年,公 司正式于上交所主板上市,位于鄯善的主产区开始建设。2019 年,昭通水电硅项目正式启 动,充分利用当地硅石资源和电力优势扩张产能。2021 年,石河子有机硅项目投产。2022 年,公司工业硅、有机硅投产产能均超过 40 万吨,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开始建设。公 司硅基材料产业链上
4、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预计将长期保持行业内成本领先。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子公司布局清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罗氏家族,家族成员直接控 股 25.56%,通过合盛集团控股 50.89%,总体持股比例为 76.45%。合盛硅业旗下共有 54 家控股参股子公司,1)工业硅和有机硅:公司主要有新疆西部、中部、东部、鄯善、泸州、 嘉兴、黑河、云南等子公司负责工业硅、有机硅及相关产品的生产;2)煤炭、电力和碳素: 公司主要有新疆西部、鄯善等合盛电业和热电公司为上游生产提供电力供应,隆盛碳素等 公司为上游生产提供碳素,华越型煤、华新新材等公司提供煤炭供应;3)多晶硅、新材料: 公司主要有新疆、云南等地的合盛新材公司
5、进行下游单晶硅、多晶硅及其他新材料的生产。1.2、产能产量持续扩张、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22H1 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13.4 亿元,同比增 长 138.0%,净利润 82.3 亿元,同比增长 482.7%。2022H1 实现营收 130.0 亿元,同比 增长 68.8%,主要系产能的加速释放和产销量的高速扩张;净利润 35.4 亿元,同比增长 48.7%,主要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和上游产业链的一体化生产优势。毛利率及净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21 年度公司毛利率为 52.9%,同比提升 24.7pct, 净利率为 38.6%,同比提升 22.8pct。202
6、2H1 公司毛利率为 41.6%,同比下降 2.4pct, 净利率为 27.25%,同比下降 3.7pct,主要系大量新增产能刚刚投产,尚未产生盈利。 2022H1 研发投入大幅上升,其他费用保持稳定地位,2022H1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 -21.0pct/-6.9pct/+156.5pct/-31.5pct 至 0.12%/1.44%/4.86%/1.02%。公司主营业务结构稳定,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仍为有机硅、工业硅的 生产销售,近年来随自备电力供给完善和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公司工业硅、有机硅营收、 毛利均稳步提升。2021 年,公司工业硅营
7、收 89.1 亿元,同比增长 231.5%,占比达到 42%; 有机硅营收 122.4 亿元,同比增长 245.0%,占比达到 57.6%。毛利率层面,公司工业硅 毛利率为 49.1%,同比增长 190.0%,实际贡献毛利 43.8 亿元,占总体的 38.9%;有机硅 毛利率为 55.9%,同比增长 185.2%,实际贡献毛利 68.4 亿元,占总体的 60.7%。1.3、自备电力与一体化产业链带来显著成本优势合盛硅业工业硅、有机硅成本均位列行业最低,自备电成本优势和产能规模优势全行 业领先。从工业硅成本结构来看,含硅石、碳质还原剂和石墨电极在内的原材料成本占比 在 45%左右,燃料动力的成本
8、占比在 35%左右,平均单吨工业硅所需的电力就在 12000 至 13500 千瓦时上下,两者为工业硅生产的主要成本壁垒。公司自备电成本优势明显。新疆煤炭价格低廉:新疆地区煤炭坑口价维持在 100-200 元/吨左右,到厂家约 340 元/吨,远低于中东部地区。合盛自备电厂满发成本低:合盛自 备电厂年发电小时数接近 8000 小时,远高于国网的平均 5000 小时,高效发电成本低。加 权平均电耗成本:公司自备电成本 0.2-0.23 元/度,云南、四川丰水期水电 0.3-0.36 元/度、 枯水期水电 0.4-0.6 元/度,公网电 0.3-0.4 元/度。 全国停建自备电厂确保优势得以保留。
9、2017 年下半年全国停止审批自备电厂新建项目, 已批未建项目也不准建设,全面停止未来自备电厂新增保证了新疆具有成本优势的金属硅 产能不会大规模增加,保证了新疆企业的成本优势。公司自产石墨电极将在未来拥有更大成本优势。单吨工业硅所需的石墨电极大约在 0.1 吨左右,公司目前拥有布局在新疆鄯善等地区的合计 10.5 万吨自产石墨电极,足以覆盖超100 万吨工业硅产能。目前石墨电极的行业平均价格大约在 25000 元/吨左右,符合工业 硅生产需求的石墨电极价格最低在 19000 元/吨左右,自 2022 年初以来,石墨电极价格不 断上升,远超往年同期水平,预计未来石墨电极价格有望持续提升,将为公司
10、带来更大的 成本优势。 工业硅余热发电+电厂蒸汽用于有机硅能源进一步降低公司能源成本。工业硅生产中采 用硅煤作为还原剂,生产过程产生较多余热,合盛硅业工业硅产能均配套余热发电设备大 幅降低了发电成本,同时电厂产生的蒸汽用于生产有机硅,一吨有机硅产品需要约 5 吨蒸 汽,一吨有机硅节约 1000 元/吨的蒸汽成本。公司工业硅成本位列全行业最低。根据测算,目前行业内工业硅平均生产成本在 15000 元/吨左右,其中电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占比合计达到 80%以上。合盛硅业自备电力的成 本优势在 2680 元/吨左右,原材料领域内硅石、自备石墨电极的成本优势合计在 1441 元/ 吨左右。2021 年
11、合盛硅业工业硅单吨成本控制在 8495 元/吨(未包含费用),行业内采 用外购公网电、外购电机的厂家平均成本则在 12616 元/吨左右。有机硅层面公司成本也是行业最低,公司浙江、四川厂区的有机硅原料氯甲烷为自给, 甲醇外购,同时原料工业硅全部为公司自给,并且由于公司硅产业链工艺较成熟,有机硅 使用的工业硅原料为工业硅 5 系列及边角料,成本低于市场普遍使用的 421 产品。有机硅 毛利率层面合盛硅业一直高于新安股份,常年维持在 30%以上。根据测算,合盛硅业目前有机硅单吨成本控制在 15800 元/吨左右,行业内其他采用 完全一体化供应的企业整体成本在 16200 元/吨左右,仅有配套工业硅
12、或氯甲烷、甲醇的企 业成本在 17000 元/吨左右,完全外购材料的企业成本在 18600 元/吨左右。在工业硅、甲 醇、氯甲烷价格走高的过程中,合盛硅业成本优势将日趋明显。2、工业硅:预计2022年冬季开启上涨趋势2.1、工业硅需求:下游光伏需求爆发工业硅产品主要运用于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三大领域。2022 年,预计国内工业硅 下游有机硅消费占比 45%,光伏领域消费占比将达到 34%,合金领域消费占比 19%,其 中新能源领域消费需求占比在有色金属中仅次于锂,光伏需求爆发将对工业硅需求有巨大 拉动。随着光伏一体化发展和碳中和背景下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预计全球工业硅需求将 持续增长。多晶硅
13、将成为光伏一体化发展下工业硅需求的重要增量。多晶硅是工业硅的下游产品, 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95%以上的多晶硅将通过单晶直拉工艺制成硅棒,并通过金刚线 切割成为硅片,随后被制成电池片、光伏组件等产品,最终运用于光伏电站建设。光伏领域工业硅用量将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 年中国光伏装机 量为 53GWH,全球装机量为 163GWH,光伏用工业硅在 54 万吨左右。随着光伏产品价 格和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预计未来光伏装机量将大幅上升,同时因海外传统发电成 本较高,未来对低成本的光伏发电需求更大,
14、预计海外光伏装机量和需求量增速将超过国 内增速。预计 2022、2023 年国内光伏装机量分别将达到70、100GWH,海外光伏装机 量将达到 154、216GWH,2023 年光伏用工业硅量将达到104.2万吨,使得国内工业硅 产能有效释放。多晶硅产能快速扩张,工业硅需求有望被放大。根据上海有色网预测,2022-2023 年 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别达到 118.5 万吨、220 万吨,多晶硅产能快速增加,同时多晶硅目 前吨成本在 6 万元/吨以内,售价高达 30 万元/吨以上,因此新增产能开工率将快速攀升, 多晶硅产量将快速提高进而大幅提高工业硅需求。有机硅下游需求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有机硅品种
15、主要包括 107 胶、110 生胶、混炼胶、 环体硅氧烷等,主要下游应用包括硅橡胶、硅油等。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有机硅及 其改性材料作为石油基产品的替代品的必要性逐步增加,其中目前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成 本优势的是用硅橡胶替代合成橡胶2021 年中国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约为 821 万吨, 其中包括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19.2 万吨、高温硫化硅橡胶(HTV)85.1 万吨、液体 硅橡胶(LSR)9.3 万吨,将带来大量有机硅消耗需求。建筑建材、电子电器、化工纺织、医疗健康四大市场的持续扩张预计带来有机硅下游需求稳步提高,预计有机硅年需求增速 稳定在 8%-10%左右。合金方面金属硅用于生
16、产硅铝合金、铜硅合金、硅钢(大部分使用硅铁)。高硅铝合 金是由硅和铝组成的二元合金,是一种金属基热管理材料。提高硅含量可使合金材料的密 度及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同时,高硅铝合金还具有热导性能好,比强度和刚度较高,与 金、银、铜、镍的镀覆性能好,与基材可焊,易于精密机加工等优越性能,是一种应用前 景广阔的电子封装材料,特别是在航天航空、空间技术和便携式电子器件等高技术领域。 硅钢具有导磁率高、矫顽力低、电阻系数大等特性,因而磁滞损失和涡流损失都小,主要 用作电机、变压器、电器以及电工仪表中的磁性材料。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图指导和预测,未来 3 年内汽 车用铝增速将达到 9
17、%左右,硅铝合金用量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7%以上,将成为工业硅下游 需求的稳定增长点。 出口:海外供应持续下降,出口总量有望回弹。2021 年中国金属硅出口量 78 万吨, 2022 年 1 至 7 月出口量受到疫情影响下降至 40.8 万吨,同比减少 11.98%。随着疫情情 况稳定,国内上游供应恢复,海外光伏需求持续加速增长,海外有机硅、合金需求稳定增 长,而海外工业硅企业没有大规模扩产计划,中国金属硅价格仍然有明显优势,预计未来 金属硅出口量将有明显提升,预计 2022-2025 中国工业硅出口量将分别达到 70 万吨、75 万吨、82 万吨、90 万吨。2.2、工业硅供给:碳中和背景下扩
18、产有限、竞争格局优化中国为工业硅领域最大生产国,2021 年产量占比达到全球 77%。工业硅属于高耗能、 高排放行业,近年来在碳中和、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全球产能和国内产能均有所下降, 但产量仍在持续上升,2021 年全球产能利用率达到 61.8%,创下近十年来最高点。2021 年全年,全球工业硅产能达到 632 万吨,国内工业硅产能达到 531 万吨,占比超过 84%。全球产量方面,预计中国地区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球其他主要产区产量将基 本保持不变。从近几年政策和产量趋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工业硅生产的高污染和高排放问 题仍然显著,在碳中和大趋势下的监管相较过往更加严格。预计全球产能将在后
19、续保持稳 定,产量的主要增长主要来源于僵尸产能的复产和落后产能的转产再建等领域。国内产能方面,工业硅主要产能集中在新疆、云南和四川地区。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1 年新疆地区拥有 184 万吨工业硅产能,全国最高,云南和四川 地区由于水电丰富工业硅产能较为集中,云南地区产能 130 万吨,四川地区产能 70 万吨。 2021 年底全国工业硅总产能为 531 万吨,相比 2020 年产能增加 27 万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1 年国内金属硅产量 278 万吨,相比 2020 年增加 56 万吨,产量增加主要来自新疆地区,2021 年新疆地区金属硅产
20、量 122 万 吨,相比 2020 年增加 35 万吨。云南地区产量基本保持不变,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产量 有所提升。陡峭的行业成本曲线决定了工业硅产能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的新疆、云南等地区。电费 是工业硅生产占比最高的成本,电费在成本中占比普遍在 30-40%。目前工业硅行业电费 主要分为三个梯度,新疆地区由于煤炭价格优势自备电厂发电成本低廉,成本在 0.15-0.17 元/千瓦时,此为第一梯队成本最低;第二梯队是云南、四川水电及新疆地区公网电,云南四川丰水期电价在 0.26-0.3 元/度,新疆地区公网电价 0.26-0.3 元/度,此为第二梯队;成 本最高的为中西部地区公网电价,电费成本高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 一体化布局完善的工业硅、有机硅双线龙头企业 2022 年合盛硅业 研究 报告 一体化 布局 完善 工业 有机硅 双线 龙头企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