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教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牛郎织女(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 牛郎织女一1. 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和蔼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4. 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展表演。l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l 难点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和蔼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1. 字词教学。边读课文边圈诞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对学生自读的状况,教师应认真检查。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要提示学生留意“嫂”是平舌音,“纱、 筛”
2、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其次步:指导学生写字,“嫂、郎、辆、纱、酿、泳、婚、挨”是左右构造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构造的 字;“狱”是左中右构造的字,“趟”是半包围构造的字。2. 阅读理解。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然后设问:读课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展练习。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觉察字音读得不 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准时订正。学生再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边默读课文边理清课文
3、脉络,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根底上精读课文。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 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奇特生活的向往。3. 表达运用。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然后依据故事情节进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1此列出复述提纲,即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切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教导时机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最终,把前后内容连接起来,完整地进展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也可依据课文某些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展制造性地复述,提高复述的效果,提高口头表达力量。
4、1. 预习提纲(1) 查找资料,了解叶圣陶以及四大民间故事。(2) 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3) 在文中找出能分别反映牛郎和织女性格特点的句子,并画下来。(4)摘抄你觉得文中写得美丽的词语或句子。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课时目标第 1 课时1. 会认“嫂、恳”等 11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 14 个词语。2. 依据故事情节进展,试着给每个情节概括小标题,理清故事构造。3. 品读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一、导入课,初识民间故事。1. 出
5、示迢迢牵牛星一诗,自由读一读,借助注释读懂诗的大意。诗中讲了哪一个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zhu素手,札札弄机杼zh。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注释:看那遥远的牵牛星,光明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瘦长而白皙的手,摆布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成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银河,但他们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2. 关于牛郎织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沟通3. 你了解民间故事吗?沟通: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文学形式,它
6、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象,寄予了奇特的情感板书,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抱负。这些故事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流传下来,后来一般又经过了文人的整理、加工和修改,始终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诗经中就有过记载,而且汉代还觉察过雕琢的石像,如此推算或许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传奇,这个民间故事不仅被写成诗,写成书,拍成戏等,人们还把他们相见的日子农历七月七日定为“七夕节”,这备受人们宠爱的故事必定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日就让我们来重温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整理的牛郎织女一。板书课题通过学习和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词,既扩展了学生阅读面,又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既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又了解了牛郎织女故事的
7、相关背景学问,一举多得。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1. 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大家把这些生字词牢记在心中了吗?教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牛郎爹妈嫂子 一辆车 好歹希奇纱衣妻子 一趟 托着游泳结婚一辈子 挨近重点正音:“嫂”是平舌音,“纱”是翘舌音;“罕、婚”是前鼻音,“郎、辆、趟、泳”是后鼻音。2. 课文表达了牛郎和织女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初步了解课文大意。3. 故事的仆人公是谁?牛郎与织女围绕这两个人物,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怎样的?扫瞄课文,争论沟通:故事是怎样开头、进展、结局的?依据学生的沟通,课文按事
8、情进展挨次可分为六局部: 第一局部1、2 自然段:生活很苦,人称牛郎。其次局部3、4 自然段:照看周到,老牛亲切。第三局部58 自然段:长大分家,赶出家门。第四局部913 自然段:老牛说话,教导时机。第五局部1416 自然段:来到森林,见到织女。第六局部1721 自然段:相遇相知,结为夫妻。小结:故事稍长,想要快速的读懂,要留意探寻出仆人公,围绕仆人公探寻主要情节,就可以读懂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了。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初读时不流于形式,就要从字、词、篇上,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进展初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各个自然段列出小标题,为复述课文做好铺垫。三、精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1. 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9、:说说在你的眼中牛郎和织女是一位怎样的人,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达,想好了写下来。织女:勤劳和蔼、心灵手巧 牛郎:忠厚狡猾、勤劳和蔼2. 细读人物:(1)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描写织女和牛郎的有关句子。(2)指名学生说出相应段落。描写织女的句子: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黄昏,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绚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秀丽。出示彩霞图片,学生赏识彩霞的美。师:我们每天看到的秀丽朝霞和晚霞,五颜六色、美不胜收的云霞,美不美?这都是出自织女的手艺,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彩霞的美,读出织女的了不起。描写牛郎的句子: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10 牛郎织女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