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docx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 106 页107 页的例 2 和练习二十六。例 2 是在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在比照两组数据的过程中, 感受到两个单式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二核心力量运用迁移的学习方法探究复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进展数据观念及进展合情推想的力量。三学习目标1. 结合“霾”的生活情景,经受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把握绘制方法。2. 在比照、分析、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活动中,能进展简洁地分析和推测, 进展数据分析观念。3. 在解决问题
2、的过程中,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系,进展合情推想的力量。四学习重点经受数据的读取、处理和分析的过程,进展数据分析观念。五学习难点尝试读取数据背后的信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统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复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学习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课前复习作业单一:请依据过去 24 小时 A 城和 B 城的空气质量AQI指数统计表。从中任选其一,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二课堂设计1. 谈话导入,读取数据师:最近天气真是阳光明媚啊,有些日子不见那个家伙了,知道教师说的谁吗?霾关于霾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沟通如:霾是指缘由不明的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
3、的浑浊现象, 霾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以及霾的危害等。师:嗯,别看“霾”的个头儿小,但是对人类的危害可不小!课件出示霾的相关资料今日我们就来争辩一下与“霾”有关的数学问题。课前教师也为大家预备了一组数据,课件出示统计表:过去 24 小时 A 城和 B 城的空气质量AQI指数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并解释表中的微克,感受微克/立方米。师: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板书:数据要想对这些数据有感觉的话,可以把这个统计表制成统计图。生汇报课前制作的统计图,并生生评价。师:再读一读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又读出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会分别知道 A 或 B 城市过去 24 小时空气质量的数据以及其变化趋势并
4、且试着说一说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数量多少、变化趋势、直观等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板书:数量多少、变化趋势【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感受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同时为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埋下伏笔。】2. 探究知1比较质疑,产生需求师: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对 A 和 B 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分别有了初步的了解,观看这两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 1:A、B 两所城市在过去的 24 小时里的空气质量状况哪个更好一些? 为什么?预设 2:我觉得A 城市总体来说比较好,由于这个城市除了夜里 0 点时分的记录偏高,其它时间短
5、都比较偏低。预设 3:我觉得B 城市的总体状况比较好,由于这个城市一天的状况都比较稳定。【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读取数据,在比较的过程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有效表达的需求,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2争辩沟通,尝试绘制师:到底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更好一些,这样看来看去真麻烦,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再尝试比一比。预设 1:可以将两副图画在同一幅统计图中进展比较。预设 2:可以将两幅图重叠在一起进展比较。师:真是个不错的方法,你是怎么想到的?横、纵轴的布局是一样的,也就是比较的标准都一样,在这种状况下便可以将他们重合在一起进展比较。课件演示:重叠在一起师:你们觉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人 小学 年级 下册 数学 复式 折线 统计图 名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