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行业产品研发情况、营销战略、行业营销渠道及行业发展困境分析.docx
《中国美妆行业产品研发情况、营销战略、行业营销渠道及行业发展困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妆行业产品研发情况、营销战略、行业营销渠道及行业发展困境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美妆行业产品研发情况、营销战略、行业营销渠道及行业发展困境分析 一、美妆产品研发:技术为本,品类丰富度要求提升 201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340亿元,到了201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超2500亿元,达到了2514亿元,在未来几年,我国化妆品市场会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239亿元左右。2012-202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走势预测 2017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为3581.4亿元。截止至2018年中国美妆行业年产值约4000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我国美妆行业市
2、场规模将达到4225亿元,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49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77%。2017-2023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化妆品行业的新品开发是一个始于创意,经过调研及可行性分析后立项,再经过项目规划及实施转化为成品投放市场的过程。根据不同产品层次的改变,新产品又分为新问世产品,新产品线,现有产品线增补产品,现有产品的改进,市场重新定位型产品以及成本减少型产品。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化妆品公司来说,为了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现有地位,同时开拓更多市场,全面推进品牌的发展,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
3、和公司战略规划,选择适宜的产品类型进行开发。 当前为了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产品研发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定位高端的国际品牌还是定位相对中低端的本土品牌,每年均有着稳定的研发投入,整体来看,国内外化妆品牌的研发费用率分布在2%-3.5%之间。 近三十多来,在面对国际巨头扩张下残酷竞争的同时,国内日化企业的也在积极学习国际品牌先进技术,分别在战略合作,人才积累以及国内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加速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目前在绝大多数的产品研发环节中已经初步具备与国际抗衡的实力。战略合作吸收国际企业研发经验。 在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期间,优秀的本土企业与国际品牌同样存在竞合关系。国际品牌看重
4、优秀本土企业对国内市场消费者,渠道等方面的理解,而本土企业也可以在合作中深入学习国际品牌的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经验。 以上海家化为例,自国际品牌进入国内市场之初,公司就开始不断的积极向国际巨头学习提升自身品牌实力,专注于消费者研究和洞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并通过差异化策略在细分市场上寻找机会。 二、美妆行业营销战略:品牌力重视度提升,媒介创新带来新机遇 1、营销是化妆品企业运营关键,国内外品牌营销费用体量差距明显 按照定义,营销包括辨识用户未被满足的需要,并对目标市场进行规模和利润潜力预测,挖掘自身产品与目标市场的契合点,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为用户创造需求,并以用户最终购买并形成品牌忠诚为目的
5、。而化妆品作为可选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决策受品牌推广力度影响较为突出,因此优秀的营销战略决策对于化妆品企业最终的销售情况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从CTR数据分析来看,大日化行业常常居于全行业广告投入排名前十。并且其中彩妆及护肤品的广告投入增速远高于其他品类,与行业发展趋势也较为一致。全国市场各行业广告花费情况2018H电视媒体中大日化个细分行业广告花费 因此,化妆品企业具备较为明显的高营销费用率特征。通过对上市化妆品企业的分析,国内外化妆品企业的SG&A营销管理费用率在45%-70%的范围之间。单看营销费用的话,根据了解,国外龙头公司欧莱雅和雅诗兰黛集团营销费用率稳定在25-30%之间,
6、而国内品牌,上海家化及珀莱雅的销售费用率均在35-45%的区间中。 因此,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均极为重视营销在化妆品运营过程的作用,甚至国内品牌的销售费用率高于国际品牌,但由于国内外品牌规模体量差异,实际投入的绝对额差距巨大,总体来看,国际品牌在核心营销渠道中的投入相较于本土有着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因此,本土品牌在有限资金实力下必须通过更加与时俱进的营销思路以及更为精准的营销媒介选择,以达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营销思路转变:从产品促销转向品牌建设,积极顺应年轻化趋势营销VS促销:从简单的产品促销向品牌力建设倾斜 除了投入体量上的差距以外,过去本土企业在营销理念上也与国际品牌有着较大差异
7、。对于大量的本土品牌企业,往往在发展初期把营销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产品促销。实际上按照营销对品牌实际产生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分为品牌推广和产品促销:前者主要指的是企业为建设产品的品牌力而做出的广告、宣传等有针对性的推荐行为等,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品牌力为最终目的的,对品牌的销售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一旦有效,影响相对更为深远。而后者主要指用于直接拉动销售量的产品打折、满减、满赠,以及针对经销商的返点、货补等,促销对于提升销售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持续性弱,往往增收不增利,且使用不当甚至会对长期的品牌形象带来损害。营销方式区别 企业在宣传费和促销费之间的分配与该公司旗下品牌的发展战略、定位、目
8、标客群、销售渠道等紧密相关。国际品牌由于自身定位相对高端,因此大量营销精力用于品牌力的建设和推广之上。 新时期新一代消费者注重个性化的特征以及营销形式和媒介的不断更新迭代,既为本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土企业必须转变思路,注重内容+社交新形式,顺应年轻化趋势,才能避免品牌老化,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2、营销媒介变迁: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社交,流量碎片化下本土品牌迎机遇 化妆品营销也随着媒体渠道变迁也经历了从传统的电视报刊杂志,到网络社交媒体的转变,在形式上也从简单的明星代言,进阶到内容营销。从目前的整体营销媒介变化趋势来看,如下图所示,传统媒体渠道仍在下行趋势之中,而网络等新兴
9、媒介处于稳步提升当中。不同媒介近年来广告投入增长情况 以往在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时代,由于媒体流量相对集中,大型电视台、报刊杂志在广告招商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收取巨额的广告费用,同时头部明星的代言费用也相对较高,而国际品牌拥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以高额的广告投入可以占据宣传制高点,但进入新媒体时代,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流量入口的更加碎片化,美妆营销格局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正在向社交媒体为主的传播方式演进。对于美妆企业而言,一方面社交媒体媒介符合当下社会化传播带来高质流量的趋势,另一方面社交媒体进入门槛较低,资金量需求不大,只要运用得到,在同等条件给了本土品牌提供了绝佳的曝光机会。 整体
10、来看,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主要受众为80、90后消费群体。它的蓬勃发展,对于美妆消费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催生了化妆品加速个性化、年轻化不同于服装的即时显现效果,护肤品的效果(特别是护肤品)难在短时间内看到,由于青少年人群的皮肤不稳定,如何选择正确的产品常常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彩妆的流行趋势变化较快,年轻群体追求个性化的需求使得他们对于了解最新的产品流行趋势诉求较强。而此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年轻用户在购买产品时很难获悉全面的产品功效信息,以及最新的流行产品资讯等,而以小红书等全用户贡献内容(UGC)社交平台的出现,以及大量美妆博主进驻的直播
11、平台的兴起,给了新一代消费者直接面对化妆品机会的同时,也给大量优秀新兴品牌的曝光机会,从而催生了一批个性化、年轻化新品牌。 2)促进美妆消费习惯进一步养成,带动消费频次及品类不断提升 护肤品和彩妆的近年来通过新兴媒体的大力营销宣传,也带动了一大批新兴美妆概念的兴起,用户人群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交媒体传播通过更为详细的解读和定制化的产品分享,使得用户的使用需求也被不断细化和挖掘,从来带动了美妆消费内容的不断丰富。同时,在营销技能(产品教育创新、产品设计创新)不断革新的时代,目前美妆产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消耗品,更是一种对美好容貌的向往以及个性化的彰显,类似于挑选不同风格的服装,青少年人群已经开
12、始通过选择化妆品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在产品教育革新和产品设计创新的时代,他们购买化妆品的频率将得到提升,也更加愿意倾向于尝试新兴品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较高性价比、高创新能力、多sku的本土大众化妆品品牌也受到了大量欢迎。 总结来看,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在经历了一定的品牌发展期后,均会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而新时期面对营销新形式和新媒介,与国际品牌在一定程度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营销变革既为本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能都否取得成功关键还在于本土品牌思路是否真正转变,是否具备足够的战略执行力。 三、美妆行业营销渠道选择:CS渠道助力快速下沉,电商蓬勃发展 渠道是化妆
13、品企业运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战略环节,由于国内市场城乡结构环境相对复杂,渠道体系也较为庞杂。整体上来看,日化渠道可以分为商超卖场(KA)、日化专营(CS)、电商渠道、百货专柜以及单品牌店等,海外流行的药妆连锁和直销模式在国内相对小众,除此之外还有美容院渠道等。目前来看,商超KA渠道目前仍然是日化第一大渠道,但是在近年来呈现加速下滑迹象,2017年已跌至27.7%的占比;同时,日化专营店CS渠道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目前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达到17.6%。此外,电商渠道在2010年开始飞速发展,到17年已经达到23.2%,成为我国日用化妆品的第二大渠道;此外,百货业态一度相对低迷,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14、,但随着购物中心的转型,2017年百货及购物中心占比开始有所提升,目前销售额占比为18.7%。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环境及社会结构的变迁,2003年-2017年间我国日化销售渠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渠道体系的兴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品牌的发展境遇。 1、线下渠道:国际品牌以百货专柜为主,本土主要发力CS渠道 在线下渠道中,从国内外品牌主要的分布来看:国际品牌布局的渠道主要为百货专柜及购物中心单品牌店,而本土品牌主要渠道为KA和CS渠道。两者会有一定的交叉,最终的布局差异仍然是由品牌定位所决定的。 1)百货专柜以及购物中心渠道是以品牌商为核心。这类终端通常掌控在品牌商手中,能够根据品牌商意志
15、进行实时的调整,对中高端品牌而言,这类渠道便于品牌商维护品牌价值;同时,没有了中间环节,品牌商也得以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及时的了解需求变化。此外,由于百货及购物中心整体形象定位原因,对于进入的品牌本身也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要求。因此,百货及购物中心基本被定位中高端的国际品牌所垄断,同时也有少数定位中高端的本土品牌。 2)CS以及KA更多是以加盟商、代理商掌控操作权。这可以帮助在国内复杂的城乡结构中,能够及时的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适时调整,有利于品牌在渠道上快速下沉。但不可否认的是,越往低线市场走,品牌对经销商依赖程度会越高,因此这两个渠道布局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对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国际
16、品牌中国地区渠道占比本土品牌的渠道占比 在CS及KA渠道,国际品牌也通过旗下大众品牌做了积极尝试,如欧莱雅和宝洁旗下的Olay品牌等,但整体来看CS及KA中本土品牌仍占据着绝对优势。 而正如前文所述,CS及KA渠道的优势在于渠道下沉,但越是下沉,品牌对经销商的依赖程度会越高,本土品牌相对于国际品牌在处理经销商利益方面显示出更加灵活地一面,反映在给予代理商的折扣率更低,并且灵活应用销售返点,货补等其他优惠政策,充分让利代理商,而国际品牌一方面人力成本,税收成本等相对较高,且较为僵化定价及销售策略难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变通,导致其能够给予经销商折扣优惠相对有限。本土品牌在日化渠道的供货折扣一般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行业 产品 研发 情况 营销 战略 渠道 发展 困境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