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 抓住文中有新奇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存语言,并尝试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1.认读5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 抓住文中有新奇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存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布满奇怪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
2、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索并沟通:假设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熟悉我吗? 2.沟通读后感受: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怪。 3. 揭题引入 假如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好玩的事情呢?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索: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
3、字“假”: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假”的意思是临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话”。 读准轻声词:“衣裳” 读音“shang”,拟声词:“簌簌” 读音“s”。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观察/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赶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然跑出来”等短
4、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其次自然段,教师示范圈划词语: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关门做功课、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找出文中有新奇感的句子,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1.识字:舞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协作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动。 书写指导:四竖要匀
5、称,其次个长横要伸展。 2.依据“舞”字的意思,沟通: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摇摆身体、摇摆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四周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刚没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刚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尝。朗读重音指导: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6、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白色的是谁?紫色的是谁?黄色的是谁?从哪里冲出来?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朵。 2.在观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尝。读出“欢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冲了出来。 (二)引导发觉,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索: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现象?(植物生长,花开了。) 2.争论:是怎么写的呢?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发觉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
7、特殊地有意思,特殊有新奇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沟通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存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依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存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 hung( )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 )。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 w( )狂欢。 其次课时 一、复习回忆,积存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
8、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与舞会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与舞会了。 设疑:还有谁也来参与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尝,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尝,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 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相互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2. 划出觉得有新奇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吹着口笛” “相互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 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欢乐的心
9、情。 4. 思索: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殊有意思呢? 5. 沟通: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布满奇怪想象的词句 1. 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 沟通。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假如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嬉戏,他们的教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学问,想一想。通过沟通,明白花孩子们做的功课是汲取养分、汲取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
10、样?(厌烦、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4)联系自己经受,说说被罚的味道。教师顺势引导,做功课时不能贪玩。 (5)再读句子,体会奇怪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观察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赶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展想
11、象写话:花宝宝们会怎么找妈妈呢?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训练: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妈妈。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读最终三段。 (5)再读句子,体会奇怪想象。 三、回忆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忆写法 提问: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你知道泰戈尔胜利的小秘诀是什么吗? (二)沟通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们以后要像诗人那样,多观看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才智,这种才智,就叫想象力! 四、链接文本,推举阅读 (一)链接文本 出示泰戈尔散文诗榕树
12、片断,读一读,体会奇怪的想象。 妇女们常到池边来汲满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动,仿佛睡眠挣扎着要醒过来似的。 (二)推举阅读新月集 部编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悉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水泥、排列、规章、迟到”等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词典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 3.感悟对秋天门前水泥道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2.预备梧桐树树叶。 学生预备: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2.查找能表达秋天漂亮的物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13、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日,我们就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桌,争取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生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字,口头
14、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沟通,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拟难认,沟通识记方法。 (3)拿诞生字卡片,同桌相互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水洼w 脚印yn 凌ln乱 增zn添 棕zn色 雨靴xu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拟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教师适当点拨: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
15、时还能观察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加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意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沟通、相互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自主识字力量。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拟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 2.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
16、和同学沟通沟通。 (2)学生汇报、沟通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沟通状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适;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适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章,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
17、不规章”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看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我_时,天开头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许多的_,就像铺上了一块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纳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查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终采纳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看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泥晶紧院印 2.引导学生进
18、展观看,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拟难写。 3.学生汇报沟通认犯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留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个点儿。 (2)印: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4.教师示范,学生观看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现,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水泥亮晶晶紧急大院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受观看、沟通、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力量。 其次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脚印凌乱增加棕色雨靴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情愿说一说那条
19、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漂亮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的笔墨去观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把握。同时,回忆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尝文章语言的美丽。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展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观察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觉的
20、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消失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始终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始终到路的终点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方) (3)把水泥道比方成了什么?(把水泥道比方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