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15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中地理所有知识点总结(集锦15篇) 1 城镇形成进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 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难少 社会:工农业根底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 2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3方面) 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 产业城市化:其次、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削减 3 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进展的意义(4个) 促进地区经济进展,增收就业 促进产业升级,构造调整 第三产业进展 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进展 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 4 农业区位因素
2、条件(3方面) 自然(9)光照 热量 降水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地形(排水条件好) 浇灌水源(地下水、河流、湖泊、绿洲、高山冰雪融水);雨热同期、不同期 生长期长(生长周期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存 灾难(7)旱涝灾难 寒潮暴雪低温冻害 病虫害 土壤盐渍化 风沙荒漠化 水土流失等 (假如答有利,就答自然灾难少) 社会(10)劳动力(丰富廉价素养高) 机械化 商品率 市场 交通 地租 科技(良种 运输技术 大棚 保鲜冷藏)政策 种植历史悠久 饮食习惯 阅历丰富 5 某作物品质优良缘由(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4)(不同于农业区位) 昼夜温差大,糖分积存高,养分丰富 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3、光热充分,光照时间长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6农产品畅销缘由(5个) 作物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具有时间性(反季销售),(海南、热带、南半球的冬季蔬菜瓜果) 产品生态环保 绿色无污染 交通运输便利 产品质量轻 易保存 便于长途运输 7 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 自然(4)地形 水源 资源 能源 环境美丽(高新技术产业) 社会(9)市场 交通 信息通达度 科技 劳动力 政策 地租 军事国防 工业惯性 家乡偏好(侨乡) 产业协作程度 工业根底 8 工业集聚的缘由、影响(3个) 共同利用根底设施,节省本钱 加强企业间沟通协作联系 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本钱,提高经济效益 (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
4、染) 9 工业分散缘由(3个) 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兴旺国家地区:资金 技术 人才 治理 交通运输 物流优势,进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 资源 能源 市场 地租低廉优势) 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 削减本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一般是有污染的工业,兴旺国家转移到进展中国家) 10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 有利: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进展居民增收 增加就业 促进城市化进展 根底设施建立 促进产业构造调整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进展 不利: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11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 有利:削减资源消耗
5、,减轻环境污染 促进产业升级 构造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进展供应空间 不利: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12 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 有利: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促进经济进展,资源开发 加强与外界沟通联系 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 促进城市、区域进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不利:破坏生态环境 不合理施工建立可能诱发地质灾难 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13 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等同于某种工程建立的困难 自然限制: 地形坎坷,地势起伏大(云贵、青藏、山区) 地质条件差,有断层、喀斯特地貌广布(云贵、山区) 河流多
6、,河网密集(南方) 生态环境脆弱(青藏、云贵、西北、黄土高原) 多风沙天气,荒漠化严峻(西北) 多灾难(南方:气候湿热、腐蚀强、台风、海啸、海水侵蚀, 北方:极寒、寒潮暴风雪、冻土,青藏高原:地震、缺氧、冻土、严寒) 社会经济: 经济落后,对交通需求量小(打算因素) 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缺乏 14 开拓(北极)海疆航线影响(3+2个) 有利:缩短时空距离,节省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缓解其他航线海运压力 促进沿线经济进展,资源开发,根底设施建立 不利:破坏污染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削减 15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 大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比照:运量、价格、投资、速度、敏捷性、安全
7、性、天气限制、地形地质限制、灾难限制、资金技术、国防政策等因素) 16 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 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找等深线、结冰期0、泥沙淤积) 位于背风处,受风浪台风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避开断层)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经济腹地宽阔,经济兴旺水运需求量大(打算因素) 港口根底设施完善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便利(铁路大路管道航空) 17 机场选址区位因素(6个) 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好,地势较高利于排水 地质条件好(无断层、喀斯特地貌) 晴天多,雨雾少,逆风 距市区远,受城市影响小 交通便利(高速大路 地铁 大路) 经济兴旺 航空需求量大 18 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选址区位因素(4个)
8、 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好 位于市区郊区(地租低、面积大、避开交通拥堵、促进郊区进展) 交通便利 经济兴旺 客运需求大 19 航天卫星放射中心选址(6个) 地形地质 纬度低,地球线速度大,利于卫星放射 某气候、降水少晴天多 远离城市 交通便利 国防政治 20 核电站选址因素(4个) 远离城市,位置安全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无断层 接近海洋河流,便于取水冷却 交通便利,接近港口铁路 21 修建水利工程的影响(4+5个) 有利:调整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难 削减下游泥沙淤积,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发电航运养殖旅游 调整地区气候,增加降水减小温差 不利: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难,如地震、滑
9、坡倒塌、泥石流 沉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造成动植物削减,生物多样性削减 进入海洋沙量削减,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22 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6个) 加大能源勘探,增加产量 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优化能源构造,开发利用新能源 增加进口,建立能源储藏制度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公民节省意识,削减铺张 23 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4个) 缓解能源短缺 减轻环境污染,有利环保 促进经济进展,根底设施建立,增收就业 有利于能源构造调整,国家能源安全 24 促进地区可持续进展措施(
10、建议、规划、怎么办、借鉴、方法都这么答)(10个)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开铺张 注意生态环境爱护,进展环境治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培育优良品种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养 产业构造调整升级,促进第三产业进展,进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调整农业构造 推动城市化进展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加工体系 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 可再生) 提高产品品质竞争力,扩大营销网络,提高品牌效应 25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6个) 开发利用新能源,削减矿物能源使用 提高科技水平,削减CO2排放 调整产业构造 促进产业升级,削减关停高耗能产业 植树造林
11、提高森林掩盖率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回收利用率 加强政府治理,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公民节省意识 26 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资源交易中心、运输枢纽、中转基地区位(4个) 交通便利(大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某区域中心、与其他地区联系亲密、航运线中点) 是某资源的产区,该资源适合某种运输,商品率高 地形平坦面积大,仓储条件好 27 是否大力进展某事物(进展侧重社会经济,不进展侧重环境爱护) 进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2个) 有利于促进经济进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根底设施建立,产业构造调整,城市化,第三产业进展,能源构造优化,环境爱护 不进展(自然+社会经济)(2个) 参照自然
12、地理第29点:五个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竞争力差,铺张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资金技术缺乏,距离市场远,市场需求小,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本钱高 28 进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5个)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地理位置好,临海 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气候条件好 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29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5个) 缓解北方北京天津地区缺水状况 促进经济进展,供应工农业生活用水 带动相关产业进展,根底设施建立 调整气候,变得更加潮湿,温差减小 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30 兴旺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2方面) 兴旺地区
13、优势:资金充分 劳动力素养高 科技技术 治理水平 法制完善 市场宽阔 交通便利 物流兴旺 信息通达度好 环境美丽 政策支持 根底设施完善 产业协作度好 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 能源 资源丰富 市场宽阔 地租低 政策支持 进展潜力大 高中地理全部学问点总结(2) 纬度(打算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
14、;寒流:降温减湿)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高中地理全部学问点总结(3) 植被: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 农业:调整农业构造,退耕还林还草,进展节水农业提高浇灌技术 牧业:合理规划牧场载畜量,种植人工草场 樵采:开发利用新能源,种植人工用材林,调整产业构造 工矿:进展矿井回填,恢复表土植被 河流水地下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河流流域规划,合理安排水资源 交通城市:合理规划,削减占用植被,施工后恢复植被 高中地理全部学问点总结(4)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
15、最为严峻 咸潮的形成缘由:自然缘由: (气候)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缘由: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安康造成危害;b对企业生产造成威逼,生产设备简单氧化、腐蚀,锅炉简单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上升,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实行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实行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治理;d节省用水 高中地理全部学
16、问点总结(5)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常常用于谷地) 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 (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 冬季海洋内陆 天气状况:白天晴天阴天(缘由是晴天大气减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缘由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 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加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 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
17、,也可以降温,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聚多降水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 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
18、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现在的大题根本都考“气候的非地带性”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 4 影响温差的因素(5个) 纬度:高纬低纬 海拔:年温差:低海拔高海拔(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日温差,高海拔低海拔(等同于山谷风原理) 下垫面:荒地森林湖泊 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海陆位置:内陆临海 5 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4个) 温度:温度高蒸发强 风:大风蒸发强 水域面积:面积大蒸发强 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的根底 6 影响气压的因素(4个)(气压大小实质就是空气的多少) 温度:冷高压、热低压 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所有 知识点 总结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