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最新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方案五篇.docx
《浙教版最新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方案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最新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方案五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教版最新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指导方案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习作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乡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2.了解班级同学的一些特长,以便有利于自己策
2、划活动。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么样策划才能把一次活动搞成功,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课时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
3、的热爱之情。三、小组交流讨论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投影)。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5.小结过渡:刚刚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四、展示活动方案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2.其他
4、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五、总结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的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在活动中我们有同学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1.想象家乡
5、发生的巨大变化。2.想象家乡的新面貌。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五、小组评议,互改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2.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六、佳作赏评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
6、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教学难点: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的。教学准备: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小结。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
7、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
8、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这样做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
9、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小组派代表发言。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整体回顾中进一步提炼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一个基础;结合习作交流自己和同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课时一、背诵古诗词,激
10、活积累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如“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熟读成诵。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课外拓展。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
11、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五、当堂训练:1、背诵诗句。2、背写诗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梅花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过程与方法:
12、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二、出示自学目标1、掌握课文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学指导: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
13、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学时间8分钟。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测学习情况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2)同桌互读。(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
14、序。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第一(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第二(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珍爱梅图)第三(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板书:不能回国)第四(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板书:赠墨梅图)第五(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板书:送梅花巾)4、小结六、当堂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15、。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8分钟后看谁学得!四、学生开始自学五、检查自学情况。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
16、来。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六、谈谈体会1、学习第一件事。(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2)思考讨论:“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
17、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
18、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最新 年级 语文教案 指导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