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5篇).docx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15篇)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行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根本问题,熟识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把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规律思维力量和空间想象力量。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依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
2、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假如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6)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2) 不等式分类: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
3、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3)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推断法 1、定义法:推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推断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规律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推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推断时,可对命题进展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展推断。 3、集合法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推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若A?B,则p
4、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学问扩展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留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表达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认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认,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亲密的联系,故在推断命题的条
5、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推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展推断。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4)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假如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假如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
6、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留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 Sn=an+an-1+a1, +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
7、,要擅长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展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推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推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5) 1.等
8、差数列的定义 假如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假如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
9、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留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 Sn=an+an-1+a1, +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擅长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
10、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展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推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推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6) 三角函数。 留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 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终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终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假如一端是
11、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假如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肯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展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肯定写上综上:由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洁 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洁;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外表积、体积等问题时,要建系; 3、留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
12、余弦值(范围)的关系。 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全部根本大事和所求大事包含的根本大事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依据p1+p2+pn=1); 5、留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根本方法; 6、留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正弦、余弦典型例题。 1、在ABC中,C=90,a=1,c=4,则sinA的值为 2、已知为锐角,且,则的度数是()A、30B、45C、60D、90 3、在ABC中,若,A,B为锐角,则C的度数是()A、75B、90C、105D、120 4、若A为锐角,且,则A=()A、15B、30C、45D
13、、60 5、在ABC中,AB=AC=2,ADBC,垂足为D,且AD=,E是AC中点,EFBC,垂足为F,求sinEBF的值。 正弦、余弦解题诀窍。 1、已知两角及一边,或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三角形是否存在要争论)用正弦定理。 2、已知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 3、余弦定理对于确定三角形外形特别有用,只需要知道角的余弦值为正,为负,还是为零,就可以确定是钝角。直角还是锐角。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7)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简单理解的。 但为什么说q是p的
14、必要条件呢? 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肯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行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若有p=q,同时q=p,则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肯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明显,一个定理假如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 “充要条件”有
15、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8) 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特别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 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16、。 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棱锥的顶点究竟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 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 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 每个四周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 每个四周体都有内切球,球心是四周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 注: i、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底面是正方形的棱锥是正四棱锥。()(各个侧面的等腰三角形不知是否全等) ii、若一个三角锥,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则第三对角线必定垂
17、直。 简证:ABCD,ACBD BCAD。令得,已知则。 iii、空间四边形OABC且四边长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形肯定是矩形。 iv、若是四边长与对角线分别相等,则顺次连结各边的中点的四边是肯定是正方形。 简证:取AC中点,则平面90易知EFGH为平行四边形 EFGH为长方形。若对角线等,则为正方形。 高三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9) 向量 向量运算的几何形式和坐标形式,请留意:向量运算中向量起点、终点及其坐标的特征. 几个概念:零向量、单位向量(与 共线的单位向量是,平行(共线)向量(无传递性,是由于有)、相等向量(有传递性)、相反向量、向量垂直、以及一个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投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通用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