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其他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附属医院其他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属医院其他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附属医院其他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附属医院其他科室医院感染掌握制度 1、高压氧治疗室消毒治理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应对房间、物表、器械设备等清洁,保持通风。 (2)、进入高压氧治疗室应换专用鞋。 (3)、坚持做到一人一专用吸氧面罩,疗程完毕后弃去面罩。 (4)、每日上、下午治疗完毕后马上对高压氧舱内空气、物表消毒,清洁舱内地面。 (5)、需隔离的患者治疗时,应设专舱治疗,治疗后应按患者的病种进展清洁消毒。 2、特检科消毒治理制度 (1)、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对手进展消毒;进展无菌操作应根据无菌操作规程进展。 (2)、感染或有传染性疾病的
2、患者尽量安排在最终检查或操作,检查、操作完毕后应对患者接触的物品、仪器、四周环境作适当的消毒处理。 (3)、无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4)、重复使用的物品使用后应按要求进展消毒或灭菌。 (5)、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措施。 (6)、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地面、物表清洁,有污染时应准时消毒,仪器或探头等珍贵物品的消毒应根据产品使用供应的方法进展。 (7)、医疗废物应分类存放,制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3、检验科及试验室的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并严格执行试验室操作规程。 (2)、
3、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展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需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准时进展分类放置,不得随便丢弃。 (5)、各种器具应准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消毒或灭菌);病原体的培育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急废物,应当首先在进展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废弃的血标本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并准时用封口绳封口和贴标签。 (6)、报告
4、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完毕操作后应准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外表及地面进展常规消毒在进展各种检验时,应避开污染;在进展特别传染病检验后,应准时进展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马上处理,防止集中,并视污染状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展治理。 (10)、试验室的医院感染治理参照检验科的治理要求。 4、理疗科消毒感染治理制度 (1)、建立卫生、消毒制度,保持物表、地面清洁,做好室内通风。 (2)、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对手进展消毒。 (3)、每日更换检查治疗床床单
5、,受到污染应准时更换。 (4)、使用的仪器应清洁、消毒前方可再使用。 (5)、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存放。 5、药剂科消毒治理制度 (1)、上班时着装干净,配、发前应洗手。 (2)、建立清洁卫生制度,定期对地面、物表、发药篮、储药冰箱进展清洁。 (3)、非本科工作人员制止随便出入工作间。 6、病理科消毒治理制度 (1)、工作室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物表、地面、桌面应每日清洁,受到污染应准时消毒。 (2)、制片用过的吸管、试管、器械等应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冰冻切片机台及器械等污染后应准时消毒。 (4)、制片后的液体可直接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如为感染性的液体应加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在排
6、入污水处理系统。 (5)、制片剩余的标本应按医疗废物分类存放。 (6)、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7、被服房感染治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 (2)、在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开在病房、走廊进展清点,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3)、仔细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并做好标记,先消毒后清洗。 (4)、工作环境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 (5)、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8、抢救车消毒治理制度 (1)、每天坚持做车内清洁处理,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7、(2)、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车内物品两次。 (3)、运送传染病病人(包括疑似患者)及尸体后应马上对车内空气和物表进展消毒。 (4)、驾驶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方向盘等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洁净。运送传染病患者(包括疑似患者)时戴口罩、穿工作衣、戴手套。任务完毕后洗手及手消毒(必要时沐浴更衣),彻底冲洗消毒车辆。 (5)、运送病人时驾驶室尽量保持通风。 9、养分室、食堂消毒治理制度 (1)、仔细做好工作人员就业前的体格检查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感染性疾病人员不能在养分室、食堂工作。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展安康检查,发觉患传染病者应临时或永久调离工作岗位。 (3)、应有严格的洗手、剪
8、指甲的习惯,进入工作间应穿戴好工作衣帽,帽子应把头发罩住,不留胡子,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在工作间抽烟。 (4)、开头工作前用洗手液和流淌水洗手及前臂。工作过程中手受到污染时应准时洗手。 (5)、必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6)、工作中应做到: 各类食品的储存必需半成品和成品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冷藏室和常温室都必需有防毒、防鼠、防虫和掌握温度、湿度的设施;严禁变质腐败的食品入库。 烹调用的操作面、切菜板、刀具等,应分蔬菜用、水产类用、肉食类用三种,并应做到生、熟分开,以预防食品间发生其次次污染;分发食品应用餐具,不得直接用手拿取;各种金属机械如切肉机、绞肉机等必需有防尘罩,使用后
9、应彻底清洗;公用食具使用后必需消毒。 食品制作必需有严格的卫生制度。蔬菜应先洗后切,切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经过烹调的熟食品不得存放时间过长;对剩余饭菜,尤其是肉类、鱼类再食前必需经过检查,经彻底加热前方可食用;凉拌食品及生食蔬菜,食前必需洗净及烫洗消毒。 (7)、定期大扫除,定期抽查储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进展环境卫生检测。 (8)、患者的饭菜票应一次性食用,制止患者直接到食堂就餐。 (9)、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 10、太平间消毒治理制度 (1)、太平间应门窗严密,做好防鼠、灭鼠等工作,每日进展清扫,保持清洁整齐。 (2)、运送尸体的担架、推车等用具专用,用后准时消毒处理。 (3)、每取
10、放一具尸体后,停放尸体的台面都要进展消毒处理。 (4)、烈性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用浸泡过消毒剂的棉球将口、鼻肛门等开口处堵塞,并用浸有消毒剂的被单包裹尸体放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密封。 (5)、太平间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穿胶鞋、隔离衣,进展各项操作后应准时洗手消毒。 物业经理人:.pmC 篇2:附属医院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掌握制度 附属医院重点科室医院感染掌握制度 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晰。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淌水洗手设施。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干净,严格执行无
11、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物品必需一人一用一灭菌。取用无菌物品时应用无菌持物钳或镊近距离夹取,干式无菌持物筒应4小时更换一次,一旦污染随时更换。 (4)、抽出的药液应在2小时内使用,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4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棉球、纱布等)一经翻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型手消毒剂。 (7)、各种治疗、
12、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展,特别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展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处理。 (8)、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9)、每月进展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卫生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应查找缘由,再次消毒后检测,直到符合要求。 2、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在病房医院感染治理根底上应到达以下要求: (1)、设置在清洁、宁静的区域。 (2)、布局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需分开。设一般病人血液净化间、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 (3)、治理要求:
13、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需留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应对病人常规进展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等相关检查。 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展,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实行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对透析中消失发热反响的病人,准时进展血培育,查找感染源,实行掌握措施。 血液净化系统:必需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展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 或有严峻
14、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口、反渗水出口、透析配口等,并准时进展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 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cfu/ml,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2023cfu/ml 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每月对透析净化中心进展卫生学监测。 血液透析器重复使用应严格根据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标准执行。 3、ICU的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治理在病房医院感染治理根底上应到达以下要求: (1)、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区)和监护区。治疗室(区)内应设流淌水洗手设施,每天进展空气消毒,消毒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标准。有条件应配备空气净扮装置。 (2)、
15、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别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护理活动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掌握穿插感染。 (3)、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外出时也需更衣,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仔细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留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看、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治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7)、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治理。 (8)、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
16、)、对特别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4、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治理制度 产房、母婴室的医院感染治理在病房医院感染治理根底上应到达以下要求: (1)、产房四周环境必需清洁、无污染源,相对独立,便于治理。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外表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 但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需洗手、更衣、换鞋。 应依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附属 医院 其他 科室 感染 控制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